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是在当前改革潮流中提出的搞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许多同志发表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本文拟从问题的实质,表现和意义方面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1 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更确切地说应是“个人道德书体性”的探讨。因为“人的道德主体性”提法中的“人”是抽象的,或者说是一个类概念,它包括“人”的个体和群体。这样,“人的道德主体性”想法本身就可以包含不同的具体涵义,从讨论中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
肖祥 《社会科学》2005,3(6):89-94
道德主体性问题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关键问题。道家思想中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表达,在寻道、守道、行道和返道的过程中凸显了道德主体性,表现出独特的主体状态、主体认知、主体修养、主体取向和主体精神等特点,为现代道德建设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儒家传统的主体性为理论支点,而这种道德主主体性真正奠基于主体在“忧患意识”中的觉悟,忧患意识是在对人的忧患负责中形成的,主体的觉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产生。从原始的本能到主体的觉悟,以“心性”范畴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成了中学文化的主流,这也是现代新儒家以“道统”自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我道德需要的意义及其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我道德需要是主体基于道德良知、道德价值的吸引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强烈认同而产生的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热切渴望。自我道德需要的产生是社会道德需要实现的前提,是主体道德学习、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动机的心理基础,也是主体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主体的自我道德需要不仅要确立个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作用,而且要制定适宜目标,深入道德实践,使主体面对真实的道德冲突。  相似文献   

5.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三维呈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交往主体性,是主体性研究走向具体与深入的表现。作为一种关系质态,对其进行呈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在主体依托下,个人交往主体性表现为个人交往主体性意识、需要和能力;在活动视阈中,个人交往主体性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和媒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关系格局上,个人交往主体性主要通过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两个方面予以表达。要言之,可借助个人主体本身、动态交往活动和静态交往关系等载体,对个人交往主体性进行三维呈现。  相似文献   

6.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体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已不再是指示性的理论路标。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都在探讨一种“缩小的、非占有性”的人的概念,这种走向就是多尔迈在《主体性黄昏》一书中使用的副标题“走向后个体主义的理论”。胡塞尔在晚年出版的《笛卡尔式的反思》(1931年)和《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年)中,一直致力于用主体间性改造。发展主体性学说。他认为,笛卡尔的“我思”确立了主体性原则,但这种主体是“原子式的”、“单子”、“自我”,始终无法突破“自我”框架而将此自我与彼自我相…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讨论“个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问题”,有必要先对“个人主体”和“道德价值”两个概念,作个大致的界定,以利于讨论顺利进行。主体,对这个概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法。我认为主体可界定为:认识、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人,主要特征为能动性和实践性。主体在实践中,实现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不断改变世界以服务自身的同时,又不断增强主体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是一个双向的改变过程。个人指历史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体。个人主体,可以说就是现实的个人。道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和…  相似文献   

8.
道德关怀:现代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祥 《东岳论丛》2005,26(1):150-154
道德建设不应局限于拓展和完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破解新领域中不断产生的道德问题。道德要探询其“必然之理”,关怀生命主体,使之内化道德要求,从而实现主体的道德自由,拓展道德生存空间。这就需要挖掘中国传统的伦理资源,实现道德的现代性关怀,尊重人的主体性,并完善伦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使人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重视自身的个别存在,使人的个体性高扬,然而主体性的张扬又使人的个体性消解,对个体性的迷恋使后现代理论要铲除主体性,但离开主体性的个体性是让人怀疑的,从而“互主体性”论者提出每个人与他人都是“互为主体”,作为个人的原初性规定,每个人天生能够重视他人作为主体的生命,从而抹平了个体性被压迫的问题。但“互主体性”理论缺乏“主客”关系,也同样不能保障人的个体性的实现。本文认为,个体性的实现取决于人们对个体性内涵的确定,它应该是以往人类历吏生活的积淀。  相似文献   

10.
再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文《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原载《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发表后,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并就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笔者不赐浅薄,拟作此文,对其中的有关问题作以进一步探讨,以此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并答谢读者。 一、问题的提出 对道德的主体性本质的研究,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把道德的主体性问题纳入何种坐标系中。一种富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道德的主体性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①毫无疑义,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道德的主体性就是集中体现在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规范的继承和遵守上,通过道德主体的能动活动,外在的道德律令可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法则,从而使现实的道德律令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规范。社会为此而蔚然成风,社会秩序为此而井然有序,这是我们丝亳也不怀疑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在20世纪经历了三次历史嬗变,由个体主体性理念经由认知主体性理念发展到价值主体性理念。在这个嬗变过程中,不仅主体性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且“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也越来越趋向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关于“个人”的观念,即个人“主体性”的实现是有边界和限度的,其边界和限度就是人的“类”本质和“群”状态,并且个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客观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存在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自身完整的“主体性”。因此,这种嬗变中彰显出真理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德性基于网络的文化特性而发生,但以网络的技术特性为根源。网络的道德优势体现为网络对道德终极基础的强化、对道德交往空间的拓展、对主体交往动机的纯化、对人格平等的积极促进及对主体道德心理的改善;网络的道德缺陷体现为网络对人的主体性弱化、对本位道德的侵蚀、对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及对主体道德责任感的淡化。“网络之我”与“现实之我”的有机整合是网络在道德上扬长避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冯硕 《船山学刊》2023,(1):85-95
知性是荀子广义人性论的核心内容。知性是“分”“辨”“义”“伪”的基础,其本身是中性的,最多在后天的运用中支持一种性能善论。知性及其高阶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者”。知性不仅通过慎思来实现欲望的长期稳定满足,还能和与道德意气相投的自然情感结合而成为道德的主体,这是《荀子》建构道德主体性的两条进路。而后者削弱了荀子后果主义的倾向,保持了儒家本色,也保留了开出仁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正是这一规定性,使主体不仅与动物(有人把它叫“动物主体”)、与“人工主体”区别开,而且又与客体区别开来。可见,主体性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其内涵包括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与上述属性对应的尚有主体的变动性、依存性、意识性(有人也叫主观性)、个体性和平凡性等。在主体的上述属性中,最能体现主体性本质的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上述属性,便构成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它们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自主性为基础,致力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以促进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道德人格为目标的活动。它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行主体性道德教育急需转变道德教育观念、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的确需要关注道德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因为道德主体是伦理学实践理性品格的践行者。这一研究必须遵循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因为“善”以“真”为基础,如果缺乏“真”的根据,那么道德主体性研究就会走向认识上的迷误,并易导致实践中的诸多偏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理作为基本的认识方法,对道德主体性问题中的意志自由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并由此对道德实践中存在的“任性”现象作下理论上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一、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主体作用的涵义唯物史观认为,主体性是一个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从人的能动活动上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马克思在研究主客体若干问题的著作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理论的合理部分,从事物的本原性与对象性两个方面的关系上阐述了主体性理论。他多处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并认为人是“生产主体”。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或现实世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活动的对象。所  相似文献   

18.
叶金宝 《学术研究》2001,2(8):53-57
先秦儒家主体性的高扬表现在对人的价值、地位、能力与作用的肯定,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独立意志的强调及其对革命精神的弘扬等方面.但在现实生活的层面,由于其对于道德普遍性的追求、虚幻的道德主体的设置以及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制约,其主体性又走向失落.在建构当代中国主体性的过程中,儒家道德理想主义是一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中主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个人主体(个体)尤其瞩目,因为历史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深入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道德价值,先研究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如何实现是必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以主体性资本的理论弱化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结论,不是对《资本论》的科学解读。说资本是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无产阶级)不是主体,资本不可战胜。资本的主体性既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的客体性”,也不是被设想出来的“虚假的主体性”。资本寄生于人,并把具体的工人个体“整合”为无产阶级来剥削。资本的主体性始终源于人对主体性的让渡,但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就此退场,反倒一次次被赋予又一次次被抽离。“工人是自由人”、资本的人格化具有必然性。资本要不断增殖,工人就必须始终作为主体,以更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即阶级主体的形式被再生产出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作为主体的人以去主体性的主体活动,始终实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作为变革的目的和条件得以清晰,变革的心理基础得以奠定,理性精神的启蒙和历史性实践的启蒙得以会盟,它们将一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革命性实践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