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作家三毛(陈平)女士46岁英年自杀身亡,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千千万万三毛的读者无不陷入震惊与哀悼之中。 三毛,不仅是一位留下十几部足以传世作品的好作家,又是一位聪明贤惠的好妻子,她与她的西班牙丈  相似文献   

2.
李平 《快乐青春》2010,(6):59-59
《三毛流浪记》当年风靡全国,见冬天里三毛穿着单衣裤,就会有人寄小毛衣过去;三毛打碎了醋瓶子,就有小孩子送瓶子到报社,让他们交给三毛,不要让三毛挨打;可见三毛形象深入人心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作家三毛是一位本色主义作家,其创作与她的生活,尤其是与她的人生经历紧密关联,存在着某种内在呼应.若依据三毛的人生历程,综观她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的作品反映出不同的人生内容,也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而贯穿始终的是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启迪与教育作用.这正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男人的钱袋     
婚前是个十足的三毛迷,对三毛那套“计较自己的版税和用度,但从不干涉丈夫花钱方式”的理论奉若神明。三毛认为自己与荷西终成神仙眷属是因为不管日子有多困窘,她都设法让荷西出门前在口袋里装足钱,以便一向豪爽爱友的丈夫在与朋友吃饭后,面对侍者递上的帐单不致于将手插在衣袋里伸不出来。三毛有妙言曰:“让先生在人群中因为钱  相似文献   

5.
三毛的生命动程、生存方式、言语世界,建构了三毛式的存在状态,完成了从生命冲动到价值实现的追求人的高层级存在状态的实证。  相似文献   

6.
对于冯苓植同志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简称《驼》)区内外批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仅对《驼》的得失做出了各自的评价,而且也间接地涉及到了一些文学批评方法上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对这篇作品的一些看法.(一)很显然,对这部作品不同看法的焦点是在“爱”的向题上.持否定意见的同志从社会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驼》所宣扬的  相似文献   

7.
李红  田海虹 《船山学刊》2004,(4):111-114
斯蒂芬·茨威格以小说和传记闻名于世。当他在作品中描写和涉及到东方形象时,他经常赋予东方怪异、落后和野蛮的特质。这典型地代表了近代以来西方对东方的看法。就茨威格本人而言,这种看法主要缘于他西方人的文化身份和犹太人的族裔血统。  相似文献   

8.
采取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来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就是对于文学遗产中的精华,也必须批判地吸取。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必须运用阶级分析观点、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联系作者的思想与作品的主题来全面作理解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并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的时候,因为想要把问题说得清楚些,我便对共鸣这种精神感应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已经引起了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认为我把共鸣理解得较狭窄了,而主张共鸣是一种更广泛的精神活动现象。《学术月刊》今年第三期上陆行良同志的“关于文学的共鸣问题”一文,在这方面可说是具有代表性的。陆行良同志提出了他对共鸣的正面看法,他以为共鸣就是“对作品中所歌颂的人物和事件感到兴趣、爱好和赞赏;或者对作品中所批判的人物和事件发出不满、愤慨和痛恨”,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在作品里所贯注的思想感情发生交融,趋于一致”。由此可见,陆行良同志对共鸣作了一个最广泛的理解。他所理解的共鸣不仅包括了“感到兴趣、爱好和赞赏”,而且也就是一种理解。他在论述今天的读者如何对古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人生的讽刺和感伤──钱钟书《围城》症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34-36岁时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时期来在现代文学史上并不被认为是一部重要作品,即使在今天,也还有人持有类似看法。前不久,在一次会上,我还听到一位日本学者说:钱先生的《围城》里都是一些玩笑,没有什么严肃的意义。首先给予《围城》高度评价的,是夏志清先生的《中国近代小说史》。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界对于《围城》事实上另眼相看了。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电视连续剧《围城》获得了巨大成功,长篇小说《围城》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品。现代文学学者徐乃翔曾经给我讲过钱钟书对于某些现代文学作品的看法。在…  相似文献   

11.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通过对主人公———简.爱由最初盲目的人性到劳渥德学校神性的指导以及宗教观最后形成的心路历程的表述,展示了自己对宗教和人性极富个性的见解,从而使基督教新教意识贯穿了作品的始终。作者正是要通过这部作品倡导自己独特的宗教观:既符合上帝的意志,又能满足人性的需要———人性与神性的统一。当时一些学者认为《简.爱》无宗教意识的看法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在文艺创作领域,由于作者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和艺术表现能力的不一致,写出来的作品就有正确、谬误之分,艺术高下之别,和风格上的差异。在文艺批评领域,情况也大致相仿:对于同一部作品,评论者之间的看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评论者同作者之间也往往在见解上存在分歧。这些分歧可能有正确与谬误的分野,或彼此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或评论者之间的方法、态度不对头,或评论者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不够熟悉,等等,所以在文艺评论中出现一些不同意见是毫不奇怪的。至于文艺见解上的不同看法,则必须展开充分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的绝技台湾女作家三毛称《红楼梦》是“妖书嗳一部”,她说“这部书极易引人入迷,因为它涵盖的东西太多太深太广”,具有“鬼魅一般美”。(见三毛《倾城》和《谈心》)这部迷人的奇书,自问世以来,评论家无不用奇言妙语对它加以赞美,而最妙者莫如清人戚蓼生的《石头记序》开头:  相似文献   

14.
<正> 对老舍作品的评价,意见分歧最大的是《猫城记》。这种分歧不仅在评论界存在,就是老舍自己的看法,前后也不一致。解放前发表的几篇文章,对《猫城记》基本上是肯定的,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分歧;解放后,则是否定的,而且否定得越来越厉害。最近,陈震文同志提出了对《猫城记》的重新评价问题。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除了作品本身,它还牵涉到对老舍的整个创作和思想的评价问题。本文只就《猫城记》评价中几个分歧较大的问题,谈点看法,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在康拉德的多部作品中都涉及婚外情,婚外情的男女双方关系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男性处于主动地位,女性被动服从,但最终难逃被始乱终弃的命运。不过,作品却往往以男主人公的死亡告终,如《海域逐客》中的威廉斯,《诺斯托罗莫》中的诺斯托罗莫以及《黑暗的心》中的库尔茨等,这种普遍性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和康拉德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多数学者在论及《文心雕龙》和《文选》的关系时,都认为前者对后者有很大影响。然而,从刘勰、萧统对大赋的态度来看,二人对有定评的大赋看法比较一致,但对未有定评的其他作品的看法并不相同。由于二人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差异,刘勰强调大赋的体势,重视其讽喻意义和风力,不重视没有讽喻意义的抒情之作;萧统则不太注重大赋的讽喻意义和风力,而更重视其中的抒情作品。  相似文献   

17.
茅盾在接见法国作家苏珊娜·贝尔纳时,曾就《子夜》在他的作品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很难说《子夜》在我作品中占什么地位……或许要说:在我写民族资产阶级的作品中, 这本大抵是最全面、最丰富的……评论者有认为《子夜》是我的代表作,以我三十年代的作品而论,那是这样的。这也差不多是我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是实事求是的。《子夜》这部现实主义的杰作,真实地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三十年代初期社会生活的风貌,时代的特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阐明了“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的殖民地化了”的深刻主题。无论在作者的创作道路上,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子夜》在茅盾写民族资产阶级的作品中,所以是“最全面、最丰富的”,自然有许多因素,而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工业家的典型,我想应该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  相似文献   

18.
罗兰·巴特在其符号学研究的后结构主义阶段,他对文本的生成和解读都提出了与自己在结构主义阶段不同的看法,认为作者不是作品意义的决定者,作品背后没有固定的结构。他从阅读的角度重新定义写作和阅读,认为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写作意义的过程,发展互文概念,去作者中心,否定意义的固定性和单一性,论证意义多元性质,倡导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的黑人女性观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喧哗与骚动>中"狄尔西"这个典型的黑人保姆形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福克纳对女性,尤其是对黑人女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著作权纠纷中,合作作品著作权纠纷较多,而合作作品著作权纠纷往往同著作权归属不明确或合作作者在著作权行使上没有确定的遵循原则而产生的。由于法律、法规对此尚未规定,理论上又缺乏必要而有成效的研讨,使得这类纠纷易于发生而又不易解决。司法实践已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求得各位同仁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