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有收购就必然有反收购。反收购的本质是对目标公司所有权的控制和争夺,以及相关主体对目标公司所拥有利益的归属之争,其核心是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有一种必然性,特别是对目标公司管理层来说,为了保住现有地位和既得利益,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必将竭尽所能采取反收购策略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御。反收购战中所采取的策略是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保护目标公司及各相关者利益为出发点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公司收购     
戚竞丹 《经营管理者》2009,(24):265-265
收购定义为某人取得对另一公司控制权的一种交易或者一系列交易。收购与合并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相同的经济利益,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反收购条款,是指目标公司为预防遭遇敌意收购,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在公司章程中加入具有反收购效果的条款,以增大收购成本从而阻止收购行为。敌意收购与善意收购相对。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数据库,从企业投资的视角出发考察反收购条款可能存在的价值创造假说和私利攫取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反收购条款的私利攫取假说成立,即设置反收购条款的企业管理层倾向于谋求“帝国建造”的过度投资而非享受“安逸生活”的投资不足;机制检验发现,反收购条款会加剧企业内部人控制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进一步地,当企业设置反收购效应较强条款、事前防御条款和巩固管理层职位条款时,反收购条款的私利攫取效应更为显著;在家族企业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存在价值创造效应,而在其他民营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或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中设置的反收购条款却发挥着私利攫取效应.本文揭示了公司章程条款对实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路径,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推动公司治理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7.50% 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7.50%~33.35% 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 33.35% 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呈非单一性关系,对于我国有效地开展上市公司治理、合理地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代理权竞争 ( proxycontest)又称委托书收购 ,是指收购者通过大量征集股东委托书的方式 ,代理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并行使优势的表决权 ,以通过改组董事会等方式达到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 ,其本质在于收购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实施对目标公司的低成本控制。代理权竞争与要约收购(Tenderoffers)、兼并(Mergers)、直接购入股票(DirectSharePurchase)构成公司主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Manne,1965) ,是小股东惩罚管理层 ,迫使管理层采取股东利益最大化政策的基本做法 (Hart,1995)。现代公司理论认为 ,代理权竞争以公司绩效较差为前提 ,具有正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兼并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司的兼并收购中,由于税收效应、协同效应等因素,公司的价值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传统的定价方法,包括:可比公司法或可比交易法,没有全面考虑兼并收购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此,我们打破了传统定价方法的局限,重新从价值增量的角度定义兼并收购的成本效益,并探讨了对目标公司价值增量,包括对税收效应、协同效应及公司成长机会的定价。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企业家职能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世隆 《管理世界》2004,(7):138-139
<正> (一)管理层收购与企业家职能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外部融资实现收购其服务企业的股权,使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向股东的转变。相对  相似文献   

8.
简析我国证券法对管理层收购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伟凯  王荣 《管理世界》2005,(10):149-150,154
管理层收购(MBO)最初源于大型多元化混合企业的重组、并购活动。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融资收购手段多样化,上市公司MBO行为越来越多。鉴于MBO行为不同于普通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及其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各国都在证券法基础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特别立法。(一)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与证券法的缺陷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收购即要约收购,通过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来购买该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证券。广义收购是指除要约收购外,还包括协议收购,通过与目标公司股票持有人达成协议进行收购。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是…  相似文献   

9.
MBO及其制度优势 MBO是Management Buy Out的缩写,意为管理者控股收购.它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企业兼并高潮中涌现出的融资兼并的一种形式.融资兼并又称杠杆收购,它是指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向股东购买股票,完成收购兼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现现行国有产权分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权利划分制度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管制方面,地方政府与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级政府部门间有着不同的管制策略,充当了不同的行为角色,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合谋采用“司法高于行政”策略巧妙规避中央级政府部门相关管制政策的引人深思现象。案例研究同时发现,宇通客车管理层在与地方政府合谋的同时,还存在多种途径攫取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公司全部股东利益的迹象,以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前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责、权、利及其政绩考核以实现各级政府管制目标的统一,以及如何合理协调行政与司法在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关系问题是完善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公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于管理层收购的作用与问题,学者们存在分歧,国外理论可分为"效率提高论"和"财富转移论"两派。在国内,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已出现诸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管理层收购,还必须修订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由于这种制度会带来代理成本。管理者收购重新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到高级管理层手中,达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合二为一:管理层获得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将从企业经营的成功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了科龙、海尔、TCL公司的管理层收购问题,认为高管层仅仅是公司这个"小孩"的"保姆",而不能保姆越位变为"小孩"的"父母"。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就是管理层收购(MBO),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试点的过程中,有关管理层收购的争议就一直不断。2005年2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采访时指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问题在管理层收购。继去年底国资委作出大型国有企业不搞管理层收购的规定后。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4.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重齿公司)在生产经营取得显著效的同时,资本经营、扩张发展也初成效。结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重船舶工业公司的发展思路,2004年重齿公司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十”发展规划,并着重从诚信经营、打品牌、资本经营、走集团化道路等方开展工作。2004年2月自重齿公司功地完成了对重庆红阳机械厂的整收购后,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里,重公司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使被收购的破产企业经重组后的津永进齿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公司)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市场经济中,收购、兼并破产企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收购兼并破产业后能…  相似文献   

15.
企业收购兼并作为企业组织形态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直接涉及到相关方的利益动态变化,包括当地政府、企业、职工等并购相关方面的利益。公司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能否实现有效均衡,相关方的利益均衡不但是有效并购的重要前提,更是推动有效并购的直接动力。本文将对于企业收购兼并的意义展开探讨,又详细分析了企业如何在收购兼并的背景下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资产重组、跨行业兼并、公司收购等多元化发展,涌现出众多的大型集团公司.而在企业集团发展中,如何运用资金运筹为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管理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保证集团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许多企业成立了资金结算中心.本文从资金结算中心的作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对集团公司构建资金结算中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兼并与收购发生法律效力后,从法律上讲该项并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对并购企业来说,兼并与收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在1992年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及50项并购交易超过130亿英磅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有54%的并购被认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整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收购兼并之前,只有不到20%的公司考虑到并购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到一起;而并购后所能够产生的成本节约、销售增长则被大大地夸大了。”企业并购重组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实…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几种不同性质的收购行为 在美国,依据猎手公司及其投资银行向猎物公司提出收购建议的内容、基调和方式的不同,人们一般把收购行为划分为善意收购、敌意收购和狗熊拥抱式收购(中性收购)三种。善意收购中,猎手公司在估计猎物公同的管理层会同意并购的基础上,一般会先向对方私下提出友好的收购建议。在此之前,不会购买猎物公司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本文通过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研究,发现目前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存在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实施MBO时定价不合理,融资渠道狭窄,内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健全立法,规范MBO行为,在定价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内部监管机制等四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实践证明,国外的管理层收购在激励经营者、提高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末期,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也悄然出现,2003年达到顶峰,随着改革的深入,MB0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制和明晰产权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外管理层收购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