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叫文化众所周知,“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1871)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萨庇尔(Sapir,1921)认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人类学家班内迪克特(Bene-dict,1935)说:“真正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他们共有的思想和标准.”布朗(Brown,1978)的定义是:“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上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科尔兹(Kohls,1979)则认为:“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制作的一切.”有些西方学者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把文化分为正式文化和普通文化.正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历史、政治、哲学、科技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方面,称之为以大写的C开头的文化(Culturewith a capital C);普通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即把文化看作是一系列的特征,称之为以小写的c开头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我国学者裘克安(1993)则把文  相似文献   

2.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民间传统文化曾经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产生深刻联系,并不断被知识精英所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利用和改造。在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地区,人们更多地保留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这是保持其社会内部和谐、避免混乱的一种文化选择行为。这本来是同一个社会的一部分人的权利,他们也感到传承文化的义务。开展文明对话,倡导文化多样性,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对自身社会文化的反思。在这一前提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尊重民众的历史创造;民众意识到的保护是根本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重要成因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行为的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人伦文化"以及"非规则化的规则化"3个部分来解释当前行政人员伦理失范行为的文化基础,指出正确地认识社会文化环境在当前发挥的强大惯性和运作基础,对于我国行政伦理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谈家庭教育中的平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信仰、习俗、价值观、行为、制度以及交流模式的总和,它在特定的社会中为人们所共享、学习并一直延续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的增多,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去避免由此而造成的文化冲突。家庭是孩子学习社会历史、学习文化以及相关知识的地方,是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它直接反映了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1 正面影响( 1 )网络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思维工具。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人的扩展不仅仅是肢体的 ,更重要的在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尤其是对人们思维能力的训练[1 ] 。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 ,网络文化的思维方式在年轻大学生群体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塑造着新世纪的一代生产者的思维方式。作为处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 ,社会对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协作等素质的要求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成才方向。无疑 ,网络文化的熏陶对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6.
关于图书情报搜集的数量化方法唐志伟图书情报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进行思想、文化、知识等信息交流的产物,正如《情报学概论》中所说,"情报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网的运动着的知识。"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情报在促进社会前进、生产发展和...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的作用愈益突出,知识分子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因而,知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事实上,知识的获取、应用和价值评价历来是哲学讨论的课题,但在人们的观念世界中,知识问题并没占据应有的位置,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在知识已是现代文明的核心、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知识分子的今天,有必要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知识观念进行一次历史的反思,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共同体内个体的行为期待,以及建立在行为期待基础上的规范期待,是区别于天命秩序、自然秩序而由人借助自己创造的秩序来解决自身秩序问题的一个主体性展示。共同体的接续发展中纠纷的解决建构了秩序,也建构了法,而纠纷的地方性在规范自身的同时,规范本身的地方性亦被构建。不同社群在生活意义的创造和社群团结的拿捏之下基于“稳定行为期待”的目的,创造了种种纠纷解决的默会知识,并通过法之社会创造得以在所在社群场域中行动自我,这构成了不同文化屋檐下人群的常规性交往逻辑及其规范世界、知识世界和意义世界。既有研究在知识理路方面就这些习惯法的制度脸谱、规范构造、结构义理等进行了丰满的展示。应避免从规范到规范的一种干巴巴的理解,明白纠纷背后流动的关系距离、知识话语、行动策略等认知差异及这一差异决定的对规范的选择、遵守、解释和再解释,进而从文化意义的完整性方面去理解不同文化下的人群所嵌套的关于什么是纠纷、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法,乃至面子、尊严等知识谱系及其象征体系和信仰体系,才能为法的社会有效性寻找一种根基。  相似文献   

9.
文化总是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对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从先秦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天道观的变化以及礼乐文化的崩坏而导致的文化危机的角度,阐述了先秦文化自觉产生的历史动因。混乱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宇宙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先秦社会知识阶层中出现了“哲学的突破”,由此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也开始了“去神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回收家庭废物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非常重要,通过构建我国家庭废物回收行为的综合解释模型,包括针对所有回收行为的社会人口变量解释模型和基于环保目的回收行为的环境知识、态度变量解释模型,对我国家庭废物回收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女性较男性、收入低的家庭较收入高的家庭、年龄大的人较年轻人、文化程度低的人较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收集家庭废物,同时研究也表明,环境知识、后物质价值取向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够解释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回收行为。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作为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的各种委婉语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宗教观。从顺应论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文学巨著中委婉语的使用,必将促进人们对于《红楼梦》与委婉语的认识和研究,从而更透彻地理解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社会行为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在导致人类知识表达、交流和存贮方式的虚拟化。从语言的本体论转移、书写过程的虚拟化和超文本链接的认识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一变化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种虚拟化对人们解释世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在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所理解的政治文化尽管大相径庭,但他们几乎总是把“政治文化”术语解释为人们关于政治、政治家和公民应当如何的基本信仰和看法。或者按派伊所下的定义,这是“规定政治过程的程序和意义,并作为人的行为和政治制度基础的立场、信仰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认为交际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但在跨文化交际中,除掌握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外,社会文化知识、情感认同和行为适应也很必要。因此,本文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移情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编辑审美选择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选择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最完满、最充分和最自由的展现 ,是人类认识的最和谐的形式 ,和人类把握世界的最佳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审美选择又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 ,首先 ,编辑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具有横断控制性 (横断各个学科 )和纵贯导向性 (上承作者 ,下启读者 ,起着双向疏导作用 ) ,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控制中枢。其次 ,任何美的形式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诱导、感悟作用 ,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思想 ,影响人们的行为。然而 ,所有这一切首先取决于编辑主体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以及编辑主体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只有编辑主体的审美情趣自觉地符合了美的规律和社会审美意识 ,编辑的审美选择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 ,并进而转化为广大群众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有效方式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认识的同步性和历代性统一的角发研究了决定认识的社会文化过程。认识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从“人与世界”的世界观的主要方面来进行研究的。科学理论活动的一定的文化类型和其中占主要地位的世界范畴化的方式的更替,表现为认识过程的特点。运用知识的世界观的特点,是通过对知识的一般特点的分析被揭示出来的,其中包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的  相似文献   

17.
红河流域的傣族一直保持着单一的"万物有灵"信仰,准确把握灵魂观是开启他们的社会文化宝库之门的一把钥匙。灵魂观是他们观念世界的核心,是理解和阐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出发点,并不断在各种祭礼的反复展演和日常生活的经常表现中传承着。因此,只有理解了其灵魂观,才能深刻地认识他们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民族志与人类学的传统密不可分,目前,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商管理世界。人类学民族志与工商管理民族志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人类学家的民族志研究传统上以奇异的文化为对象,而工商管理民族志研究的重点则在于工商组织及其经营领域。这一人类学方法也区别于其他定性和定性的研究。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对企业文化、消费行为、区域、民族群体及其对工商业务的影响等方面,具有其他研究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为解释人们的反应以及影响他们行为的原因提供一个更好的路径,从而从中揭示了那些不容易看明白的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以及紧张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教师把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为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借助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教学方法不仅受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制约,而且也受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制约.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不知发展到知,由知之不完全不确切,发展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正如列宁指出  相似文献   

20.
行为解释中的传统归因理论是从主体视角对人们的行为解释进行分类,认为人们作为行动者和观察者会对相同的行为作出不同的归因,也就是存在着相应的行动者――观察者不对称性;而新提出的民俗概念理论则从行为视角对人们的行为解释进行分类,人们根据他们是否将一个行为知觉为有目的的或无目的的,而使用性质上不同的解释模型,并提出了三种相应的不对称性.对归因理论和它的不对称性的了解及对相应的心理过程的探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心理治疗及教育心理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