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人类发展指数及构成 人类发展报告强调:"人民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合人们享受更长、更健康和更富创造性的生活的环境."(UNDP,1990)同时,该报告强调人类发展过程不仅意味着人们选择自由的增加过程,而且还表示人们可以获得福利的增加.这有助于人们将人类发展的两方面内容加以关注:一方面是人类能力的形成,例如不断改善的健康状况和不断增加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是人们如何利用已有的能力来工作或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类开发自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人类为自己的发现、创造欢欣鼓舞,也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理解备尝痛楚.  相似文献   

3.
揭示农民环境权的内涵,首先必须从环境权的内涵出发.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公民对环境的权利要求也随之产生并日趋强烈,环境权作为法律权利之一应运而生.首次在国际上确认环境权是在197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权利,并且富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此以后,许多国家也相继以立法的形式突出了对环境权的重视和关注,环境权逐渐发展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权利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1.工业化指标的衡量 自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工业化作为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一直是经济学家拥有的一个坚定信念.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来看,表现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悄悄来临,使得有形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不断削弱,无形资产的作用则相应加强.本文在分析无形资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浅析无形资产指标体系的构架.无形资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  相似文献   

6.
能源利用效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因素与计量经济模型 (一)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因素 能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物质、能源、信息是构筑现代社会大厦的三根支柱。物质是基础 ,能源是动力 ,而信息则是社会的神经系统。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人们对信息的存在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深感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的重要性 ,信息已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信息就是生产力。一、信息的重要性与特征1.从根本上讲 ,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和发展的资源。首先 ,人类生存的一些基本活动 ,一时也离不开信息 ;其次 ,人类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 ,创造和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需要不断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再次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技术与经济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统一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在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中,经济是主导,处于支配地位,技术进步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提高,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任何一种技术从其产生开始就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推广应用时也必须考虑它的经济效益.一般的讲,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也就是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用相同多的人力、物力和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既是不同社会制度的更替过程,也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演变过程。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采集牧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化进程是人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到现在,生态城市的内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生态城市的创建和评价融入了较多的社会、基础设施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泛生态观的理念.生态城市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人类居住地.  相似文献   

11.
具有层次递阶特性的系统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分析和描述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研究实际问题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活动评价分析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爱 《统计与决策》2005,(15):65-66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物质财富的空前繁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使人类生活变得从来没有过的便利和富有.但人类在向自然界大肆索取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加剧、土地沙化、洪水肆虐等等,使得人类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在不断加强,各种环境保护行为发生的力度和频率在不断加大.进行环境保护活动现状的有效监督及正确评价,对促进环境保护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月中 《上海统计》2000,(11):23-25
一、网络经济时代统计需求骤增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以数字化革命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系统,不断地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制度因素: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变量 农村城市化作为一种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民胞物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智慧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生命体的一部分,本能地同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与和谐一致性.人类与宇宙的这种一体性,是人类信仰本性的根源,是"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智慧的心理文化基础.在古人眼里,天、地、人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人类的使命不是盲目的征服自然,而只能是"参赞化育",即参与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行中,求证至上的天道,反映、参悟这一巨系统,让自然万物包括人类按照天道自动自发的"化育",人类和自然建立一种完美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首次发布<人类发展报告>(HDR)以来,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HDI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和影响最大的衡量人类发展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直立行走使人增添了自然寿限,又使人活不到自然寿限。直立行走使人增添寿命,这是由于站立起来,视野开阔,信息量增大,刺激大脑发达的缘故。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人的脑容量不断增加,理论寿限也不断增加。人类脑容量不断增加和大脑的高度发达,不仅增长了智慧,也增添了寿限。而使人直立起来的双脚,正是促进大脑发达的基础。但是,双脚的直立使人从原先的水平运动改为垂直运动也有其弊端,它在许多地方浪费了生命的潜力,使人类自我缩短了寿命。双脚的直立,人类的垂直运动使人体各部位受地心引力不尽相同,使腹腔、胸腔内的器官下坠…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影响的保障程度.农业生态安全则包括两重含义, 其一是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未有受到破坏;其二是农业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安全的,即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可提供足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枯竭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蔓延,部分行业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甚至亏损。所以,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为企业生产获取利润的最有效途径。统计部门的计  相似文献   

20.
宇宙有什么 宇宙如何形成与发展?自然界物质基本性质为何?人类在无垠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许多人心中的好奇与疑问,为解此困惑,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科学方法及哲学解释来寻求答案,其中伽利略、喀刻卜勒和牛顿成功地运用数学来强化他们对宇宙现象之解释.伽利略曾说过一段话,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数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威信:"要了解‘自然'这本书,须先学习理解书中所用的语言,并逐字阅读;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数学,人类是无法领悟任何一个字汇的;没有数学,人类将徘徊在漆黑的迷阵中".数学离不开数字,而数字又是统计的生命,透过统计数字来解码宇宙万物与物质基本性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