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域地名语言背景是多方面的,许多地名的来源涉及吐火罗语、汉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粟特语、塞语、梵语、波斯语、伊朗语、藏语等多种语言。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名与西域历史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论述,但鲜有专门以特殊地名为视角的论述出现。现以此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式,分析研究新疆地名所反映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侧面。文章认为,新疆地名的横向和纵向结构中不仅能反映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历史依据和普遍性背景,而且还能以此为研究切入点,为深入挖掘地名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提供新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2.
3.
周文德  詹莎莎 《民族学刊》2020,11(5):43-50, 137-138
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生肖地名是我国地名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二生肖地名最集中的省份当属贵州。贵州全省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均有生肖地名,这个现象在我国省级政区里独一无二,特别是把生肖动物名用于标记农村集市贸易日期、集市贸易地点,进而成为地名,构成十二生肖系列地名,“生肖名+场”字地名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彝汉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为中国地名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地名景观。通过对贵州全省行政区划地名以及乡村聚落地名、社区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展示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的完整面貌,为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经过整理的基础数据和宝贵资料,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各民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是其中重要一员。自远古开始,藏族就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汉、羌、彝、蒙、回、苗、纳西等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交流,藏族先民广泛地融合了长江上游多民族的文明,与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原文明。考古已经证实,同黄河上游流域一样,长江上游流域的远古人群是青藏高原上藏族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借助长江上游水网,顺流而下或溯江而上,寻找有利于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历史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历来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民族交融发展的八条基本经验,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交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发展;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事务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西域历史地名文化的地位, 西域历史地名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及其阶段性特点, 西域历史地名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其他特点和构成形式等。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一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具有稳定性。在青海这个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许多民族都用自己民族语言命名了其所活动的地区的地名,有些地名沿用至今,甚至出现一个自然地理实体拥有几个不同民族语命名的名称,通过这个民族文化载体即可透视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9.
陶砥 《民族学刊》2018,9(4):50-57, 112-115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移民人口众多且民族结构复杂,各民族分块居住且隔阂较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张力明显。但新加坡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各单元民族之间的关系、各单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逐渐探索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党统领、政府推进;二是存异求同、多元一体;三是明确底线、厉行法治;四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五是经济为先、多维并举。对新加坡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进行考察与分析,能够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借鉴,对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在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之前,北京一直是军事重镇。北方各游牧民族把北京作为进入中原的桥头堡,相继入驻北京,不断扩展着北京人的民族身份,同时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得到持续强化。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汇成就了北京饮食,饮食是这一过程中文化行为和表征的集中体现。北京饮食文化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呈现多民族的特性。故而从饮食文化出发,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北京多民族融合的初始状况和演进图式,进而认识到民族交融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法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等分别在越南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对越南文化发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越南文化因此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在越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越南民族表现出了极强的交融性,这种交融性体现在越南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和融合同化,同时也体现在越南民族在文化上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12.
“民族互嵌”是当下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领域的新兴概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官坝村作为鄂西南地区因历史移民而形成的民族互嵌式村落,来自异地的多民族人口汇聚于此,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居住格局相互交错为表现形式的空间互嵌关系,以基层市场、礼物经济为纽带的经济互嵌关系,及以语言融合、信仰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互嵌关系。受互嵌关系的影响,官坝村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深入,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对官坝村的案例分析,揭示民族互嵌式村落的形成演进过程,为当今“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袁袠是明嘉靖前期的重要文人,官至广西提学佥事,工于诗文,著述颇丰,其中《世纬》一书和数十篇诗文赋作于广西任上。在广西任职期间,袁袠履行了为官和为师的双重职能,对广西的文教事业和边防事业都有所贡献。从其宦绩可见明朝广西地区的民族融合措施的推行和广西人民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遵从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从其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以袁袠为代表的中原文人逐渐接纳粤西文化和粤西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进程;从《世纬》一书可见明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关于民族事务治理和社会改良的方案探索。凡此种种,不仅给后世留下可贵的地域文学资料,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议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针对系统地论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来源以及学术界的不同争论,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指出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夏市的回、汉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和历史事实说明:文化交融现象本身就是民族关系良性运行的结果和反映,从族群"原生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它继而可以成为两个民族彼此认同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以极大的投入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努力的社会认同并不乐观,许多冲突和矛盾并没有因发展加快而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诡异的悖反现象。这与在准确理解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上发生的偏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清中期青海地区国家政权建设增强,为清朝实施以蒙藏分治为核心、严格控制口内外民族交往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隔离政策奠定了组织保障。这种外在的制度性干预,对青海口内与口外造成不同影响:口内较少受到民族隔离政策影响,民族融合广度与深度持续增强;口外及其与口内的民族交往交流受到抑制,遭遇多个层面的抵制,但民族交融生生不息,消解着清朝的政治权威性。这说明源于物质生活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族际交往交流是自然趋势,民族交融乃是历史所趋与民心所向,并不因国家权力干涉而停滞。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点话题,其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民族和认同两者的概念探讨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双重属性;民族认同可划分为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四个层次.重视民族认同理论,对解决中国当前民族问题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共生共荣发展提供了现实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随着苗疆走廊的开辟,大量汉族人群涌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逐渐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西南民族舞蹈文化的相互交融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受汉文化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二是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汉族舞蹈文化,三是表达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共有历史或故事的舞蹈文化。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交融性客观体现了西南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与文化特征。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湖盆地带和四周山地是高寒优良的牧场,最初的牧民跟河湟谷地农业社群有很大的渊源关系。在千年的协同演进中,边疆牧区与内地农区、牧民与农民长期经济交流,互通有无,形成了农牧互补、相互依赖的共生结构关系。这一命运共同体在牧区现代化中,更是“旧邦新命”,经贸、人员、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紧密,展现了青藏高原民族交融、和合共生的状况。青海湖地区也成为我们管窥中华大地上不同生计、不同经济活动、不同民族和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