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根本点。自 1 999年1 0月以来 ,四川省在 1 2 0个县中进行了30 0万亩的退耕还林试点。为了解试点情况 ,四川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北川、古蔺、雅江、南江、荥经、冕宁、会东、剑阁、汶川、合江 1 0个盆周山区县中的 50个乡镇、50 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 (草 )各地热情较高 ,工作起步好 ,基本上按照“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验收发证、落实兑现”的方针加以落实。但是 ,退耕还林涉及面广 ,尚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倾听农民呼声 ,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学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对退耕还林的探讨和政策建议,离不开经济视角的研究,包括从产品收入弹性、农民和国家的供需和福利经济角度等。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取得了森林资源明显增加、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显著作用。但是,为了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永续进行,实现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的最优,还需要从长期坚持、加大投入等方面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参与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对工程实施前后农民经济收入变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分别选取了贵州省3个地区的3个村镇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描述统计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根据退耕前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的不同,对比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不同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描述统计结果与计量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即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农民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已经显现出正效应,农民的收入结构有所变化,虽然种植业收入有所减少,但总收入是增加的。但由于时间太短,这种正效应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省昌图县退耕还林地区随机样本80户退耕和非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地区,农户以农业劳动为主,农户的收入以一定的比例持续增长,农户的非农收入有所增加,但是,退耕还林的实施切实减缓了退耕农户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退耕还林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退耕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与毁林复耕问题研究——以陕西吴起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期限渐满,退耕农民会不会迫于生活压力而毁林复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粮食产量的影响,认为退耕还林后,农民经济收入稳中有升,粮食生产得到了提高,农民毁林复耕的可能性极小,生态建设是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  相似文献   

6.
《小康生活》2005,(7):4-4
国家林业局近日下发《关于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大户承包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的6个关键环节的管理。要对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的土地来源情况、利益分配情况以及管护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审查,防止大户强租、骗租土地,避免出现利益纠纷;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建设需求和农户的愿望,科学合理地安排退耕还林年度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是保障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补偿政策试点以来,民族地区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补助年限偏短、补偿标准偏低、组织考核以及配套政策问题.因此,本文建议:促进民族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盯住粮价的浮动补贴机制;在直接补偿的基础上,转向以可持续能力补偿为主;除了国家补偿外,还应对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实行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10年的退耕还林实践及经验,回答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的政策执行及影响方面的几个主要经济学争议,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和制度创新下退耕还林政策演进的理论框架,并用退耕还林10年的监测结果检验了这一演进过程。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起源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改善需求,由于与农村贫困紧密相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的最终实现还要依靠经济增长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农户收入下降、粮食减产等,将随着经济发展、政策演进而解决。在行政监管和制度创新下,巨额退耕还林补助显著地增进了农村人口福利,减贫效果明显。由于退耕农户的私人利益与退耕还林的社会目标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在政策放松的情况下,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目标只实现了次优,但由于更好地将农民的经济利益与国家的生态利益相结合,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得到增强。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最后,对下一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密云县为个案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利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密云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同时其可持续发展也正在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 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继续稳步推进退耕 还林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任务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生态和林业建设方面的体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我国生产力的全面升级、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务院颁布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是保障退耕还林政策的重要举措,应该得到切实履行,并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西部大开 发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拨出大量粮食和资金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但是,要把生态建设好,还应有利益机制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才能调动广大农民和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一、搞好生态建设,必须 改革林业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但是林业却不景气,树木越砍越少,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其他行业都实行了改革,推行了市场机制,唯独林业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陆续到期,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日益迫切.在广大退耕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贫困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补贴的.另外,退耕地区农民采取的传统薪柴直燃生活方式也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地区生态建设和农村居民生活现状,提出了将生物质固体燃料作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建议,从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燃烧特性、资源供给、技术条件、消费需求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在退耕地区发展该产业的可行性探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供求理论上来看,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为了缓和粮食供求矛盾,消化库存粮食,缓解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的增加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产品严重供给不足之间的供求矛盾.退耕还林的机会成本(种粮食的收益)低于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退耕还林的收益).尤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带来的效益要高于农民种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有效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其在环哈巴雪山地区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耕地的减少和国家补助的发放,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当地农、林、牧互动的生计体系也有了大的改观。香格里拉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但也有其特别的难度。其成果的巩固,需要考虑到当地社区发展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6.
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区。森林资源是山区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然而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该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贫困的关系较为复杂。湘西自治州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既有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湘西州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山区低收入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贡献,但对较高收入的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对当地农民林业资源的利用产生了诸多限制,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减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政策,其实施后的绩效评价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特将交易成本分析引入到生态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之中。将交易成本分解为搜寻成本、签订合约成本、建设及营运成本、监督违约成本、寻求赔偿成本5部分,给出了交易成本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结构指数和绩效指数的概念和构成指标,构建了结构指数和绩效指数的计算模型。其中结构指数由内生交易成本占交易成本的比重、农户投入占生产成本的比重、交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共3项指标的加权和构成。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计算了已经实施的首水工程、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全面禁牧4种项目的交易成本,分析了项目的平均绩效和项目执行期间的绩效变化。交易成本及其绩效计算, 将为不同生态建设项目的比较和绩效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补偿做为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和措施之一,目的是保证农民家庭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收入,使退耕得以顺利开展,但目前我国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机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农户的成本类型,打击了农民参与退耕工程的积极性.从农民的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高机会成本类型与低机会成本类型,对不同损失给予不同经济补偿,保证退耕工程“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指出制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主要障碍是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两个基本矛盾:退耕还林草所追求的社会长远利益与农户的当前利益的矛盾;退耕还林草的外部经济利益与农户内部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认为要促使广大农牧民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必须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对西部退耕还林目标、作用、政策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由于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均构成压力,因而退耕还林势在必行。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不能正确理解退耕还林的真正内涵,出现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影响了工程的建设。为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该文就退耕还林的若干问题,如退耕还林的目标、作用、规模、政策以及和其他生态工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