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确认了从北部湾出发到东南亚、南亚等地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这条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是世界古典时代的五大港口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港口.丝绸、黄金、珍珠等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从北部湾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汉帝国正是通过岭南地区而被纳入当时的“世界体系”.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后世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2.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统一岭南以后,环北部湾沿岸就和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发生了贸易往来,形成了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汉以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更往西延伸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开展远洋贸易的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的同时,环北部湾沿岸与国内的中原和西南地区也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由于国际国内贸易的繁荣,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和汉王朝在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北部湾沿岸的对外贸易,也使中华…  相似文献   

3.
钦州港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中部 的钦州湾内,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 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是我国西 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建设 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在地理位置 上,钦州港是我国大西南、湘西、鄂 西地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 道。在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中,研究钦 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模 式,对推动广西以致整个大西南经济 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意义。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中国私人海上贸易较为兴盛的地区,一批商船往来于北部湾近海和南洋各地,为广西北部湾移民海外提供了交通条件;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广泛分布,为北部湾海商建立了一个商业网络,并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持续海外移民奠定了基础。广西北部湾海商文化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明清持续的移民潮为海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同伊斯兰国家与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友好交往的新阶段沙源,田秣中国同伊斯兰国家与地区往来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开始了友好交往,盛唐时期达到了极度繁荣阶段。唐代中期海上交通兴起,到宋、元、明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替代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不断繁荣,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阿拉伯商人开始大量增加,为了适应伊斯兰教日常宗教生活的客观需要,清真寺和圣墓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区别于宋代木构建筑的一种新形式,因而倍受当时士人关注。尤其是经过一段历史时期的磨合和碰撞之后,富有早期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建筑,不仅一步一步地被宋代社会所认识、理解和接受,而且对元明清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环北部湾沿岸的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根据考古学材料和文献的记载,环北部湾沿岸的文化既有本地的特色,又与中原文化,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外来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北部湾沿岸的合浦、徐闻等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点。环北部湾沿岸的农业文化、商业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珍珠文化、佛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与当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天时地利人和尽拥有建设美丽富饶新钦州中共钦州市委书记褚之四钦州市市长刘嘉森钦州──座年轻的滨海城市,一片神奇而诱人的热土!钦州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畔,东与北海市相连,北与王林、南宁等地接壤,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南面临海。钦州交通发达,南北二级公路和南...  相似文献   

9.
陶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军事家,也是宋代旅桂时间最长的官员。在他任钦州知州的三年时间,留下了三十多首描写滨海风光的优美诗作,因此认真总结其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无论对于了解广西古代诗歌发展史,还是对于发展今天的北部湾海洋文化,都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活跃在南海丝绸之路上,成为南海丝绸之路一支活跃的力量。后来留居中国本土的他们的后裔成为形成中的回回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元代,朝廷重视海外贸易,擢任回回人主持海外贸易机构,使元代的海外贸易较唐宋时期更加发达。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在其所著《蒲寿庚考》首章《蕃汉通商大势》中写道:“自八世纪初至十五世纪末欧人来东洋之前,凡八百年间,执世界通商之牛耳者,厥为阿拉伯人。其最盛之时,则在八世纪后半阿拔斯王朝奠都缚达以后。阿拉伯人由海上与中国通商,彼…  相似文献   

11.
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自汉代以来就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当前学者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广西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学者已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讨,但是,对于明代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分析至今仍无专门文章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考察,有助于全面和深入了解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对当今广西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播与政治的关系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对水陆交通的建设与控制.汉代从合浦郡出发的南海丝绸之路作为第一条由官方开通的海上航线,其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使贸易活动,同时也是由官方主导、民间参与,并以文化商品符号为主要内容的跨区域人际传播,它依托于政府的行政、交通及社会优势,不仅强化了边疆控制和国家"大一统"秩序,还使汉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和认知世界的信息渠道得以突破陆路限制,扩展到南亚乃至欧洲地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桥梁,不仅具备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潮汕地区以其历史悠久而独具特色的文化享誉海内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新机遇。抓住当前机遇,探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方法与传播途径,有助于提升潮州文化竞争力,凸显潮州文化特色,形成富有文化内涵及个性的潮州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京族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人口为1.88万,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江平镇,其余散布于防城县城、钦州、东兴等地。京族过去称“越族”,1958年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的祖先约在16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到广西北部湾的三个小岛的。京族人和以后陆续迁到岛上的汉族、壮族一起开发和建设,使其繁荣起来。由于京族主要分布在这里,这三个小岛又被称为“京族三岛”,现隶属广西防城港市。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京语,属系未定,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也使用汉语粤方言。京族人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  相似文献   

15.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囊括从北部湾到南中国海的沿海区域,为中国与海上东盟六国搭建了新的合作平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模式特点上看,是海路合作、强弱合作、开放式合作和开发式合作。从国际关系上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该合作有助于增信释疑,化解矛盾,维护区域和平稳定;有助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区域共同繁荣;有助于扩大交往,增进交流,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处于漓江、西江交汇处的苍梧郡,由于五岭交通主要通道东移始兴郡(今广东韶关),虽然苍梧郡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也取得长足进步,人口增加,辖县增多,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东移广州番禺,苍梧郡治所广信仅维持交州北上通道所经,以及部分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的作用。航海技术提高以及广州中心城市等多种主客观原因使苍梧郡在陆海丝绸之路的地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引领一个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更是一段带领人类文明向上提升的历史。郑和能够全盘而成功地完成七下西洋壮举,是在前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航海能力,经过成熟发展的协助之下才能成就。这一切,又都可以从《郑和航海图》中展现。《郑和航海图》的高明与先进,是长久以来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经验累积的成果,并有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具体交流的意义。这些传承与交流,造就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并在《郑和航海图》上具体而完整的呈现。所以如果用《郑和航海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在目前中国提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为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将别具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意在分析宋明以降钦州西部溪峒社会的变迁与当地人群祖先记忆创制之间的关系。在宋代,今广西防城港市一带为广南西路钦州西部七峒之地,是一种以地方酋领为核心的社会。进入明代,里甲制度的推行以及宣德年间的弃交趾事件,使七峒中的四峒叛附安南。嘉靖间,知州林希元加强了对钦州西部的经营,他还参与当时的"议征安南",积极主战。于是,四峒一事成为林主张"讨"安南、"取"安南的重要理由。此时,四峒之民也急于归正复业。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汉将后裔"的记忆得到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