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宗旨 在2000年7月于北京举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ICAES)中期会议期间,建立"儿童、青少年与童年人类学委员会"的动议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CAES)的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上提出.2001年7月哥廷根中期会议期间,IUAES常任理事会正式批准了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2.
一、委员会概况 游牧民研究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Nomadic Peoples,简称CNP)成立于1978年,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下属的专业委员会之一,她力求与国内外的游牧民研究者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广泛合作,以让更多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实际工作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官员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事实上,国际食物人类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ICAF)涉及的领域不仅仅限于人类学.它是一个关注食物与世界大众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者们的科学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以下简称IUAES)第十五届(2003意大利佛罗伦萨)与第十六届世界大会(2008中国昆明)之间的第一次中期会议,于2004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印度东部名城加尔各答举行.会议由加尔各答大学、IUAES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联合举办,加尔各答大学人类学系承办.很多其他国际机构提供赞助.这是IUAES继1978年德里第十届世界大会之后,第二次在印度举办重大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委员会的成立宗旨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老龄化与老年人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其宗旨为: ●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及其他关注与"老龄化与老年人"有关的国际性与跨文化议题的国际性、地区性及国家性的专业机构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建设一个由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及其他社会行为和生物医学专家组成的网络组织,他们感兴趣于老龄化并能共同为理解老龄化的主要议题和关注事项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人类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系教授、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民族关系委员会主席E.L.赛诺妮-隆(E.L.Cerroni-Long)撰写的这篇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文章,诠释了人类学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理应发挥的作用,对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有一定借鉴之作用。但是,毕竟作者所在国情不同,应该辩证地看待文中的一些观点与主张。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称IUAES,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她是一个由社会人类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和致力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同时也吸收有兴趣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其目标是加强世界上社会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促进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话会·上半场 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今天这场是一场对话会——人类学高级论坛与乔健先生.这个对话会的背景是这样的,2011年是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10周年,6月,我们在杭州召开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这个会上,我们做了十年总结,决定对过去的这十年来对人类学做出贡献的学者们进行了奖励,授予乔健先生、李亦园先生和中山大学容观(复)先生"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201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授予周大鸣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年~2010年)人类学杰出成就奖",授予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等8为学者"人类学高级论坛新世纪(2000年~2010年)人类学杰出成果奖",等等.这些奖项,于10月份在赣州召开的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上颁发.乔先生也莅临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法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认为法律多元是法人类学的基本立场.中国的法人类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包括: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民族法学、法律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法人类学的发展需要:重视都市法人类学的研究;重视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关注田野调查方法与处理纠纷的典型案例等.  相似文献   

10.
都市人类学学科的建立与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人类学学科的建立与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阮西湖都市人类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929年,林德(Lynd)夫妇发表了《中部城镇》一书。二战期间和以后,从事都市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如1943年怀特(Whyte)出版的关于贫民窟的青年人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文献委员会(Commission on Do-cumentation)在温哥华召开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期间举行了会议并讨论了几项重要问题:一、鉴于国内外人类学家对文献资源的现状普遍缺乏了解,本委员会将设法影响各类杂志的编辑,按类刊登有关文献资源方面的文章。诸如《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类学发展所经历的70年风风雨雨。其中,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人类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人类学经历了共和国成立之初受苏联影响的大发展时期,后又遭受了十年发展停顿。按照不同时期"重大事件—发展阶段"和"国际冲击—中国反应"的不同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的学科重建时期;第二阶段(1995—1999年)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2000—2008年)的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时期;第四阶段(2009—2012年)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时期;第五阶段(2013年起至今)的本国研究深化时期。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人类学经历了第二阶段的引进式国际化并行时期,第三阶段的国际接轨能力增强时期,第四阶段的国际对话能力增强时期,第五阶段的海外调查增多时期。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类学在机构设立、学位设置与人才培养、学术团体与学术会议(国内与国际)、热门议题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不同于西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16届大会于2009年7月21日至31日在昆明召开,大会的主题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国内外四千多名人类学、民族学家,举办了150多场学术专题会议,议题涉及民族理论、民族关系与民族认同、文化多样性、生态环境、社会变迁、移民、语言、教育、社区发展、宗教、医学人类学与流行病、食品与营养等多领域、多学科,展示了人类学在当今世界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比较中西社会文化人类学发展趋势、教学和研究,讨论中国人类学发展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吸收西方先进经验,使中国的人类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肖坤冰 《民族学刊》2017,8(3):45-52,110-112
营养人类学(Nutritional Anthropology)是营养科学与人类学结合形成的一门分支交叉学科,探究文化、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营养人类学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中国人类学界对这一分支学科的关注并不多.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梳理了"食物"与"营养"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营养人类学的学科起源、关键概念以及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眼光"一词,可能确实缺乏学术的规范性,有通俗化的倾向."眼光"与"视野"、"视角"三个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眼光"有三个义项:(1)视线;(2)观察鉴别事物的能力;眼力;(3)观点.对"视野"的解释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角";(1)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2)摄影镜头所能摄取的场面上距离最大的两点与镜头连线的夹角;(3)观察事物的角度.把"人类学眼光"理解成"人类学的观点"显然不够贴切,容易造成某些模糊的界定;如果把其理解为"人类学的视角",也就是人类学者独特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则更为严谨、贴切些.讨论人类学"眼光"问题,最终可以归结到人类学是什么,研究对象及其方法论上来.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人类学与人类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医学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有所不同.这些分支学科以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其他领域的问题或议题(如医学、教育等),成为探究这些领域的辅助知识,却没有改变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企业人类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研究范式,在当今全球人类学中是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企业人类学引入“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突破人类学传统的小社会、小社区视野,学会从整个宏观社会结构的角度看经济社会现象;突破了僵化的“传统—现代”二分法,正在使用“连续谱”的视角;突破了人类学草根的学术传统,深入探索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分析角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提升本学科解析当代经济社会转型的能力.因此,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新的研究范式形成了,其研究范畴扩展和深化了,其学科名称得以整合和统一了,其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企业人类学不但打通了中国与西方的学术通道,而且实现了中国和国际人类学的局部突破和学科转型.近些年来,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崛起和社会转型,使之成为国际人类学新兴的研究园地.  相似文献   

17.
影视人类学的前途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的作用[意]安东尼奥·玛拉兹我很高兴到这里来,因为我是第一次到中国。我以个人身份出席这次会议,但我是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如果以委员会的名义的话,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圆满成功!我们个人对社会的认识是通过视觉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21日,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论坛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重庆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重庆永川(以下简称"永川会议")举行。会议期间的书展上,有三套远道而来的丛书引人注目:按出版时间来说,第一套是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与人类学有渊源关系。博物馆人类学所指涉的基本概念包括"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和"有关博物馆的人类学"两方面。前者指博物馆物品征集(人类学田野工作)、博物馆典藏研究(民族志物品的意义诠释)、博物馆展示与教育(文化的建构与诠释);后者主要关注内容包括社区博物馆的在地化思考、信息时代的博物馆知识建构与文化多样性、博物馆知识生产与非遗保护呈现的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20.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1):9-14,91
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