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推进,从面向人的需要深化至面向个体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面向个体需要既不等同于迎合个体需要,也并非推崇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发展,凸显了人的个体向度,从目标、内容、方法3个维度呈现出丰富蕴含。它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满足并引导个体精神需要为核心内容,以“现实的个人”及其需要为实践起点。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规律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既是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应然需求,也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化困境的实然诉求,更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供需契合、结构优化、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内在规定。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的积极面向,进而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将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要精准把脉个体需要图景,增强要素供给适配度;二要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个体需要层次性;三要助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彻“一个不能少”。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价值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规定性上是统一的。因此,在“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人、发展人、满足人。另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目标和价值观 教育目标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变化了,教育目标和人才标准必然要随之作相应的变革。 价值观是多元化的。由于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不同的价值主体就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是与一定社会的文化有深刻的联系。 “人”与“才”是矛盾的统一体。长期以来,在教育界,就有教育首先是培养“人”同时重视培养“才”,还是教育首先是培养“才”而忽视培养“人”的争论,争论的核心也是教育目标和价值观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海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91-93,119
需要是人的行动的内在动力,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精神需要作为大学生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以精神需要为切入点,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并加以合理满足和引导,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三贴近”,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见诸于教育者主导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的受教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没有切实从人的需要出发。为了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考虑到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调节不合理需要,引导人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以及引导学生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象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秉持“人本”逻辑,基于“现实的人”的需要,勾勒出人的美好生活图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自由自主的活动和劳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占据重要位置,蕴含着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向现代国人展示美好生活的遵从自然、义利统一、天下大同的应有之义。由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既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美好生活思想提供理论源泉,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历史根基,更需要立足现实,通过协调经济、政治、精神、民生和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实践举措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7.
精神是与物质相对而言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很明显,人的需要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更为高层次的需要。对人来讲,需要决定行为.研究教师的需要,特别是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研究教师的精神需要,进行有效的“精神”管理.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以“需要”为内容的人性观上的。而这种需要人性观的外在表现就是“趋利避害”。而贝卡里亚从这种需要人性观出发,论证了犯罪和刑罚,建立了贯穿《论犯罪与刑罚》的功利主义刑法思想。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共分为五个层次,并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递进。辩证的运用这一理论,重视并合理满足高校师生的需要,以此达到激励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应该“拿来”并加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对高校思想品德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 :高校思想品德课建设要定位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足于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侧重于自身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表明,在理论语境中探索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性问题,是真正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用的思想基础。就思想观念前提而言,摆脱狭隘地将价值界定为某种“有用性”的思想误区,真正把握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的思想关系,探索核心价值观与普通中国人之间的思想转换方式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意识;就社会历史前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以解决中国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为思想立足点;就思想原则而言,确立“中国式”的思想主体、研究立场、研究方式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根”、“体”。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本性,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的需要是它的立论之基。我们认为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满足现实个人生存、发展的各项需要,这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落实。并且,“以人为本”是对“需要异化”的扬弃,在它之中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就社会理想而言,“以人为本”展望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就个人发展样态而言,“以人为本”展望的是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仁”学是人的道德修养之学,其内涵的高尚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浸润一代代中国人。论述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历久弥新,且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与内容上是一致的,这为其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指出“仁”学思想融入大学课堂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创造性发展的有益实践,也是大学思政教育发展的不竭理论探索,需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践行主体的内生动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系统具有基础性作用,内生动力主要是由自我意识动力、需要动力、主体性能动力构成的。践行主体的自我意识中存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使自我意识动力成为内生动力;需要的满足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使需要动力成为内生动力;主体性能动力使自我意识动力和需要动力所形成的“潜能”和“趋向”转化为现实动力,成为践行主体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导价值观只能是一种,不能搞多元化。在现阶段社会主导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因而也只能是作为社会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倾向已是客观存在,大学生价值观整合的目标,应该是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同时也是符合德育规律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现实的,它符合一代新人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就是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合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促使我们准确把握大学生需要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有获得感,根源在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让大学生获得思想通达之感、政治清醒之感、道德成熟之感、心理和谐之感、价值认同之感、精神皈依之感。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有效供给、改进方式方法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致思方向和着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洞察和历史选择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积极回应;以构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解和谐;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原则、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谋篇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发展,回答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全新的生态历史观、整体价值观和绿色发展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观念与行动、战略与战术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发展观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对社会发展观演变的讨论中 ,提出了需要与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寻求多种需要的融合和平衡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与环境价值是内在一致的 ;要缓和和最终解决突现于当代社会的全球性危机 ,需逐步建立起世界整体价值观或全人类价值观等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劳动实践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的深层次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劳动实践本质论”、“人的需要本质论”、“社会关系本质论”这三个命题是辩证统一的。探讨这三个命题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