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求得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和健康发展,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实在,使人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什么是经济效益,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工交会议上曾经指出:“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我认为,这里的“符合社会需要”是关键。如果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论怎样少,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怎样多,其结果,一种可能是全部消耗的人力物力最终都成为无效劳动;另一种可能则是成为不完全有效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全面提高经济效益,首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要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资金;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也最终会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上反映出来,因此深人研究社会资金循环周转与宏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说:“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前半句是讲要尽可能地节约,使活劳动和物质的消耗尽量减少;后半句是讲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里关键是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只是讲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还不行,这个提法不能体现经济效益。如果产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人民日报》1982年3月30日)。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与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市场价值一方面体现价值的社会性质,其量的限界受社会规定性制约;另方面,它又代表作为价值实体的人类劳动耗费,必须以生产中的实际劳动耗费为基础。我们应从这两方面辩证统一地研究市场价值的形成,过于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不妥的。在讨论社会必要劳动两种含义时,有的同志实际上只强调社会规定性一面,有意无意地把生产过程的实际劳动耗费看作是对市场价值无足轻重的因素。他们仅仅从体现社会需要的劳动量与该部门投入劳动量的相对量上说明市场价值的形成,似乎市场价值可以脱离生产中的实际劳动耗费而超然存在。这种观点是否符合马克思的论述呢?本文试根据《资本论》的有关分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耕地面积上投入人力和物力,其货币表现即生产成本。在产值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越低,纯收益越大;反之,成本越高,纯收益则越小。纯收益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经济效益的高低,提高经济效益就是用较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纯收益。农业纯收益中,包括上交国家的农业税,集体提留的公共积累和社员的纯收入三部分。纯收益增多,国家、集体、个人都可以增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说明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财富和商品价值的度量 ,因此具有相关性 ;并且在量上确定了社会总效用量与社会总劳动耗费量的相关性、商品的边际效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关性和总量与个量计量的相关性。对两种价值论相关性的论证 ,进一步证明劳动价值理论及其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的正确性 ;解决了效用的计量问题 ,使边际效用价值论摆脱 1 0 0年来的弯路 ;提出了一个经济学的新研究对象 :效用与劳动耗费之间的关系 ,而这正是恩格斯的天才预见  相似文献   

7.
<正> 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需要则是启动并推动劳动扩大的终极原因.劳动能力越强,劳动产品越丰富,则需要的满足和实现程度越高,劳动的动力源越是深厚;反过来,需要的欲求越强烈、越多样化,则劳动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越具有强化的冲动.因此,发展和丰富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和扩大社会的劳动,这是每一社会形态发展动力机制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或环节.然而,需要与劳动之间并非亦步亦趋、直接反馈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系列中介,正是这些中介,左右着需要与劳动的内在联系:在  相似文献   

8.
讲求经济效益,力求用尽量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以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经营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六五”计划明确规定: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重视和研究经济效益的考核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讲求经济效益,是从事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经济效益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十四大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在加速转换,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出口状况 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它是一个综合的、比较的概念。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出口的经济效益就是对外承包劳务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即投入与产出之比。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从国民经济的全局看,它表现为对整个社会的效益——对外承包劳务出口的宏观经济效益;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经济效益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应当如何理解、评价经济效益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个经济评价问题,而且还涉及到道德评价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道德效益 所谓道德效益,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道德后果。为什么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重视道德效益呢?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所谓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捉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作为一般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即生产技术方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效用型产品结构,即以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属性为基础的,按产品经济用途分类的一种产品结构类型。效用型产品结构的调节,则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利用经济计划和市场机制,使产品结构符合社会需求结构的一种不断进行的自觉控制和协调过程。这种控制和协调首先要根据社会生产运行的机制,即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上的必然联系和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上形成的结构相互之间的变化的关联来进行,这也就是调节效用型产品结构的机制。为了解这一问题,有必要谈一下效用型产品结构、消费结构需要结构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效用型产品结构,首先是生产出来的作为不同种类使用价值的产品的现实结构。消费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已处在社会实际消费过程中和已经消费掉的产品的结构。需要结构,即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耗费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一定的成果(包括服务)。如果设备在技术上落后,就会耗费较多的劳动,产出较少的成果,经济效益较低。这就必须施以技术改造(主要形式是更新)。技术水平的落后程度可以由技术损耗(无形损耗的主要部分)来表示;技术损耗指标就是技术改造的经济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讲究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实现我国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开创工业战线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二大的要求,坚决“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经济效益问题是党中央提出来的一个战略方针,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利润应当是一致的。经济效益从量的方面来看是生产中消耗的劳动与得到的剩余产品的比率;从质的方面看这些剩余产品又必须是适合社会需要的,利润只不过是这种剩余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作为社会经济效益一部分的商业利润,是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在流通领域得到实现后,再分配给商业的部分。商业的基本职能是沟通商品交换,组织商品流通。商业的劳动主要是“中介”性的,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作为企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表现出很强的"内部人控制"特征,因此我国适时地引入了外部董事制度,但该制度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外部董事与"内部人"的一致性程度.二者的效用目标函数越趋于一致,一致性程度越高,企业治理效率越好;反之则治理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绝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给"经济效益"下定义时,都把"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并列.我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以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政治经济学教材》为例,其表述是:"经济效益是从属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的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根据这种表述列成公式,则: 经济效益=(C+V+M)/(C+V) 我们知道,定义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精确简明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给概念下定义,应先明确这个概念的基  相似文献   

18.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农业部门本身来说,首先是改善农民生活和实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但是需要的满足程度,却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所以,农民要不断改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首先要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势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劳动的生产效果或能力。耗费一定量劳动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愈多,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少,劳动生产率就愈高。反之,劳动生产率就愈低。马克思曾经写道:劳动  相似文献   

19.
价值并非永恒的经济范畴。人类劳动的存在,是价值产生的自然基础,人类劳动的发展形式,社会劳动的出现,并且耗费在物品生产上的这种社会劳动需要表现出来,是价值范畴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在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以前,则不存在价值概念和价值范畴。对此,马克思指出:“……我不是简单说劳动,而是说社会劳动。如果一个人生产一个物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他作为自己工作的生产者,与社会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一个人为要生产一个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的物品,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前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凡是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一切活动都是生产劳动。社会成员的需要包括生活、享受和发展资料。教育劳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属于满足劳动力发展需要的发展资料,所以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教育部门是生产部门,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我们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混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界限,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