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爱德华·蒙克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表现出其独特的风格。他运用简约的色彩、动荡的线条真实、深入地表现人类内心的痛苦与欢乐,挖掘其深层感情,揭示其隐蔽的心灵。这源于他经历过平常人未曾经历的痛苦与情感,不寻常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痛苦和死亡表现的更为敏感.充满了对世界的怀疑与独立的个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酒·米”来论证《金瓶梅》的诞生地。找出临清,清河的粮食输入依据。证明以上二县是余粮县,并不缺“酒”少“米”。西门庆居住在缺“酒”少“米”的地方是哪里呢?文章以大量的论据,证明西门庆居住在粮食紧缺,不出产酒的徼州,并且从作品中寻求内证,考其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粮食输入情况,饮食文化,酒文化,生活习性;傍及商业经营,徼州富商大贾奢侈的消费情况。立论有据,论据充足。  相似文献   

3.
钱乘旦 《中国学术》2001,3(1):319-321
现在来介绍这本书似乎是太迟了,因为它在1963年就已经出版,而且有关的书评和介绍也已经不少。不过现在适逢其中文版问世之时,因此再简单说一说,也不算完全不逢时。  相似文献   

4.
刘金源 《中国学术》2000,(2):303-305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亚非拉许多原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然而,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尽管也有一些国家寻求发展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大多数却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艰难。总体而言,原殖民地国家贫困、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6.
情感是深绿的,略带忧郁的那种,象少儿记忆中的河潭,潭面弥散着淡而透明的雾。因一束目光的注视——是来自天国的美学光辉吗?那潭面会起着明丽的脉动,如丝,如线,浅浅地,翕合着,象是在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7.
范进军 《湖南社会科学》2010,(1):I0001-I0001
我是一个资质比较鲁钝的人,之所以忝列“学者”之列,一是因为赶上了美好的时代和遇上了很多好人;二是因为自己还比较敬业。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论述了以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为衡量标准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只有情趣相投、思想相通、真诚自然才是建立美满婚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11.
如果只把《风险社会》当作一本探讨现代性的书,那么它很可能是乏味的,特别是它所描述的一些内容似乎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虽然是在二战后),并且其论述也不见得很专业。然而,在1986年其德文版出版后,5年之内销售了6万册。这种阅读的兴趣和热忱并不在于它是一本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它肯定成为不了教科书,但它将深远地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我国学术界对罗斯的介绍和研究主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并且至今比较零散,主要是介绍性的文章、翻译作品和研究综述,但相关研究成果与罗斯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应具有的研究程度无法相提并论。罗斯的创作体裁很丰富,包括剧本、舞台剧、文论等,因此,罗斯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与孤独和死亡相伴,坎坷的生活经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她的写作,因而孤独与死亡成为她的许多作品探讨的主题。本文认为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这两个主题与她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对孤独死亡主题的关注是她对自己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两部作品出版于美国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期间。都是以19世纪未20世纪初内布拉斯加平原为背景,展现了美国拓荒时代人类对土地那种开拓、认同、融合的关系,传达出了朦胧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是一位富有见解的外交思想家,其思想对框定美国外交的基本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系列活动也在欧洲外交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阻止法国在国际斡旋中牺牲美国的利益;增进了荷兰朝野人士对美国的了解,为美国独立争取新的外援;参与美英和谈,并在一系列关键问题解决中发挥主导作用,堪称《巴黎条约》签署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16.
当启蒙思想家们力图把理性当作救世之主时,歌德却致力于在理性之外去寻求人类进展的真理。他从欲望出发.以一种非暴力的态度,让人欲在浮士德身上作无障碍的流动。结果,他从欲望的层阶性中看到其自生秩序的功能,从欲望的制衡原则中找到了美德的潜存在.论证了欲望是一种比道德说教和罚入地狱更有效的规范人类行为的方法,是社会道德生成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于是,歌德便有了亚当·斯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君·吏·士-解读《史记·酷吏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酷吏列传》在整部《史记》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从表面上看,《酷吏列传》仅仅是关于十个酷吏的白描式的传记,而实际上它却是西汉鼎盛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史料。司马迁写作《酷吏列传》,不单是为了揭露酷吏们罄竹难书的罪行,更是在探究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约束。后人评论说:“一篇之中,感慨悲愤,汉廷用人之非与酷吏得报之惨,具见于此。此太史公悲世之书,所以致 ? ?垂诫之意,不独为十人立传也。”①《酷吏列传》反映了汉代君王、胥吏和士人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同时在对现实的激烈批判中寄托了司马迁对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的向往。   …  相似文献   

18.
玛格丽特·福勒作为美国19世纪一名成功的知识女性,开创了美国女权运动的先河。本文主要从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角色定位、受教育的权利、财产继承、经济状况以及宗教自由等方面详细论述美国19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以期得到一个相对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闵锐  彭肜 《天府新论》2009,(6):150-152
从传统视觉理论——如贡布里希——阐释图像与代码问题时的矛盾着手,分析罗兰·巴特在图像符号上的分层理论。不难看出,巴特将图像分解为“语言学讯息层”、“外延图像层”和“内涵图像层”三个层面。图像分层理论剖析了图像符号的构成关系,有利于挖掘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编码在图像中运作的机制,为深入研究图像符号提供了有效的模式,是当代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理论。分层理论也存在对图像外延讯息和内涵讯息划分过于实在的问题,巴特特别地夸大了照片符号的无编码性。  相似文献   

20.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才高知深的资质以及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可以说.长于实践是韦勒克治学的优势之所在,他凭借其所积甚勤、所蓄甚厚的知识储备及其精到的阐释昭示了文学研究的诸种策略与路径。作为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的倡导者.他分别就文学研究者、文学思潮与流派以及国别文学研究史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比照研究。具体而言,对于韦勒克就莎士比亚评论史所进行的研究予以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考察与论述,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