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若水你好: 我是一名打工妹,在广东一家鞋厂里工作。是从去年喜欢上你们《人生与伴侣》杂志的,因为我们日常工作十分枯燥,平时在宿舍里面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于是看书就成了我的爱好。去年,偶然间在书报亭里看到了《人生与伴侣》,也是偶然间的翻阅,让我迷上了它。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6,(11):62-63
我是一名中学校长,连续两年订阅了《人生与伴侣》,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因为贵刊每期都能刊载几篇符合我口味的佳作,读后使我受益匪浅。第6期上半月版一到,我一口气读完《一个也不能少,女教师断手助学血沃中原》一文,侯老师的感人事迹,久久在我脑海中激荡。良知驱使我把此作推荐给好几位同事阅读。  相似文献   

3.
【“我和《人生与伴侣》不得不说的故事”】 只要您热爱《人生与伴侣》,只要您情迷《人生与伴侣》,只要您……相信您就一定有着与《人生与伴侣》不得不说的故事,快快动笔,写出来吧,记住,文章要精短,800字以内。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如果您的故事优秀经典而被刊登,除稿费从优外,您将得到由最新一期《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和新养生版组成的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4.
提起笔来,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写下来,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给我回信,但是我想,寄出一份希望的同时,我心里的有些东西也慢慢开始放下来。因为我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我感觉在信的那端,一定是一个强有力的群体,而且有一群可敬可爱的编辑哥哥姐姐,就算是我在倾诉吧。  相似文献   

5.
理想和钥匙     
我和《人生与伴侣》的故事,其实也是我和静然的故事。静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好得天天缠在一起,两个人的老公都为此生气的那种。而我和静然的相识,还要从那年秋天说起。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人生与伴侣》全体员工:你好,在动笔之前首先向贵刊全体人员致以衷心的问候。是你们用一腔心血换来我们精神的富有,从中我们懂得了怎样面对人生和爱情。在贵刊纯情挚爱的熏陶下,我和妻在《人生与伴侣》的呵护下相依甜美过得很充实。虽然我们很穷,但我们内心很充实。因为我们理解和消化了这份精神食粮。走在人生旅途中,我为拥有十二年的贵刊而无  相似文献   

7.
编读连线     
《人生与伴侣》2006,(6):70-71
《人生与伴侣——新养生》给我一个清净的世界;我一辈子的好伴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张全珍 《人生与伴侣》2007,(11):M0002-M0002
我现在内退在家,终于有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写信感谢《人生与伴侣》是我很久以来的心愿。二十年来,此刊给了我和丈夫、儿子难以估量的受益。那一年,我在工行上班,办公室业务员拿着订阅报刊的通知,让大家自选,行里代办。记得在众多的杂志中,我被《人生与伴侣》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一直订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袁大令 《人生与伴侣》2007,(2):M0003-M0003
上个月我生病了,医生嘱咐我要静养。正巧,朋友送来2006年的《人生与伴侣》,好几期,供我随时翻阅,以消闲,解寂寞。于是,我这才知道有本叫《人生与伴侣》的杂志,但还认为是“野”的,放在床头的案桌上,没有很当回事儿。然而一读上,我就一篇一篇地读下去,大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养生信箱     
佚名 《人生与伴侣》2007,(11):62-63
什么事情都要想一想 若水你好: 我是《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的读者,今年三十五岁,我知道在下半月的读者当中,我属于大龄读者了,可是喜欢一本杂志的感觉是无法因年龄的原因而被替代的,所以我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1.
编读零距离     
《人生与伴侣》2008,(11):60-60
众编辑们好: 我是位文学爱好者,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我喜欢把生活变成文字,以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定格在日记本里。第一次看《人生与伴侣》时,我就被吸引了,不是奉承,是它真的与众不同,不仅有情感故事,还有与亲人的感情,就连目录上那些突然跳入眼帘的小诗,都会让人的心情豁然一亮!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人生与伴侣》2006,(11):60-62
我一直很喜欢读《人生与伴侣》情感版。其中的故事特别适合我们这个年龄,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常常让我感动,也能够让我快乐起来。可是,我也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的杂志可不可以用那些当下最红的明星做封面.比如:侯佩岑、大S、张靓颖,等等,现在刊登的封面女郎有很多我都不认识.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她演过什么电影或唱过什么歌,这让我很提不起欣赏封面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只要您热爱《人生与伴侣》,只要您情迷《人生与伴侣》,只要您……相信您就一定有着与《人生与伴侣》不得不说的故事,快快动笔,写出来吧,记住,文章要精短,800字以内。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 当然,如果您愿意走明星效应的路子,奉献照片一张也可。如果您的故事优秀经典而被刊登,除稿费从优外,您将得到由最新一期《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和新养生版组成的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得到南昌大学哲学系郑晓江教授的新著《生死两安》,这部18万字的书是他在台湾的讲演整理成稿后由广酉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我读《生死两安》,感觉该书虽写生死,而重点是论及死亡学,尤其是死亡哲学。死亡是个“黑箱”,任何活着的人都不能经验死亡,因而人们对死亡进行把握的较好方式是哲理智慧的领悟。读罢《生死两安》,的确能给读者以“死亡智慧”的启迪。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直面死亡。死亡本来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人生归宿,生死问题本来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人生基本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13,(14):10-10
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征途,都请记住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请记住你们所爱的人、记住你们的母校、记住你们的祖国、记住你们的根。不要问:别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为别人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刊将在每期寄回的评刊表中遴选出10名优秀评刊员,以本刊和您的名义给您的一位亲友寄赠《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杂志,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来信时请写出您要寄赠杂志的亲友姓名、邮政编码及地址:  相似文献   

18.
我是咱刊的一位老读者。通地读刊用刊,深深感到《专业户》是我生活中离不开的伴侣。《专业户》里,致富经、科技知道、到通信息、供与求等栏目,都很吸引人,都能用得上。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刊将在每期寄回的评刊表中遴选出10名优秀评刊员,以本刊和您的名义给您的一位亲友寄赠《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杂志,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来信时请写出您要寄赠杂志的亲友姓名、邮政编码及地址:  相似文献   

20.
阎旭 《山西老年》2009,(8):68-68
我这一辈子有两个伴侣:一个是50年相濡以沫的老妻,她是我生活的伴侣;另一个是我的精神伴侣——《山西老年》。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对《山西老年》情有独钟,须臾不可离开呢?我的回答是:《山西老年》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