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强新 《经理人》2005,(9):42-42
尽量避免做出伤害原公司的行为。 我在企业工作时给自己立下一条军规: 如果要跳槽决不到竞争对手那边去。比 如在可口可乐任职期间,我完全有机会 去百事可乐谋求更高的薪水与职位,但 我却去了一家做休闲食品的企业艰苦创 业。因为我认为职业经理人的生命在于 其个人品牌,而个人品牌主要包括:职 业道德与业绩。虽然去竞争对手那边也 不能说就缺乏职业道德,但或多或少容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外包”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舶来品,它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企业有没有必要去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如何去实施,在实施中应该如何操作以及在操作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是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就企业如何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展开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突出文字工作主体地位,在文稿质量、调研信息上有新突破 首先要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文稿质量是办公室的"脸面",一篇好的文稿往往会赢得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赞誉.因此,我们要像关心自己的脸面一样关心办公室文稿质量,要多掌握情况,多学习技巧,多锻炼文字,把心思、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文稿上,一切围绕文字转,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两个率":一是提高领导对文稿的满意率.领导满意是衡量文稿质量高低的第一标准,凡是领导不满意的文章都是败笔.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领导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体现领导的思维层次和思想观点,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该卷中最短的文稿《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全篇只有370多字,用了4个"不行"。"不行"二字看似简单,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仔细阅读、分析、品味邓小平说的  相似文献   

5.
<正>给顾客提供满意的感知价值是创造卓越服务的根本。“十·一”黄金周,我的两位朋友趁黄金周去照结婚照。国庆当天就去寻访婚纱摄影公司,花了半天时间,经过一番比较,最后目标锁定在一家较高档的影楼, 而且选定了一个中高价位的套餐。影楼经理当即要他们预付了200元的押金。晚上回家之后,朋友心里不踏实了,打电话征询我的意见:6000元拍一套婚纱照贵不贵啊?我反问:你自己感觉如何呢?“我感  相似文献   

6.
袁铁一 《经理人》2005,(9):102-103
近段时间,我的任务是为一家美资 企业遴选和面试CFO。Jasond是 我找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现的一 个明星候选人。他的前一份工作,是在一家 德资公司做CFO,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 他,我基本是“一见钟情”。所以,我很快 便安排Jasond与这家美资企业的CEO见了 面,双方相谈甚欢。 会谈结束后的两个小时,我就收到了 来自美资企业CEO和Jasond的邮件,双方 都表示了对对方的看重和满意,希望尽快  相似文献   

7.
正文稿是领导行使职能、推动工作、实施决策的重要载体。文秘人员是协助领导起草文稿的重要力量。在五年的秘书工作生涯中,我体会到,要写好文稿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善于领会,体现领导意图文秘人员在起草文稿时,必须将领导强调的重点内容以及领导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一篇文稿的立意取决于拟文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有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年代初,内蒙古有两家各方面情况都差不多的羊绒生产企业,其中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鄂尔多斯,另一家却日益走下坡路。实际上后面这家企业的领导人是个相当有才学的人,毕业于名牌大学,是高级工程师,也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但此人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目中无人———在他的眼中,从厂级干部到中层干部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一个是搞企业的料,多次在大会上及上级领导面前对企业的干部职工讽刺挖苦,结果让全厂干部职工寒了心,凝聚力急剧下降,企业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该领导人也被迫离开了该厂。此人走后,原来的一位副厂长…  相似文献   

9.
<正>元旦期间,上面安排了两个出国考察的名额,让我陪局长和一家企业去澳洲采购种羊和羊毛。贸易小组出发前,我介绍了国外的商业礼仪,局长接着强调,国外的礼仪要尽量适应,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在关键之处丢失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WTO,狼来了”的呼声中,某些企业是越来越喜欢做大生意了。笔者的一个朋友,在前两年房地产难做时,竟在惠州痛快赚了一小笔,于是邀另一个投资商加盟,试图把小做大,结果在上海给套住了。在其钱声鼎沸时,他骄傲地对一位开霓虹灯装饰公司的哥们说:“整天靠锤几个铜钉铁铆,能赚几个钱?”可是今天,那位“弱水三千,我取一瓢”的后者倒是进入了企业家的行列,而做大生意的仁兄却金盆洗手,回他的经贸委去了。  相似文献   

11.
好一次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神情凝望。手中的文稿尚未读罢,我却要乐得拍案而起了!手中的这本《外圆内方的管理艺术》,平实的论述,严谨的探讨,所有的案例都来自作者黄学明先生"一线"的实例,却于无心间成就了一次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攻略的相逢。说是相逢,并不是因为这本书里有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事实上是连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一篇文稿经过反复校核后,到最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很简单的错误也不易发现,有时甚至对正确的东西也会产生怀疑。曾有同事开玩笑说,一篇文稿看过多遍以后,你会觉得自己姓名几个字都有问题。笔者开始从事核发工作时,总觉是如履薄  相似文献   

13.
梁牛 《经营管理者》1994,(11):19-19
<正> 出外就餐,平时就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的事情,可提起这就餐、就浴的事,笔者则别有一番感慨!有年冬季回苏南老家探视,途经无锡住夜,匆匆去一家浴室洗澡取暖,可浴室早已客满,每张椅子都有两三个浴客在站队等候,眼见“下一个”便是我了,没料到那青年浴客却裹起浴巾呼噜入睡了,待他一觉醒来,仍不见穿衣,我又急又恼,忍住性子问道:“师傅,让我洗个澡行不?!”急啥?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末今年初,读到两篇关于企业和企业家沉浮的报道,一篇是记“美菱”变迁的,一篇是述“澳柯玛”盛衰的。两企业曾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阶段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如今却深陷困境,风光不再,创业功臣张巨声和鲁群生也黯然离去,令人感慨系之。美菱和澳柯玛的教训,对所有企业都有警示意义。张巨声在我国家电业算得上一个人物。他1983年主政合肥二轻机厂(美菱前身)时,不满足年产值不到200万的小打小闹,四处寻机做大做强企业。他虽不懂电冰箱,但他懂管理,懂市场,抓住时机转年便成功转产电冰箱,并在当年生产出3000台,产值猛升40倍,创了个奇迹。1985年他…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局里一家下属企业的经理因年龄到了,要"退二线"。这家企业可是个好单位,无外欠、底子厚,无包袱、效益好,瞄准这个"肥缺"的人可不少。张宁是个科长,对这个"肥差"也是大动脑筋:我在局机关是个科长,和下属企业的一把手是平级,要说路最近、最有条件,只要局长同意,去那儿任职也只不过是"平调"而已嘛!心动不如行动,这天晚上,张宁带了两瓶茅台酒、两条中华烟和一盒金丝燕窝去给局长"进贡",要求换换工作环境,再"锻炼锻炼"。  相似文献   

16.
坐在大厅吃     
正我去给一个老领导拜年,老领导很客气地接待了我,安排我在单位食堂就餐。准备走时,老领导说,你烟瘾大,给你弄几条烟吧。于是老领导坐着我开的车出了院子,我以为到商店去,可转了几圈,却到了一家酒店。我有些纳闷,老领导一脸神秘:你别管,进去便是。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我到一家超市购物时,不知该超市正在清洗地板,一进门便因地上的清洗液打滑摔了一跤,造成右手鹰嘴骨粉碎性骨折,花去医疗费用30000余元。当我向超市索赔时,超市却以其在门口立有一块牌子标有“正在打扫中,请注意安全!”,是我自己不小心滑倒为由而拒绝赔偿。当时确实有这么一块牌子,但放在距离大门两米处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以至我没有看到。请问:超市究竟应否担责?——宋娉  相似文献   

18.
就是有差距     
正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忙碌完了一个大项目,企业赢利不少,老板高兴,带着部门主管和我们这些技术骨干趁周末去附近的温泉游泳。平常工作紧张,我们基本保持家和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这回一下子进到泳池里,个个都像大海里的鱼,快活极了。游了几个来回以后,我才感到有些疲惫,于是靠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候看到报道,名扬全球的英特尔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了一家企业,这家有500人的工厂不盖食堂,不配备厨师,而是让专业公司送饭。500人的盒饭午餐,在餐饮业遍地开花的今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这件事在英特尔公司却办得很不简单。我们国内企业一般确定一家公司送饭就完了,可英特尔公司偏偏让两家公司同时送饭。两家公司为让英特尔员工吃自己的饭菜竞争得不亦乐乎,今天你送牛奶,明天他送水果,各使绝招。直吃得英特尔员工赞不绝口。我的一位朋友在天津港保税区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闲聊中话题扯到工作午餐,他说他们也…  相似文献   

20.
季宇  白苓 《领导科学》2006,(6):51-53
认识老范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松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头天上任,来省城接我的就是老范。我挂职前在省报新闻部当主任,松县也去过,但和老范还是第一次见面。可老范对我的情况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对我写过的文章也如数家珍,如某篇某篇发在某报某刊,某篇某篇又被某报某刊转载,甚至有的文章发在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都记得清清楚楚,并对我的文章赞不绝口。我让他说得心里挺舒坦的,不知不觉地感情上便与他近了几分。以后到了县里,与老范打交道的机会就更多了,渐渐地就熟悉起来。县办当时没主任,只有两个副主任,一个是老范,另一个是小丁。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