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公话里入声消失,不应再归入江淮官话。马公话和泗县话两阶核心词的关系词比例相近,通过阶曲线判定法得出它们是同源关系,马公话可能归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考察376个中古入声字在马公话里的读音情况,发现"清入和次浊入归阴平、全浊入归阳平"的规律,马公话应该归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马公话性质演变的原因有内部方言接触和外部方言整体推移,它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怀远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点.怀远方言中存在一批由"不表义入声音节"担当前字的分音词,其特点与晋语分音词极其相似.在描写怀远方言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列举常用分音词,以对深入讨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3.
鄂渝陕交界地区是一片方言混杂地带,存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方言)。通过梳理归纳前人研究中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区别性音韵特征,测算出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点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和黄孝方言的特征接近率,可以明确该地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核心分布区,以及由这三类官话方言互相接触形成的四片混杂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圈出了三大类主体型方言:西南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旬阳县西部(以及安康市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白河县、旬阳县南部呈东西纵列分布的黄孝方言。四片混杂分布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南鲁片的混杂区,渝北和陕南邻接地带的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黄孝方言的混杂区,以及以白河、旬阳南部东西纵列分布带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两片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混杂分布区。  相似文献   

4.
关于淮南方言的归属,历年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争议就在于淮南方言当属江淮官话还是中原官话,焦点是淮南方言中有无入声字。认为存在入声字的学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淮南方言中有入声调;而时过六十年后,有学者认为淮南方言中没有入声字,当属江淮官话。事实上,在方言的研究过程中,既要重视共时研究,也要重视历时研究,因为方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避免方言研究中出现争议,最直接的方式是全面而深入的保存下方言资料。  相似文献   

5.
安徽境内中原官话信蚌片的语音特点并不一致。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晓匣母合口一二等字与非组声母分混以及疑影母开口一二等字声母今读的情况皆有不同;各点方言合口介音的存废、阳声韵尾的归并以及古入声的今分派规律也有差异。根据以上不同,此区域方言可分为淮霍型、蚌固型和五凤型。语音差异的形成与各小片的历史行政区划和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6.
安徽东至赣语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至是多方言分布区,赣语是当地主体方言。通过6个方言点的语音比较,可以看出东至方言从北到南,江心回民村话→禾丰话→城关话→乌竹话→南溪古寨话→龙泉话是从江淮官话到赣语再到徽语渐次过渡,江淮官话的特色逐渐减弱,徽语的特色逐渐增强,而城关赣语兼有徽语和江淮官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宁夏盐池话的语音状况及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东接陕西定边,南连甘肃环县,西靠本区灵武,同心,北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定边,环县话属中原官话秦陇片,灵武、同心(北部)话属兰银官话银吴片。《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93—105,以下简称《分区》认为,盐池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44、阳平35、上声53、去声13,古入声今派去声,因而将盐池话归入兰银官话。1987年,笔者两次到盐池及邻县调查方言,发现地处两大官话临界地带的盐池话,语音特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古入声实际派入阳平,不同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盐池话的归属应当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8.
在方言分区上,属于"江淮官话"的湖北黄梅方言基本保留了古入声调,但现在也有¨5个较常用的古入声字被"派入"了其他声调,其派入方向与普通话"入派"情形同中有异,与六十多年前赵元任等调查的结果相比,则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寿县方言属中原官话,但古入声字在今寿县方言的归类并不与中原官话的分派规律一致,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文章列出了寿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指出了入声字的特殊分派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明代人口重建地区方言的知照系声母的比较,可以发现明代南系官话庄组两分。这个格局影响了现代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方言的形成,现代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可能同源。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实践中一项新的工作。如何与时俱进 ,加强高等学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建设 ,使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是每个语言文字工作管理者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竞争层次。  相似文献   

13.
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汉语史上有没有通行全国的官话?如果说有,是北方官话还是南方官话?是以什么方言为基础、以什么话为标准?这是近代汉语史的核心问题,迄未廓清,又甚少讨论。本文依据一些新材料提出如下观点:有明一代至清末的汉语官话分南北两支,南方官话以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官话为标准,且长期处于主导地位,通行全国;而认识南方官话如何形成及其在汉语史上的地位,是准确认识近代汉语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方言和普通话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两者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常州方言在与普通话的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从语音语调!词汇使用及语法结构等层面产生了一种类似中介语的特殊语言形式。探讨常州方言与普通话在接触过程中的特征及原因,对于克服常州方言对使用普通话的影响、更加规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有效交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通话中的五个否定标记"不、没得、不曾、曾、嫑",与普通话中的主要否定标记存在着共性,但又在词性、句法分布、语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将南通话和普通话中的否定标记进行比较,以期对南通话中否定标记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澳门国语运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教育民众,另一方面是培养国语师资,但因经济和政治环境所限,成效并不显著. 抗战胜利以后,中华国语运动协进会成立,对推进国语运动有积极的作用,从该会的许多具体活动都能反映出来. 有部分活动更是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由学校教育来推广.从澳门的专科学校、商会、妇女会和国民党支部等机构陆续开办密集式国语学习班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想澳门民众对学习国语有殷切的需求,但当时要在澳门的侨校全面推广国语教学,仍没有足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语义配价理论考察常德方言动词 ,可发现与普通话动词对价语不同的语义要求 ,这些具有语义配价特色的方言动词可按与普通话形与义的差别分为四大类。方言动词系统、词义系统与普通话的不同以及语言习惯的制约是造成语义相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谈粤语源英语外来词对普通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在词汇类聚上的两个明显特征就是英语源外来词及方言词(以粤语为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数量涌入普通话新词语中。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的发展和粤语自身的结构是粤语进入普通话的主要原因。粤语源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对普通话中的新词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讲解普通话常识 ,阐述推广普通话意义 ,并着重纠正方言发音 ,从声母发音、韵母发音、声调辨正等三个主要方面 ,多角度分析了造成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声母和介音之间确实关系密切,两者的发音动作之间确有大范围的时间重叠。但是在介音是声母的一个特征还是一个独立音段这个问题上,并不具有一个可以涵盖所有被试音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