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反杜林论>,再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一直认为他们终结了作为独立学科的哲学;普列汉诺夫、梅林、考茨基等思想家也是这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同西方哲学传统的关系的.在认识论范围之外的对实践和自由范畴的研究工作在学界早已展开.伦理学科的建立不一定要以承认意志自由的存在为前提;伦理学中的必然性范畴只是对人的伦理行为的理论说明,它不能成为人们承担或免除道德责任的依据;那种认为道德责任会因为只承认必然性而被抹杀的观点,从理论上说,是混淆了"必然性"和"强制"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张传开 《江淮论坛》2005,1(5):54-58
马克思是在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氛围中登上哲学舞台的,因而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马克思始终站在时代实践的高度,批判地审视一切传统哲学,并最终冲破了旧哲学思维方式的樊篱,创立了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即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解释人,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并注重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著作中完成的.这个逻辑进展的过程与马克思哲学创立的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邓喜道  卢太耀 《学术探索》2001,(Z1):131-133
本文认为恩格斯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一书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及其本义两个方面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并不是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的产物,而是从市民社会揭示人的生成、实现而产生的结果;是一种从实践活动来理解感性世界和人的生成、存在、发展和解放的新哲学.恩格斯的误解根源于他直观的反映论和物质本体论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以往的<阿Q正传>研究忽略了鲁迅的个体性思想、情感以及艺术追求,从而忽略了鲁迅在<阿 Q正传>中开拓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这种传统主要体现为 一、深广的生活积累 ; 二、切身的情感体验 ; 三、现实的批判精神.它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 作家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情感体验,从民族的、社会的健全发展层面构筑艺术形象 ; 应该始终从"追寻人的天性"角度对任何束缚、限制人的发展的现象进行批判的审视.  相似文献   

5.
《艺文志》之"文"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解把<艺文志>的"艺文"看成联合结构,即"艺"乃"六艺"、"文"乃"诗赋(或文学)","艺"文"并称;实际上,"艺文"乃偏正结构,为"艺之文",即<艺文志>所列诸类,均是六经的文本体现或反映之意.这种说法可以通过<艺文志>文本及当时人对"艺文"一词的运用方面得到证明.传统的误读导致了人们对<艺文志>某些重要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6.
<老子>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代表了中西方哲学最显著的成就,也是中西方思维方式最为突出的体现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考察<老子>之"道"与基督教之"上帝"在思维方式与境界论上的异同,并重点从<老子>"道"的内涵"道"、"无"、"有"之关联与基督教"上帝"的"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之关联的层面,探讨两者在价值、本体和终极意义上所存在的联系与区别,以期说明两者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流行的大众文化作一个案研究.透过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痞子蔡看<泰坦尼克号>这个独特视角,以及网络小说特有的语言策略,可以揭示出这部被称为"网上第一部畅销小说"的哲学精神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把<墙>看作反映西班牙战争的写实作品,把小说主人公视为反法西斯的"革命战士".本文认为,<墙>不是单纯的写实作品,伊比埃塔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战士.<墙>蕴涵着丰富哲理,应参照萨特的哲学才能对作品主旨、人物塑造等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精神的围城>从女性视角评说了当代文坛作家、作品以及纷繁的文学现象.角度新颖,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我们变革现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一刻也不能离开客观现实.毛泽东同志首次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中<实践论>的发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论>论述了"知、行"统一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中国化;<实践论>合理地整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国化;<实践论>剖析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标准中国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机和活力仍在于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产学合作得以实现需要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基础。但高等教育坚持的是社会利益导向的社会价值观 ,产业更趋向商业价值观 ,强调追求利润的价值需要 ,为此导致了合作双方的矛盾。现代产学合作的发展需要寻求企业与高校利益与价值的结合点 ,也需要大学自身进行组织创新 ,建立促进产学合作成功的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非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旨在确立一种判断标准或基本原则,即不管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凡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不生产商品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里的关键是要承认非物质生产领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是商品——无形商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世界制造中心形成的实质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具有地点竞争优势,地点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总成本差异。在全球化与网络化条件下,要素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差距逐步得到缩小,而文化成本的差异则成为决定地点竞争优势的关键。培育和形成以创新与竞争为核心的制造文化,是降低文化成本和提升地点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企业角度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的微观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产业政策的微观分析,并给出了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其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了产业政策微观分析的指标体系,即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产业政策微观分类指标体系;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思路和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但这种作用目前对制造业企业可能是比较微弱的;产业政策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即制造业的外包服务动机与实践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升企业能力的产业政策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影响因素之政策因素中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普遍关系 ,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进步的概念与精神生产的发展与进步的概念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 ,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出台阶式和连续性 ,而艺术生产的发展进步则表现为发生———逐渐定型———成熟———衰落———新的形式发生———定型……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企业生产要素和企业管理要素比较看:创新模式企业是对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性革命性的变革。我们的传统企业增长大多靠的是“土地、资源、能源、资金、人力”这五大物质性生产要素的投入,反观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科技、文化、无形资产、信息、国际运作经验”这五个非物质性因素。本文认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企业战略和模式的选择可谓影响深远。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不是简单的改造,是遵从新的游戏规则,对生产模式的重新选择、革命性变革和体系再造。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发声技巧、心理、语言等多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整体学科,声乐教学中发声各部位技巧的训练需要协调统一相互关照,片面的强调某一部位的技术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各部位相互间的协调与统一,就会造成发声训练的片面、机械化。从发声各部位的对抗与协调训练研究入手,分析歌唱发声时各器官之间存在着的对抗与协调,以及与歌唱心理之间的关系,列出影响歌唱发声协调统一的因素,强调声乐训练应从局部到整体协调一致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获得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眼于同属新感觉派的两位代表作家施蜇存、穆时英的创作异质,从文化修养、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创作风格的迥异,从而得出了创作的个性自由与文学所具有的独立品格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地研究这个流派的创作,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WTO对我国无形资产规范、无形资产系统、无形资产事业和无形资产理论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进入WTO是我国发展无形资产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迎接这种挑战,重视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