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赖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产业.民族地区的农业,虽然在解放以来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基本上仍处于自给或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能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民族地区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必须从自然经济向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化.这既是建设四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商品经济,是摆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狭隘性不同,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和进取性等特点,因而是目前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北部湾沿岸地区随之被迫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逐步开放。但近代环北部湾沿岸地区的对外开放,是在不平等条约下的对外开放,它一方面促使该地区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使该地区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外来文化中心,促使该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近代桂西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概况,指出那种认为桂西地区在近代仍完整地保留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观;或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4.
方可  陈湘运 《民族论坛》2013,(10):17-19
我国有1173个(2011年数)民族乡,其中湖南为99个。推动民族乡发展对于做好基层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调研显示,由于我国民族乡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牧区、高寒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后劲不足,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收入较低。组,《民族乡发展,亟待更多政策支持》,2012年4月27日中国民族报)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中央民族干部学院调研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个多层次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热潮,正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兴起。伴随着商品经济而来的是商品竞争。这对于正在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迈进的少数民族农民来说,将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扶持,其中会有不少人因受不起风浪而退回到自给自足的“原始乐园”中去。怎样一程一程地把少数民族农民引进商品竞争的行列,这就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下面顺着“引路—助力—推进”这一思路,陈一管之见。引路:跨进商品竞争的行列从观念上开导。少数民族农民的积极性,不仅和生产相关,而且和经营状态、社会心理、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其自身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由于历史原因和多年“左”的影响,一般都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些地区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获得了显著的进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从我们调查接触所及,归纳起来:一是单一经营观念,认为农民就是种粮食,牧民就是放牛羊;二是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固步自封、满足于小打小闹的思想;三是停留在小农经济和原始放牧时期,没有商品观念,认为买卖人是“奸商”,不奸怎能挣钱;四是少数干部和群众有闭关自守和狭隘的地域观念,等等。这些观念是在长期以来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严重地束缚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就更说不上进一步搞活和腾飞了。  相似文献   

7.
西夏·宁夏·华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是宁夏历史上惟一以银川为中心建都的王朝。西夏王朝统一了西北广大地区,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并立,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它不仅在宁夏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也有重要影响。说起“夏”字,好像中国人对她情有独钟。中国古代即称中华大地为华夏,经千百年至今沿用不衰。在远古,以治水闻名的大禹建立的王朝即称为夏朝,以至于后世对中原地区的人仍称为夏族。以后的“夏”似乎向西北倾斜。公元五世纪初匈奴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的时代。明清经济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当时从全国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只有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因而那里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比较明显。而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文化历来比较落后的广西壮族地区,在汉族先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帮助和影响下,其商品经济虽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比起先进地区来,发展的步子是十分缓慢的。本文拟就明清时  相似文献   

9.
温州的家庭工业,引人注目。在温州这块土地上,商品经济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温州人的才干,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使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意义的农民形象得到了改观,这是温州农村商品经济的现实。当前,在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还很大的情况下,民族地区有没有条件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温州经济模式对我们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推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和牧区实行了切合民族地区特征的各种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因地制宜地发展商品经济,加强了同全国各地区的横向经济联系,打开了自然经济封闭的大门,初步开展了边境贸易,多年呆滞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相似文献   

11.
杨秀军 《民族论坛》2004,(11):59-60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尚未突破“封闭”状态民族地区的职业发展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数地区尚未形成自己的骨干产业系列,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或把握不住优势,或尚未形成开发格局。加之民族地区科技兴农意识不强,满足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发展经济存在投机性和随意性,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所适从,职业学校尚未完成一个人才培养周期,进校时的某些“热门”职业技术,在学生尚未离校便已过时。2、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尚未形成服务网络政府统筹、教委牵头、部门联办曾经是发展职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扶助资金(本文重点是指国家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地区补助经费)的使用效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区的情况,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浅见。一、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扶助工作的简要回顾斯大林指出:“胜利了的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必须帮助,真正地长期地帮助落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同鱼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之一。世世代代的渔业生产活动,使其形成单一结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即使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门之后,这种经济模式也未发生较大的改变。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本民族内部分工出现,渔业生产呈现深加工之势,渔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自然经济模式渐渐趋于解体,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赫哲族的社会经济开始进入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全国范围来说,从自然中自然经济过渡到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变。而对于经济发展低于或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原有基础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地处边疆和偏僻山区、林牧区以及干旱、贫瘠地区的少数民族,实现这个历史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9):4
<正>声音"一是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是着力抓好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四是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建设,五是着力推进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六是着力推进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日前,全国民族经济工作研讨班在北京开班,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6.
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山南地区农村手工业——氆氇与邦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南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流贯该地区北部,喜马拉雅山横贯南部。包括乃东、桑日、扎朗、贡嘎、加查、朗、琼结、曲松、洛扎、错那、隆子、措美、浪卡子等13个县。过去山南地区属于藏政府的一个基巧行政机构。其社会经济基本属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手工业和农业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农民不仅生产粮食,而且还兼制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在这里,手工业是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一个重要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城乡不断发展,商品经济日趋活跃,民族地区封闭型的自然经济日益被冲破,商品经济开始得到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必然伴随而至。然而,对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民族地区来说,需不需要竞争,能不能竞争,怎样竞争,如此等等,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不令人疑虑满腹忧心忡忡。总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是探讨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发点议论,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越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几个迫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共同的困难环境中,各少数民族在祖国的新变革事业中已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一些进步。但是,总的来说,这种进步与山区、与各少数民族本身、与全国的固有潜力和发展要求还不相称。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自然经济及与之相联系的游耕、游居灾难,还占很大的比重。商品经济事实上还没有建立和发展的前提,贫困、饥  相似文献   

19.
(一) 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在改革的风浪中进行的。这是继五十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建设高潮。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五十年代。十年来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从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迈了一大步,增强了自身的经济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事实表明,现在是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计划体制、投  相似文献   

20.
法属时期岱、侬、泰族社会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属时期,岱、侬、泰族地区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即偏重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在农业方面,岱、侬、泰族以耕种水稻为主。耕作技术,多数地区已经赶上了平原地区的水平。特别在灌溉方面他们有很大成绩。例如他们学会在高低不平的谷地和半山腰上的梯田采用水车和挖渠引导之类的人工灌溉系统,也掌握了除草、施肥等技术。当然,在某些比较偏僻的地区,依然存在一些原始的耕作方法,例如在插秧之前采取赶牛踩田的办法来代替犁耙。岱、侬族的主食是粘稻,而泰族的主食是糯稻。他们还种很多杂粮,如玉米、薯类、瓜类等等,以便增加食粮或者拿到市场上出售,以增加货币收入。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