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居民乘坐服务的提供者,出租车司机的安全驾驶是保障乘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北京市177名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和中介检验探究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认为,安全氛围、工作满意度对风险驾驶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职业倦怠对风险驾驶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安全氛围与风险驾驶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职业倦怠与风险驾驶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是“中原崛起”和构建“和谐河南”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河南的安全生产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安全文化滞后于监督管理实践。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是严谨细致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工作,需要全民参与,全员动手,全方位着力,全过程使劲。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根据河南的省情和内在矛盾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共同打造具有鲜明的河南地方色彩的安全生产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背景下“如何促进主动信任发展”已成为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主题,研究从个体层次的员工可信行为和组织层次的控制系统两个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对1257名管理者调查表明,四维度的员工可信行为,即正直行为、角色胜任行为、谨慎行为和忠诚行为,对管理者的员工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其中,角色胜任行为在促进管理者对员工认知信任中发挥最关键的作用,而忠诚行为则在提高管理者对员工情感信任中最为重要.制度控制和组织氛围对于管理者对员工的殊化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制度控制对正直行为与管理者的员工认知信任、角色胜任行为及谨慎行为与管理者的员工情感信任关系具有削弱作用;组织氛围对忠诚行为与管理者的员工情感信任关系具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建筑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研究建筑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以指导企业进行安全绩效改善。由于环境变量的干扰,安全氛围通常不会完全转化为安全行为,其影响过程总会存在投入的损失和浪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开发出一套三阶段半参数效率评价模型,能对安全氛围向安全行为转化的效率和环境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能指导企业进行安全工作的改进。对北京某知名建筑企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两类环境变量影响的显著性,识别出引发效率损失的因素(无效因素),据此对参与调研的项目的安全绩效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校园安全文化是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它和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有四年在校园中生活成长,校园的安全人文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建立完善、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又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一、校园安全文化的特性安全文化包含了人对自然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和人的安全价值关系。校园安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6.
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视角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岗位设计、员工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积极的文化分别是影响反生产行为的机会机制、预防机制、触发机制和规范机制,并且这四大机制互相制约,共同对反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应加强行为监控,优化工作设计;注重诚实性个性测试和职业、心理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与奖励制度要公平、合理以及营造积极的伦理氛围和伦理文化五个方面的反生产行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根据研究的主体不同,最近20年来的安全文化研究以199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安全文化理念被引入安全问题开始,到1998年安全文化专刊发行,其间以机构主导型的安全文化研究为特色;后一阶段,从1998年至今,逐渐转变为学者主导型的安全文化研究。安全文化研究关注了安全文化的定义、性质、内容、测量、模型,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共识较少,安全文化在促进安全的实践中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安全文化共同认可的理论前提,有效地标识和测量组织的安全文化,构建有说服力的安全文化模型,通过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在实践层面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是安全文化研究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府数据共享是当代政府治理的本质需求,厘清政府数据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沿着“环境—认知—行为”的思路,构建“组织文化—自我效能感—共享行为”理论模型,利用回归分析与Bootstrap方法,实证考察了组织文化对政府数据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对共享行为的影响存在两条路径,一是组织文化直接正向影响共享行为,二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传导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为揭示组织文化对共享行为的影响机理、界定组织文化对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对政府数据共享的协同治理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合作安全”作为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实践中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机制,它是西方“共同安全”观和本区域“综合安全”观融合的产物。“东盟方式”是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的互动;东南亚国家、东盟、“自然经济区”等市场组织和“第二轨道”等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外部的区域间组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多领域和多元行为主体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核电站组织风险已经成为核电站安全运行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概率安全评价中考虑组织风险因素是核电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建立组织风险因素与PSA之间转换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组织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组织风险因素受人员行为形成因子的影响,其影响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估这些人员行为形成因子对于事故后操纵员的影响可以计算组织因素对核电站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已成为组织行为学中的热点。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是在“合作意愿”和“创新和自发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Organ将其定义为“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的报酬系统所认可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其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盟约关系理论、公平理论和个人一组织匹配理论。其维度包括帮助行为、运动员精神、组织忠诚、组织遵从、公民美德、个人主动性和自我发展。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员工的个体特征、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并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应用研究的趋势,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负面作用的实证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多层区域自下而上分为跨境微区域、次区域、区域与跨区域四个层次。已有研究普遍忽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与“澜湄合作”(LMC)的层次差异对两者竞合关系的塑造。GMS是跨境微区域合作,而LMC是国家间次区域合作,区域层次差异是两者安全竞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GMS与LMC的产生寓于大湄(澜湄)次区域安全区域主义进程中,这两个机制在延续此前次区域合作机制在议题、行为体、区域主义层次等方面安全互补的同时,体现出安全身份互补的新特征。两个机制间的直接安全竞争涉及议程、国家角色凸显以及澜湄次区域安全治理固有症结等方面,间接安全竞争涉及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竞争以及“宏-次区域”安全模式竞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行者,其农业生产行为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鉴于农村地区农户兼业化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脚于农药施用环节,探究农户兼业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农户兼业化后,会减少田间管理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但这一路径中存在一定的偏误,兼业为农户带来家庭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户作为“二元身份冶的载体,便会减少自留粮食耕地上的农药施用量。 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治理问题。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有三个维度:一是生产者、销售者自我道德约束;二是行业自律;三是政府监管。目前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政府监管,忽视行业自律,诚信道德文化缺乏,安全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机制没有理顺。打造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必须重视诚信文化建设,以"业必归会"为原则组建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并使之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注重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在食品安全中特殊作用,采取措施理顺安全食品生产和消费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办公楼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结合组织氛围文献, 构建了员工节能行为模型。提出了组织节能氛围的概念, 研究它影响员工节能行为的作用机理。利用调查问卷, 在北京地区, 从办公楼知识型员工收集数据, 采取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方法分析数据, 验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积极的节能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节能行为意愿具有促进作用;组织节能氛围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组织节能氛围和主观规范对员工节能行为意愿没有直接作用, 他们通过影响节能态度间接影响员工节能行为意愿。根据这些结果, 公司可以通过营造良好节能氛围, 宣传节能意义, 提高员工节能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 从而促进员工节能。  相似文献   

16.
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意识与氛围,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师生安全文化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校园安全文化作为安全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也具有很强的系统特征。校园安全文化强调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追求系统的协调和发展。同时,校园安全文化运用文化手段将安全的最终目标化为校园的价值系统,并通过价值系统的运行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农户禀赋、政府规制、农户蔬菜质量安全认知、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技术供给和市场价格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是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使得对农户生产行为控制比较困难;政策支持、市场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外部因素对于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当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时,农户自身素质和劳动力等资源禀赋也同样重要;因此应加强政府支持和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蔬菜市场优质优价机制以激励农户安全蔬菜生产,此外,加强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为安全蔬菜规模化种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者的离职是社会工作人才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引入组织文化视角,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者离职的中观机制,并形成与宏观制度设计产生连结的治理策略.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 2019)"数据,将目前的社会工作机构组织文化分成三个类型:认同文化、竞争文化与自主文化,以此为基础研究组织文化并辨识其与社会工作者离职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组织文化都对社会工作者离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组织文化的作用不能削弱工资给离职带来的负向影响;担任管理岗位的社会工作者对竞争文化更为敏感而不易离开组织;任职于大中型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竞争文化下不易离职;在高校背景机构任职的社会工作者,认同文化对降低其离职行为更为有效.这研究结果既对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行为提供了组织文化视角的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行业提供了一种文化赋权的组织能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不孝”行为及其背后“解释”和“接受”机制的日常实践逻辑分析可以作为“孝文化”当代际遇研究的一个参考。华北农村L村“孝道”的底线体现为从物质供应到生病医治和精神顺敬的“养”以及“葬”的隆重和祭祀的严肃与守时。日常生活中四种不孝行为包括“师出有名”的不养,即以老人身体硬朗、没有尽到隔辈抚养义务、兄弟间的不公正对待等理由的不孝;对非亲生或绝症父母“情有可原”的不医治和疏忽;对父母离世的形式化“哀伤”;“不葬”以及祭祀本意的“消亡”。这四种“不孝”行为被村落文化予以谴责、忽略和宽容,其背后是基于农村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场域形塑机制的变化,其动力来自农民“过日子”的伦理价值导向的演变,即“钱”构成了农村以家庭为单位过日子的竞争标准。这种变化是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应该参考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文化安全是前提,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要避免泛化,应限定在由于外部冲击所可能带来的国内经济运行的风险上。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应遵循“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原则,从时间导向的经济安全、空间导向的经济安全、问题导向的经济安全、主体导向的经济安全和外生导向的经济安全等维度进行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是指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过程的经济安全”上,即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发生是需要通过内部的一定传导机制的作用才能真正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命脉的。我国应实施“积极而稳健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