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定“民商法律总纲”完善民商法律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不必制定民法典,而应立足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定民商法律总纲,并以此为指导完善现有的民商事单行法律,从而建立以民商法律总纲为统帅、以各单行法为骨干的民商法律网络。  相似文献   

2.
评民商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和商法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个基本法律部门 ,在立法上一直存在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争论。我国历史上缺少商品经济的深厚传统 ,建国后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因此造成民商合一论在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文章讨论了民商合一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从商的本质是资本的营利活动出发 ,论证了民商合一立论的不科学性 ;并从商事活动的营利特性要求商法有与民法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调整原理出发 ,得出结论 ,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有其独立存在的根据 ,在立法上针对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 ,应采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民商立法体例的选择,不能只注重两种体例在理论上的优劣。事实上,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各有其存在的空间,无论是民商分立体例,还是民商合一体例,都能有效促进本国商业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一个国家在选择民商立法体例时,应重点考虑该国的特有国情。对于民商立法体例的选择,应立足于我国的特有国情,尤其是我国的商事发展特点以及当前的商事法律体系结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商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法律思想是对邓小平法律思想、江泽民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方法和论断,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法律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成果。下篇主要是就胡锦涛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等思想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法律思想初探(下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法律思想是对邓小平法律思想、江泽民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方法和论断,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法律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成果.下篇主要是就胡锦涛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等思想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合伙是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与自然人和法人明显不同。但是在传统的民商基本法中,并不承认合伙的独立主体地位。本文认为,既然合伙与自然人、法人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其独立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理论依据,就应当对传统民商法主体资格要件的理论进行修正,而不是相反。因此应当承认合伙的独立民商主体地位,以适应社会需要,完善和发展民商立法,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从近代以来民与商的交织融合为切入点,对民与商的关系以及商法的相对独立性作了详细阐述,认为我国应该分阶段采取实质意义的民商合一和实质意义的民商分立立法模式来构筑我国的私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在给社会带来无限商机、促进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调整现代市场交易关系的民商法律规范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民商法必须实行变更与创新,赋予新型民商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制定形式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或对传统民商法律规范作出修改,并注重与WTO规则和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以回应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我国一些学者所持观点进行评析 ,可以发现适合我国的商事立法模式———民商分立 ,制定《商法通则》 ,以实现商法体系自身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历史、现状、缘由等方面对我国商事立法的"民商合一"进行论述,并提出"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争论不必再继续下去,应付诸于实践.可效仿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制订,由我国的法律委员会及法学会制订一部商法典并试行,让实践来检验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是晚清中国一种特殊的司法建构,其对华洋民商讼案的理处在很大程度上适用西方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原则。但存在着诸多惰性因素,如缺乏一部可以参照适用的法典、中西司法人员司法素养欠佳、以及审判过程受制于西方强势外交,等等。此外,其理案实践还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审判过程极富调解"息讼"之色彩;二是华民诉讼地位之困危及中国承谳官员判决风险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审判中"尊洋抑华"裁决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2.
冲突法学者将法律冲突界定为民商事法律冲突 ,继而又把民商事法律冲突归结为民商事法律适用冲突。事实上 ,民商事法律冲突不等于民商事法律适用冲突。民商事法律冲突是不同法域的民商事法律之间相互抵触、相互冲撞的社会现象 ,是民商实体法冲突、冲突法冲突、程序法冲突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各种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法律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法律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逐步趋同化。本文对中国法律趋同化的含义、产生原因、各种表现以及实现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并且阐述了在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必须摆正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与国内法的关系、确定建立和改造国内法律制度的国际标准、正确看待法律移植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法制建设工作已越来越注重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使我国法律制度,特别是民商法律制度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更趋协调、接近或一致起来,以减少对外经济技术交往中的法律障碍,已成为国家立法工作注意的焦点。本文提出这一课题,试图就整个中国法律和当代国际社会法律趋同化的关系作一番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在给社会带来无限商机、促进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调整现代市场交易关系的民商法律规范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民商法必须实行变更与创新,赋予新型民商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制定形式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或对传统民商法律规范作出修改,并注重与WTO规则和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以回应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术语标准化是术语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展开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法律术语标准化对研究法律术语、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意义.法律术语的选定和命名:1.坚持单名单义性;2.通俗性与学理性相结合、注重学理性;3.合乎本族语言习惯与稳定性相结合、注重稳定性.在对法律术语的定义进行描述时,需要注意语义法定原则和简洁性原则.同时,在进行标准化过程中,还可以对法律术语进行类别性划分,以方便法律工作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商人尤其是小商人的地位从社会结构与公众评价角度观察仍需改善。法律上,在我国民商合一态势下,小商人的法律地位与其经济实力、经营风险是不相符的,商法之保障经济安全、便捷、高效发展的价值功能未能得以实现。本文从经济、社会与法律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比较大陆法系商法历史与法法律制度,揭示我国目前对于小商人法律地位规定与认识的不足,在实践与法理层面初探小商人在当代中国应有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是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制度保障。法律的效用和既存的法律制度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需求的主要因素。由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监管理念缺失等诸多问题,导致政府监管失灵,应增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供给。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供给应诱致性法律制度变迁和强制性法律制度变迁相结合。因此当前中国可以制定一部专门性的食品安全监管基本法。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习惯,不管是在司法上还是在调解上,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民法总则》第10条让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习惯在国家法中获得了法律渊源地位。这一立法为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习惯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准确了解当前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习惯法律适用现状对提高和改善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云南民商事法律适用中,少数民族习惯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作为纠纷解决时的法律事实构建要素或法律事实,作为裁判和调解的规范依据,作为法律责任裁量的依据,提高民商事纠纷解决结果在当事人中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因而不是国家活动。据此,建议《宪法》在“总纲”中明确社会自治的地位,在“公民基本权利”中赋予公民自治权,并删除《宪法》第111条关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规定,从而合理界定村民自治的宪法地位。以《宪法》为依据,以村民自治权为逻辑起点,制定《村民自治法》,建立多元的自治模式,从而建立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律家群体是民国时期最为活跃的一个职业团体。在中国法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这一特殊时期,他们以自己的法律知识背景和游学西方的经历,成为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民国法律的制定、解释和批判,以及近代法律教育的奠基和近代法学学科的构建,对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