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在文艺创作领域,由于作者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和艺术表现能力的不一致,写出来的作品就有正确、谬误之分,艺术高下之别,和风格上的差异。在文艺批评领域,情况也大致相仿:对于同一部作品,评论者之间的看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评论者同作者之间也往往在见解上存在分歧。这些分歧可能有正确与谬误的分野,或彼此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或评论者之间的方法、态度不对头,或评论者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不够熟悉,等等,所以在文艺评论中出现一些不同意见是毫不奇怪的。至于文艺见解上的不同看法,则必须展开充分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是“五四”以来在评价上分歧最大的作家之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种种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对徐志摩毁多于誉。近几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思想指导下,研究者力图恢复徐志摩的本来面目,但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一部分研究他思想和诗歌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以微信、微博、B站、抖音、豆瓣、百度百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推动了当代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也促成了当代文艺评论的转型。文艺评论体系中出现了新的标准即网民权威,社交媒体催生了新的评论方式和语体风格,拓展了文艺评论的公共空间。社交媒体带给文艺评论的不仅有赋权,也有剥夺或阻碍。当社交媒体出现反连接的情形时,旨在获得注意力、流量或商业利益的“锁定”,不再具有互联网开放精神的“隔离”和无法选择的“退出”,使得文艺评论出现了景观化和圈层化的趋势,文艺评论被流量和算法劫持,表达方式日益表演化、浮夸化,难以完成有效的对话;圈层中的舒适区、同温层和过度连接使评论者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排他性,加速了审美固化的形成,导致文艺评论丧失生命力、创造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在参加古代、近代及现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会中,以及参加讨论当代湖北一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座谈会或对话会中,日益深切感到,纵横贯通,是开拓古典文学研究新局面与提高文艺评论及创作水平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评论者,作家和诗人一以贯之,纵向贯通古今,横向贯通中外.所谓"一以贯之"者,是指贯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其  相似文献   

5.
元代,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的康里子山,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精于汉族书法,曾是当时名满天下的著名人物。但长期以来,关于他的族属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对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也是褒贬相参,誉毁不一。本文以一孔之见,试图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媒婆”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常态现象,作家在否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常将无德“媒婆”无情地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使其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鞭笞对象.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媒婆”人物的艺术塑造,几乎达到了一种极度泛化的惊人程度,她们唯利是图,毁人幸福,连亲人也不放过,这种非理性情绪,十分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7.
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野下梳理张贤亮小说评论的既有成果很有学理意义,这对于阐释张贤亮小说所描写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颇有启蒙的作用;对于建构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当代文学批评也有积极的价值。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多元期。每个时期评论者关注与争论的重点和焦点都有所不同。张贤亮小说评论的新阐释体现出当代文学评论者特有的人道精神、人文理想和人本情怀,他们用文学评论的方式表达行而上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占有极大的比重。但现实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是从40年代开始的。在整个40年代,如果说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是各种不同倾向的作家走向统一的结合点,那么现实主义乃是各种不同倾向的作家的自觉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成为40年代文坛的主潮,是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  在五四新文学时期,“当各种主义和流派进入中国之时,现实主义只是其中的一派,而且并没有太多的作家自称是现实主义或者信奉现实主义,这种情况差不多持续到30年代。在那个时期,也很少有人把现实主义看作是惟…  相似文献   

9.
一部小说与一部学术论著,谁也不会将它们混淆。艺术与科学,作为精神生产(精神劳动)的两大部类,人们也能轻易将它区别开来。甚至,作为精神生产的主体,适于从事艺术创作和适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在性格、气质上也往往属于两大不同的类型——艺术型(情感型)和思辨型(理智型)。然而,关心文艺评论(包括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人们会发现一系列有趣的现象:文艺界和学术界都有文艺评论的机构和队伍;文艺评论文章,既发在文艺刊物上,也发在学术刊物上;不少评论家既是作家,又是学者;评论家的性格、气质、能力,往往既有诗人的激情,又有理论家的思辨……这一系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评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德意志派”文艺、四十年代的“真正社会主义”文艺及五十年代的“席勒式”文艺时,曾多次重申他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阐述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评价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应强调他们“是他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个人琐碎的欲望中,而正是从  相似文献   

11.
一、了解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意义和水平的编写特点。专升本的学员为什么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又要开设“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课程呢?学习后者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所谓文学流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些思想倾向、文学观点、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上相近或类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创作显示出共同的特征,于是形成了文学流派。这种文学流派一方面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有独特风格的众多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又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审美倾向的总体面貌。正因为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2.
郭武群 《江淮论坛》2007,12(4):143-146
现代传媒与文学联姻诞生了报纸文艺副刊.民国报纸文艺副刊成为发表名家名作、开展文学论争、发现和培养新生代作家、产生文学流派、介绍外国文学、传播文学信息的重要阵地,毫不夸张地说它支撑起新文学的半壁河山.由于诸多知名作家加盟文艺副刊,提高了文艺副刊的品位,使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呈现出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文艺副刊的出现也引发了创作主体、文学观念、文体等一系列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从“五四”起,中国人一狠心割断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文艺方面尤为彻底:从文艺的现象到文艺理论──全盘西化。解放后,我们又在反对全盘西化的旗帜下,实行了全盘“苏”化。新时期,我们第二次重学西方。若干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几乎都成了“追星族”,满怀羡慕地从艾略特追到了艾布拉姆斯,又一口气追到西方最近出现的一个理论流派──新历史主义,于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便成了又一个“明星”!一个世纪快要过完了,可我们的文学理论却一直处在引进、引进、再引进的状态。这种情况的产生,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一面,但也同时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他们也是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所阐明的。他们对欧洲的文艺史不仅相当熟悉,而且有深湛的研究。他们评价过的作家作品,几乎构成全部欧洲文艺发展史。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内容之深广,实际经验之丰富,在中外文艺批评史中是罕见的。他们的卓有成效的文艺批评实践,开辟了人类文艺批评史的崭新阶段。在他们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贯穿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5.
苏诗例释     
<正> 讲到唐诗,人们是一致赞扬的。至于宋诗,则毁誉不一,毁多于誉。笔者曾在《诗的“直说”及其他》一文(载《陕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三期)中分析过宋诗的艺术特点,提出过“宋诗的成就仅次于唐诗”、“其价值不容低估”的看法。现在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苏轼是宋诗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但其诗作,解放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概论容易流于空泛,因而举几首诗,作一些具体的解释和评论;“一斑”虽微,但未尝不可以窥见“全豹”,对于爱好古典诗歌的同志们了解苏诗、乃至了解宋诗,也许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编排既要照顾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又要科学,这是它的尴尬所在。以时间为纲可使编排科学,却易流于抽象;以流派为纲可揭示对象的性质,却往往失之精准。此外,史家常把作家作为子项置于编年文学或流派文学等母项下,有时虽然便于读者在总体上把握某些作家,母项却常常不能完全涵盖子项。另外,编排时没有依据统一的标准也常导致结构上的混乱。为克服这些问题,分类时依据的标准要统一,编排时可依据时间与流派统一的标准,而且,在时间或流派的大框架下,应将作品而非作家作为进一步分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马翔 《浙江社会科学》2015,(1):145-146,156
或许可以下这样一个判断:20世纪所有的问题与困惑都在20世纪的文学之中。当然这一切有待评论者去论证。由蒋承勇与武跃速教授等共同撰写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就作出了这样的尝试。该论著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的西方文学,但并非是"文学史"的研究,不是对文学流派和具体作家作品的考察,也不是拘泥于特定批评方法的"演武场",而是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聚焦20世纪西方文学的六大主题领域:存  相似文献   

18.
一 当前我们需要理直气壮地提出评论自由,为评论自由正名。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文艺界受“左”的影响极深,“左”的偏向得不到纠正,跟创作自由一样,评论自由的原则难以贯彻,甚至遭到践踏。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发展。评论的不自由及其危害,大致有如下的表现: 文艺评论变为纯粹的政治评论,进而沦为帽子、棍子、政治判决书。文艺评论,顾名思义,是对文艺作品进行艺术规律、文艺手法的探讨,以促进创作的发展和提高。当然,作品是作家头脑的产物,是作家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分析渗透在艺术中  相似文献   

19.
一 在艰难中兴起的抗日小说 东北沦陷时期的小说,是随着被战火摧残的文艺复苏而艰难兴起的。文学社团的兴起,“星星剧团”的建立,报纸文艺副刊的创办,不仅团结和吸引了一批爱国进步作家及文学青年,而且也为发表文艺作品提供了园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家,以及一些文学爱好者,便在自己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中,自然的倾注了反满抗日的内容。于是,小说创作也就有了新的天地。 1932年以后,在哈尔滨最早冲破敌人的文化罗网,报告革命文艺信息的《哈尔滨新报》的《新潮》副刊,是我党第一个公开创办的文艺园地,萧红、罗烽、舒群等作家,经常为这个副刊撰稿,后来因为哈尔滨发大水,报社被大水冲垮而停办。时隔不久,围绕“牵牛房”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文艺品评管窥赵险峰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大动荡时期,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却是一个勃兴时期,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闪耀着令人眩目的光彩.我国传统的文艺品评在这个时期由发端走向了鼎盛。何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文艺品第评论方法的渊源与形成是怎样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