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幽默     
年龄(多大了) 一个女人去医院治疗。 医生问她:“你多大了?” “喔”她回答:“我也记不住了,医生。不过让我想想,也许会记起来。医生,我结婚那年是18岁,我丈夫是30岁。今年我丈夫60岁。谁都知道,60是30的两倍。这不我也应该是18的两倍,36岁了。医生,你说呢?”  相似文献   

2.
谈读书     
(这是一封写给一位学习英语的西班牙人的信。为了节省篇幅,写信格式和首尾客套,一概从略。—译者)你向我提出关于读书的问题,这是一个难以满足的要求。朋友们问我该读什么书,我从来就感到惶惑。我怎么能知道什么书会使别人感到兴趣呢?况且在来信中你并没有说明你是想读小说?读戏剧?读散文?还是想读游记?而你明确地说出你很喜欢读书,这使我深感欣慰。你知道那个与莎士比亚差不多同时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25日,我被顶头上司——美联集团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叫去。总经理倒上一杯咖啡后,问我:“王先生,你难道不想对你的大区经理们说些什么?” 面对这些刚刚由自己招聘来的大区经理,说些什么呢?最好的方式是讲述自己。我走上台,向台下的人问:“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一位回答我?”大家相互看了看,不知这个问题是什么。“你一  相似文献   

4.
创业是一个充满成就感和诱惑力的词语,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美国创业协会设计出了一份试卷,假如你想对自己多一分了解的话,试试回答下面的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经常;B.有时;C.很少;D.从来不。1.在急需作出决策的时候,你是否在想,再让我考虑一下吧?2.你是否为自己的优柔寡断找借口说,是得慎重考虑,怎能轻易下结论呢?3.你是否为避免冒犯某个或几个有相当实力的客户而有意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甚至表现得曲意奉承呢?  相似文献   

5.
你最熟悉的人是谁?当然是你自己啦!正因为如此,大家最常见的,就是第一人称,即以“我”为主角的作文。那怎样才能把“我”写得更有趣、更有创意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不是我,我是别人”。  相似文献   

6.
叶:上一场讨论中你问到:效用主义的解释范围到底有没有边界?信仰行为是在这一解释范围内呢?还是超出了效用主义可以解释的范围?任何理论都是有限范围的理论,如果承认这一判断,我们也应当为效用理论及广义效用理论划界。现在,让我们顺着你的问题继续讨论。 首先,“效用主义”的边界是否可以确定在人在自主、自为条件下的“目的性行为”的范围内?因为,这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在给定偏好前提下的)“自我意志的自由选择”,而选  相似文献   

7.
超越     
你和我每天都在这生活之流里跋涉。我们工作、吵闹、建设、破坏,相互扶助,也相互摩擦,甚至打斗。匆匆逝去的岁月记录着我们的辛劳、烦恼、痛苦和总是不能完全兑现的希望。就是那些成功者,也不免象泰戈尔一样,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遮身之地。 你和我每天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怎样从混沌的现实世界理出一个头绪。然而,对“过去”有全盘看法的人很多;对“将来”有精到认识的人也不少;对“当今”有全盘而精到看法的人却如凤毛麟角。世上有几个不淹没在“当今”的混沌中呢? 难道一个人不随时需要超越么?难道一个人,正如狄德罗所说,不需要为自己的心灵,加这上一个能使自己置身尘俗之外的望远镜么?  相似文献   

8.
晨晨 《中文信息》2002,(3):102-103
现在有许多应用程序都使用了不规则的窗口,例如像大家熟悉的 Windows Media Player 7就可以换成千奇百怪的图片状窗口(如图一)。这个功能挺酷的!是不是你也想在自己的软件中实现呢?反正我是想,所以啦,上网找呗!我找到了一段示例代码就是用的那个外国人的算法,虽然没有注释但大家都是中国人这可好说话多了。呵呵,自己花了几天彻底把算法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早,朋友小莉就在微信上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婆婆天天给自己的儿子吃方便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听了笑,那是你儿子自己老吵着要吃的啊,老人不过是遂了孩子的心愿而已。小莉抢白说,孩子要就给吗?方便面能多吃吗?我无奈,论胡搅蛮缠,大人哪能抵得过孩子?其实只要大人爱孩子的心是明朗的就行了,这世间又有哪位婆婆是十全十美的呢?想起不久前也有一位朋友向我  相似文献   

10.
正都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妈妈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上初一的小航就很烦恼。因为,他觉得妈妈不像其他人的妈妈那样疼爱自己的孩子。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总对他咆哮。小航困惑不已:自己怎么就成妈妈的"出气筒"了呢?妈妈一咆哮,我就哆嗦最近,小航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自己可能不是妈妈亲生的。要不,为什么妈妈老是对他咆哮?一天晚饭时,妈妈就大呼小叫:"还不快点吃,你把妈妈当保姆啊?东西到处乱丢,害得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你和你爸爸一样,都是这副德行……"  相似文献   

11.
我常常同自己,如果没有了这每月的工资咋办?如果上医院看病需自费又咋办?我自己回答不上来,觉得那不可思议,这是否是铁饭碗带来的弊端呢?十有八九是。但是,这与每个人的个性、意志、地位、价值观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是一个官高位尊的人,自然希望一切都应有国家负担,天降大任于我,这是理所当然,你是一个一步也寓不开那个单位的人,自然不敢想别的,皇粮虽少,那可是旱涝保收!然而,张宗林不是这样的人。他与吃皇粮的干部们一样,曾享受过计划经济赋予过的恩泽,走过一段亦步亦趋的路;他又敖然决然地扔掉了铁饭碗,拒绝了皇粮的恩爱,吃起了自己做的饭。大概是自己做的饭吃起来香,顺心舒畅,张宗林的身体很健壮,他的事业很兴旺,他对于自己钟爱的工作耿耿于怀。他每天都在奔忙,因为他和他的同事们不但要绐社会留个好名,还要为自己的柴米油盐费心耗力,张宗林是个优秀的专家,他头上的光圈一串串: 1982年,他被评为甘肃省轻工战线先进个人:1983年到1991年连续7年被评为兰州市先进科技  相似文献   

12.
正当有人抱怨夫妻关系时说:我们过得不好,就是"三观不合"。这是真正的原因吗?什么是"三观"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请先审视自己有清晰而明确又趋于主流(向善、向美、向前)的价值观吗?否则,你和谁在一起,出问题的概率都大。往小里说,价值观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我是谁?你能客观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吗?二  相似文献   

13.
如今,许多人都有下海创业的打算,可创办自己的公司之后如何包装自己的形象呢?许多人并不内行。有人觉得,我只是个小公司,有买卖做就行了,谈何形象?其实,在现代社会,即使你的公司只有你一个人,仍然有个形象问题。当然,我们所说的形象并不是说要租多么高档的写字楼之类的事,只是说你给外界的形象要符合现代潮流,不管做什么,都要  相似文献   

14.
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某天,你穿了一双自认为很酷的鞋出门,结果却接二连三地被别人嫌弃。当第一个人说不好看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而已,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说,你也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眼光了。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病人来到医院就诊,主诉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不好,可是看了很多医生也查不出病因。经过一系列检查,心理医生确诊他患的是"疑病症"。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  相似文献   

15.
<正>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简称“非私论”),本来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然而,它却没有因其自身的正确性而驳倒与其相对立的“自私是人的本性”(简称“自私论”)的观点,确立起自己的观点。(参看《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人生观讨论综述》一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原因不在于“非私论”本身,而在于它对“自私论”的批驳和对自己所主张的观点的阐述上。大家知道,“自私论”在理论上主要是这样来论证自身的,即:人都有动物性,因而,也都具有食欲、自卫和性欲,这三种与生俱来不可消除的生理上的为已本性,而为己又都是  相似文献   

16.
"那些洋娃娃我全送给你的小侄女了."电话里,妈妈突然说道. "嗯……你说什么?" 反应过来的俏妞儿气得简直要翻白眼,不管不顾在办公室里维持多日的淑女形象,对着话筒一顿咆哮:怎么可以这个样子?没经过我同意怎么可以擅自送人?怎么不站在我的立场上想一想它们陪伴了我多少年?你怎么不记得了我最爱的那只狗狗是外婆送给我的惟一的礼物,你怎么忘记了那个洋娃娃是佳佳出国前送给我的宝贝,你怎么可以把你自己买给我的抱抱熊也一起拿去送人呢?……  相似文献   

17.
肖红这位才女之所以能被鲁迅先生誉为比谁都更有前途的作家,那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慧眼敏锐地看到了她的笔致放射着的异彩。虽然这“彩”还未能尽放,但那“异”确是独具的。别林斯基说得好:“每个伟大诗人的创作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创的世界。”老托尔斯泰说得更亲切:“实际上,当我们阅读或思考一个新作家的一部艺术作品的时候,在我们心里产生的一个主要问题经常是这样的:‘喂,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呀?你在哪一点上跟我所认识的人有所区别?关于应当怎样看待生活这一点,你能够对我说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呢?’”(转引自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独创”、“新鲜”,正是肖红所追求并且达到了的。有人说肖红不是小说家,具散文家  相似文献   

18.
夜,硕大无边,每个夜晚,我的梦都像“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我是你的皇帝,而你是…… (一) 往事如烟,如烟的往事袅袅而去……此刻我想起谁?今宵月色如水,荡漾于我的眼前。凭栏眺望,我失去了自己。而这一切,究竟为了谁?我静默无语。想你,念你,都化作缕缕春风温馨拂面…… 桃花为谁而绯红?  相似文献   

19.
忘记电话号码和公交车路线,在路上偶遇熟人想不起他的姓名,经常丢失钱包、眼镜、钥匙……你会安慰自己:“谁没发生过这种事情呢?”于是,记性不好和心不在焉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天地持续下去。神经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提醒你:等到连重要的事情都遗忘时就悔之晚矣。这里提供一套测试题,看看你是记性不好还是漫不经心。用“是”或“否”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在干某件事的同时,能听到周围的人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说真的,一个人所能给予另一个人有关读书的唯一劝告,就是根本别听什么劝告,而要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要用你自己的理性,要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我们对这一点取得了一致意见,那我就感到可以随意地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了,因为你不会让它们束缚一个读书人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即你的独立性。归根到底,能给书规定什么法则呢?滑铁卢之役肯定是在某一天打的;可是,(哈姆雷特)是比(李尔王)更好的一部剧吗?谁也说不清楚。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己来决定这个问题。让权威们——无论有多么高的学术身份和头衔——进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