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在这诸多研究心学的论著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所著《陆王心学研究》可以说是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陆王心学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庞大而严...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2012,(5):246-247
杜维明撰文《心学的文化与政治含义》指出,心学的文化和政治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是对心学传统的考察和当代世界哲学转型的反思。心学的根基在孟子到阳明的心性之学,从人之为人的根本开始,推己及人到各种家庭、社会、政治问题,甚至从哲学反思到文明对话都离不开心学关于人的基本看法,今天对心学的推动将有助于打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以孟子、王阳明为代表的儒家心学和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的比较研究 ,探索儒家哲学在现代阐释中的重建之路。儒家心学与胡塞尔意识现象学在致思进路上是高度一致的 ,但这种先验进路却面临着巨大的理论困难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虽然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但其思路却可以为解决上述困难提供借鉴。通过基础存在论的奠基 ,儒家心学的先验现象学建构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的建构与递变的全面分析,认为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其中既包含着其本体论核心所在的主观的唯心主义心学本体论,也包含着其片面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思想。既包含着其核心所在的心学一元论观点,又由于他解释不了“天”、“道”、“理”、“心”、“人”如何“合一”,而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心学是现代新儒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其哲学核心理论是心物论。本文从心物相即、心物合一、心外无物三个心学命题入手 ,分析了现代新心学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新心学的心物理论 ,表现了与西方唯心论不同的理论特色。把握新心学的心物论 ,可以把握心学理论的基本结构与中国唯心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阳明心学不仅是直指本心的“培根固本”之学,也是面向生活本身的“真切体认”之学。由良知出发,王阳明考察了“志”之于心的意义,将格物的功夫在心上做,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方法,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贯穿于实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心学随着时代发展而彰显思想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运用阳明心学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探究革命理想与意志力的作用。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对阳明心学的体悟与理解,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中的心学因素,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信奉阳明心学,源自阳明创立力行哲学.其力行哲学与孙中山"知难行易"不同,以"心意"、"良知"本能性的"知"、"行",以及"诫"等范畴,再造阳明心学.本文从阳明心学、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蒋介石的"力行哲学"的比较中,析理蒋氏哲学的本根.  相似文献   

8.
《学术探索》2009,(6):F0002-F0002,F0003
作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和翻译家,贺麟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他的“新心学”中,他试图融西方哲学(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与中国哲学(主要是陆王心学)为一体,先后发表了《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论著,苦心建构自己的“新心学”思想体系,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贺麟将中西哲学结合起来,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一方面,他用康德的哲学诠释"心即理"的命题;另一方面,他用新黑格尔主义来改造陆王心学,从而创立了他的新心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其新心学体系进行了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有声称“接着程朱理学往下讲”的,如冯友兰先生,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有隐然“接着陆王心学往下讲”的,如贺麟先生,创立了被称为“新心学”的哲学学说。他们的哲学创造,都通过对中国哲学中特定学脉的自觉选择和继承,而坚持了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他们又在自己的哲学中融摄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因素,如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乃是程朱理学与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奇特结合,贺麟先生的新心学则是陆王心学与西方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的精巧融汇。与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不同,我要讲的是“新人学”。中国…  相似文献   

11.
岳天雷 《船山学刊》2011,(3):176-180
学术界对高拱哲学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迄今已有60余年。据统计,共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硕士论文1篇。在高拱哲学内容、哲学特质、精神品格以及与阳明心学和道家哲学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薄弱之处,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王朴 《船山学刊》2001,(3):63-68
作为一种哲学异端,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宋明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学在哲学、思想界的影响更加广泛,几乎取代了朱子学的正统地位。迄乎明清之际,学风大变。陆王心学首先受到了王夫之、颜元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猛烈批判;顾炎武等一批汉学家也斥陆王心学空疏无用,离经叛道,无补于世道人心。至康熙时,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禁锢,重新把程朱理学确立为思想正统,陆王心学从此式微。令人深思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到近代,沉寂了三百多年的陆王心学又出现了复苏的态…  相似文献   

13.
孙应鳌是明代黔中王门心学大师,其所著《淮海易谈》是贵州开省以来最有影响的易学著作。孙应鳌易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属于义理易学中的心学派;二是以心学解易学,以易学证心学;三是伦理型的易学哲学,带有中国哲学的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蔡方鹿过去学术界在对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没有什么分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二程哲学有同有异,存在着区别,但未注意探讨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即二程哲学由相同到相异的转化,因此不能说明...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吕祖谦的学术倾向,过去都认为他基本属于程朱理学,只是受到心学的某些影响而已。笔者认为,心学思想贯穿在吕祖谦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史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本文拟就其哲学和伦理思想中的心学倾向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哲学视域中的阳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表现在:它打破了主客、物我的对立,完成了内外关系的消解,进入天人一体的哲学新境,因此它是一种后主客式的现代哲学;由于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这四大领域均实现了生成建构性,它是一种生存论的现代哲学;作为后主客式哲学和生存论哲学的合流,阳明心学能化生出融合科学与人文为一体的知识新统,是奠定人类哲学新基的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17.
“心学”,就广义讲,指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形态,就狭义讲,则指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流派。这两种意义在王阳明哲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王阳明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集中国心学之大成。他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论证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人心内,依心而有,一切唯心,心外无物,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直接提出宇宙与心知的关系问题,使其哲学带有中外主观唯心论的一般特点;他把具有封建道德观念特点的伦理本体引向内心,要人从内心深处去追求成为圣人、完人的真理,这又使他的哲学充  相似文献   

18.
韦乐 《理论界》2010,(6):132-133
"善恶只是一物"是明代中后期王阳明心学对于善恶的独到认识。在整个心学思想体系中,它居于轴心地位。正是通过这个命题,"心即理"的心学本体论基石和"致良知"的心学终极方法论才得以融会贯通,心学由此得以成为一个理论上颇为圆融的思想体系。然而,该命题并未真正解决"恶"的本质问题,故最终导致心学成为有违实践规律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西游记》的哲学基础是以心学为依据的儒道释三位一体的多重复合形态,作者继承了宋明以来的心学之精华,加上自己对时代、社会的认知,融汇成洋洋大观的《西游记》,呈现出源于心学、超越心学的格局,为中国传统小说的理性构造、哲理把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先秦发端到鸦片战争止,中国古代哲学逐步形成并沉淀为一套独特的话语和意义系统,不断积蓄并阐扬了一套既有别于西方哲学又可以与之展开对话的独特逻辑结构。这一逻辑结构主要有三个支撑:一是数学模式,二是心学思维,三是损益分析。数学模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科学性向度,心学思维呈显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性诉求,而损益分析则演绎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智慧。数学模式、心学思维、损益分析的彼此勾连与鼎立之势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不断实现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与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