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独立主格结构及其修辞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英语各类阅读刊物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类结构:虽然它的动词形式为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但它却有自己的逻辑主语;它又不是一个句子,因为它的动词形式并不是完整的谓语动词形式,它只是一个完整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它得依附另外一个主句而存在。这类结构描述性强,有一定的修辞特点,通常被称为独立主格(thenominativeabsolute)或独立主格结构(thenominativeabsoluteconstruction)。下面笔者就独立主格结构的主要形式、语法功能、修辞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一独立主格结构的几种主要形式INoun/Pron+Present/Past/P…  相似文献   

2.
“独立主格结构”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这一语法现象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前后三次出版的《大学英语》修订版、全新版、第三版几套教材中多次出现,且各编者在这三套教材中的第一册的第五、第十单元课后练习中都配有专题“structure”作业,足以说明教材编写者对这一语法现象的重视。文章结合教学,联系教材对该结构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独立主格结构是英语状语从句中的一种复合结构。本文通过对独立主格结构的种类、构成及功能进行探讨 ,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结构的用法 ,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主题一格     
在俄语中第一格是用途最广泛的格。但是在近几年的报刊、文章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第一格的一种新用法。这种用法在现行的语法教材中往往被归属于主格句或呼语一类中。这种句型的结构特点是:第一格名词十完整的句子。如:(人——这是个骄傲的称呼)。句中的第一格名词不是呼语,因为呼语的特征是用逗号和句子中其他词隔开,在意义上和其他词没有什么关系。如:而上述句子中的第一格名词在意义上和句中其他词是直接相关的。句子中的第一格也不是主格句,因为主格句只表示某一事物或状态的存在,因而能独立成句。如:  相似文献   

5.
独立结构是一种在逻辑上具有主谓关系的结构,是英语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将从独立结构的构成形式及类型、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马氏文通》的"主次"问题。《马氏文通》的"主次"是马建忠根据西方语法学说中的"主格"(nominative case)建立的语法术语,它虽然有模仿性的一面,但也有创新性的一面,它与西方语法的"主格"有所不同。《马氏文通》所给的"主次"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句之主次"和"读之主次"提法容易造成阅读者的误解。研究《马氏文通》的"次"理论,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对于今天的语法学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模块的角度去阐释语法隐喻现象。人脑中独立的语言模块以一定的规则对语言形式结构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元功能可以通过语法隐喻得以实现。本文认为,模块理论与功能主义在语法隐喻上具有统一性。语法隐喻发生在人的元认知策略、社会和语用等因素的作用下,是一个语言使用的编码过程,它表明语言是动态系统。语法隐喻改变和塑造语言,使语言的使用体现出了灵活性;同时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隐喻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语造句的根本特征是主谓构造,包括语法性和逻辑性"主谓结构".逻辑性"主语一谓语"结构的逻辑主语采用中心词为主格形式的名词词组,逻辑谓语采用非限定动词词组或无动词词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意义表达单位.该结构既分布于大句,也分布于小句,既可以是从属结构,又可以独立存在.在一定语境下实现意义表达的简洁化是其主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9.
汉语名词性非主谓小句和英语独立主格结构分别是汉英两种语言中比较特殊的句型,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中西思维方式异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独立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它使用起来简练、形象、语法效果强烈.了解其概念和用法对加深文章的理解以及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大有帮助.本文就独立结构的各个方面作一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语法的本质属性是抽象性,普适性是抽象性的外在表征,是确定语法成分的关键性标准.语法规则的实质是特定的语法形式与特定的语法意义的结合(对应),每个语法成分均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都是一条语法规则.语法单位分为法素和法位两级.找出所有法位整理成语法系统时,应分别以形式和意义牵头排列出为理解服务的语法形式系统和为表达服务的语法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从定义、理据和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对语法隐喻和语法符号隐喻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同时也注意到,语法隐喻与语法符号隐喻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手段,无论从概念表述上还是功能上都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共性。把握好两者的区别,对于完善隐喻体系、全面科学地解释语法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常规搭配是英语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虽然超常规搭配超出了常规性搭配的范畴,却能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甚至还就此获得了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的修辞效果。从语法结构出发,概括地总结了英语语言中超常规搭配的诸多现象,认为搭配词省略和修饰语移植是英语超常规搭配语法结构上的特点;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超常规搭配存在并广见于文学作品中的根本原因,指出超常规搭配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人类大脑特有的认知联想与联想顺应机制是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语言由两方面三要素构成它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母系统而言,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结构规律。语义内容包括词汇义和语法义两类,语法义是骨架,词汇义是血肉,且分别有显与潜两层面。语言三要素的变异,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语法修辞以语法单位、语法关系和语法层次的变异为核心,实质是语法潜义的显义化。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奈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对语法和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和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普遍较低;内向型性格学生的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都稍高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目前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研究的总体情况:1.语法形式是在组合中产生的,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2.目前的研究在两方面方兴未艾,一个是隐性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另一个是"三个平面"理论中的形式和意义研究;3.语法意义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扼要介绍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框架,着重分析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机制,进而提出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即是向全体学生讲授这种学术工具。  相似文献   

19.
概念语法隐喻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说理性语篇在外语学习中有较大的理解困难,本文根据Halliday的语法隐喻观,对直白式或隐喻式语言现象作了简要对比分析,并从认知论的角度,分析了语法隐喻式、直白式与理解困难之间的关系,认为语法隐喻现象是导致语义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成人语篇的英语教学中引入语法隐喻的必要性,应对语法隐喻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基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提出语法隐喻与人的认知发展和范畴化高度相关,代表了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语法隐喻在阅读中可以起到加强认知效果的作用,因此在英文写作中引入语法隐喻的概念可以指导英文写作,提高英文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