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缨 《经营与管理》2004,(12):10-11
一、充分认识创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人认为我国可以继续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只要坚持外资要进入我国市场与我国企业合作,必须提供先进技术和产品,用不着建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在过去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现在情况变了。外国商品进入我国的成本大大降低,各类外国企业能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已不存在提供产品和技术的问题。从市场运作来看,目前,外商对我国市场已经相当了解,一些大企业通过合资,就连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都已掌握在手。前段时间曾经传出某外国汽车巨头打算购买合资企业中方的全…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国为鼓励出口,规定中小企业也可以申请进出权,为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增加了机会。然而,在现段,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缺及管理水平不高而导致企业整体发展缓慢,尚无力进行际贸易。但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中小企业能找到一根适的“杆”,则有可能借势实现突破性的跳跃。捷沃林(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初,经一年半的努力,该公司的国际业务成十几倍数增长,这应功于他们有效的经营模式。可见,中小企业只要扬长避短,准通路,就能够实现国际化经营。寻找可靠的加工厂捷沃林公司以经营腐殖…  相似文献   

3.
任金龙 《经理人》2013,(3):94-95
中小企业是银行下一轮竞争的主战场,这已是共识,然而共识归共识,银行的传统模式、传统产品、传统体系以及“惧风险”等改起来并不容易。有人说,“银行比较喜欢给不缺钱的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大部分都缺钱,且需要的贷款是“急、频、少、繁”,其自身也往往抵押物不充足、内部管理仍不十分完善,在此背景下,如果银行无创新,服务中小企业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庖丁解牛”的典故,知者甚众。当今市场上林林总总的产品拥挤不堪,无“类”不有,好似浑沦一牛。一些企业经营者常常抱怨:如今市场饱和,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然而,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我们具备庖丁的眼力和技艺,善于“以无厚入有间”,那么,无论市场怎样“饱和”,产品何等“拥挤”,照样有缝可钻、游刃有余———从看似针刺不进的市场中找到“缝隙”。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并很快使这家著名宾馆进入最佳营运状态。在所有经理们都认为已经充分利用了宾馆可以利用的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却依然像寻找针钱…  相似文献   

5.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秘密,只不过他们的思路有时比别人宽一些。凡事多换个角度思考,非但不浪费时间。反而会使自己对未来更有把握。市场经济让我们常常相信:“竞争条件下不会留给我们一块空白的市场。”其实此话也有不妥,只要你努力,能在寻找市场缝隙中得手.那缝隙就是留给你的“市场空白”。只是市场变化的速度太快,使属于你的“市场空白”很快就会在有人跟进中不再“空白”。不过没关系,你可以再找。只要心中有市场.就不可能没有你生存的空间。美国西部淘金热演绎出了亚速尔卖水的故事,亚速尔找到了市场;我国近年的买房热造就了测量师,测量师们找到了市场……只是现在再卖水就无钱可挣.再挤进测量师队伍也大不如前风光罢了,因为有人跟进了。  相似文献   

6.
一、从市场中寻找“空档”现有的产品市场已日趋饱和,并且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的品牌观念进一步增强,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凭名牌产品渐渐处于垄断地位,小企业如果想以同类产品挤入市场越发困难。但是,市场上的产品并不是包罗万象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相对于人们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我们能抓准空白点,生产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就会发现另一座财富的宝库。海尔就善于“另做一块蛋糕”,自己独享。它发现CE、惠而浦等美国大企业生产的冷柜虽然在市场上形成铁板一块,但其容量都在200升左右,160升以下的却…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的通例是:“起点”做得再好,也不能保证区域必然成功;“起点”再差,区域也有可能非常成功。也就是说,只要产品是有真实价值的、其价值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是协调的,那么,它就有机会在区域市场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史伟 《经营与管理》2004,(10):36-37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产品能成功进入市场都是令人兴奋的。但不少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并非一帆风顺,这就需要企业把握一些产品进入市场的“奥秘”。渠道选择要得当近几年,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一直为国外品牌把持,国内品牌能与洋品牌抗衡的不多,紫光笔记本电脑却因选择销售渠道得当而抢了洋品牌的“饭碗”。紫光笔记本电脑进入市场与大部分国内品牌不同,其营销网络采用分公司制,由紫光在全国的20家分公司在当地自行发展。渠道创建之初,为了扩大产品的市场切入面,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紫光发展了大量的二级代理商。第一个分公司一般都有3~5个二级代理…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把品牌喻为“商品的脸”。一种产品,只要看到它的品牌,便能迅速把它同别的企业的产品区别开来。如今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跨入市场的“金护照”。正因为品牌形象太有诱惑力,故而也就导致了假冒品牌或商标的出现,种种不正当的竞争纷至沓来,成为名牌产品的不祥之兆。作为我国一个声名卓著的老字号,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的“张小泉”,如今也被侵权搅得筋疲力尽,不得不一次次拿起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1999年3月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诉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上海张小泉刀剪制造有限公司不正当竞…  相似文献   

10.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名牌的世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名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名牌战略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名牌建设现状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名牌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尝试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重新回到专业化的道路上来。专业化是多元化的基础,只有做好专业化这个基本功,多元化战略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市场被充分的分割,一些大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细分市场,与中小企业展开竞争,针对细分市场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许多企业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其实是一种针对利基市场的营销,利基战略是以企业专业化战略为基础的一种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2.
鉴于商业银行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因为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市场地位、产品与大型企业比较起来尚有较大差距,这就会造成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相当大,信贷操作也极为琐细致,造成商业银行在信贷操作中的风险较大。有鉴于此,构建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特点,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显重要。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只要遇到经济波动,一些中小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内部控制薄弱无疑是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此。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对企业规模效益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在战前,人们认为大规模是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托夫勒提出的第二次浪潮的核心,就是大企业的兴起。但二战后,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开始把中小企业看成经济的脊梁,纷纷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欧洲经济能一直保持活力,是与其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分不开的。 欧盟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措施 一、加大投资力度为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欧盟推出了各类投资计划,欧洲投资银行还加大了向中小企业的投资幅度。此外,为使一些资信度较低的企业获得资金,欧盟专门在一些企业与银行间牵线搭桥。从1996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会组织一次中小企业与银行界的圆桌会议,研讨有关问题,这对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用信息网帮助中小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欧盟今年1月25日宣布已在因特网上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让它们了解欧盟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寻找商机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企业之窗”内的信息资料包括经济新闻、贸易博览会信息、近60万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统计、欧盟关于企业的法规和政策等。“企业之窗”可使用欧盟内部通用的12种文字调阅,是欧盟向企业提供的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资料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各种发展瓶颈。本文就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瓶颈的一些相关原则与方法,以期对解决其遇到的瓶颈难题有所启示,提升其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 市场如布,总有缝隙,“天衣无缝”不适用于市场,企业似“针”,总可以插入别人难以发现的“缝隙”;第一个质量优良的产品,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这是因为,商品流通幅员广同,风土人情迥然不同,市场需求差异很大,余缺畅滞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内表现不尽一致,城市不受欢迎的商品农村可能青睐,国内积压的产品国外可能畅销。只要我们耳聪目明,总可找到市场“缝隙”。  相似文献   

17.
我的质量观     
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有多种,比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等。笔者认为质量仅仅是企业存在的一个基本要素。企业制造的产品必须有合格的质量,否则就没有市场,就不能赚钱,企业就只好关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但是不是只要有了质量就一定会有效益,就一定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质量不是决定产品存在、企业命运的惟一因素,而仅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品的存在,首先是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产品需求量很小,形不成规模效益,即便质量再好,企业也难以生存。如果某一…  相似文献   

18.
资料介绍,英、法、德等经济强国,国家年生产总值的!"#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家企业总数的$"#都是中小企业。二战结束以后的!"余年中,日本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全国设立了%个起核心作用的支援中心及&"多个支援网点,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也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在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因无法抗拒经济高速的现实而陷入困境。面对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在市场上寻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舍此就…  相似文献   

19.
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全球化在改变原有传统分工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并迫使且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甚至中小企业自身的认识中,似乎都以为“国际化”、“跨国经营”等都是大企业的事,是国有企业的事。而实际上,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中小企业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大企业,从吉列、麦当劳到微软、IBM,无不是脱胎换骨于中小企业。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应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在出口、并购和契约式进入三大国际化道路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第一,中小企业具有出口的产品优势。作为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缓慢,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加之互联网经济冲击传统行业,众多的企业包括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都患上一种罕见的“疲软症”.而在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企业传统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不复存在,这种“疲软症”更加普遍更加严重,有的甚至正在演变成一种“瘫痪症”. 当下企业的这种“疲软症”,其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板方向不明,思路不清,企业裹足不前,发展停滞;产品创新乏力,开发创新型产品所具有的颠覆性思维和投入不足;营销疲软,面对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不知所往;员工团队不稳定,核心团队更是缺乏斗志和欲望;投资扩张过分谨慎,即使面对一些好项目,企业负责人往往也显得举棋不定,前怕狼后怕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