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早发国家的现代社会转型可以分为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两个阶段。西方国家空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同工业社会的转型相伴相生,并促发了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启蒙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契机,西方早发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从过去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立思维转向了二者的协同思维,这对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神论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亦存在差异.表现在理论旨趣上,西方无神论以关注世界本体追寻奠定了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中国无神论则以着眼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奠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价值本位上,西方无神论推动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促进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方式上,西方无神论以批判宗教神学促进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以驳斥世俗迷信推动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考察比较无神论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思想家“市民社会”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西方社会发展中,市民社会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一方面,源于在历史上市民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曾经是争取民主的主要力量,市民社会与民主似乎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则源于在理论上重新把握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迫切要求。当代西方社会运动的发展是市民社会概念复兴的社会基础。在西方,由于当代社会运动的平民无产阶级性质,重新复兴的"市民社会"具有非传统市民社会性质,是某种新形态的"市民社会",明确这一点,或许对我国今天的社会建设能有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理论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兴起,它是西方学者基于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理解而建构的,所能真正反映的也只是西方社会自身的状况和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内涵、培育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能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和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培育途径有: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为农村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政治条件;继续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农村社会资本的发育奠定物质基础;积极挖掘和发扬优良传统农村社会资本;努力培育投资现代农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只有从我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进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现实路径。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任务,是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客观要求。中国公民道德的生成,既有与西方社会相类似的普遍性,也有与西方社会相区别的特殊性。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公民的道德需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必须解决国家道德和制度伦理与公民社会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其现代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之路。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的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道路中推进的,民族事务治理与统一多民族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共同推进。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加强民族事务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科学性治理,进一步实现了民族事务治理领域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强化以及有效应对挑战。从整个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视野来看,国家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将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以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与西方在城市景观建设的艺术风格与城市功能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式园林社会功能和艺术特征具有自我的、私有的和封闭的基本属性。分析了西方城市景观的服务对象扩大到全体社会的社会功能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冲击和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性设计、公众自助景观环境和城市绿道网络系统等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意义,进而提出中国城市景观应具有西方式的社会功能和中国式园林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化框架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框架下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缺憾也是明显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和价值指向,从自由创造性、历史进步性、整体系统性和开放性来把握社会有机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庐山社会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产物,是典型的植入型社会。近现代庐山系统的规划建设促成了庐山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早期庐山社会是出于避暑度假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以外国侨民为主的机械组合的西方社会,但中外居民结构变化和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使西方人在庐山社会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社会权利更迭与社会有机融合促进了庐山社会转型,使其最终演变为以中为主、中西杂糅的混合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理论。它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全面深刻地揭露和剖析,对于如何认识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所应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法兰克福学派这样重要的“西方马克  相似文献   

11.
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以哲学的视域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进行考察,从人性异化的基础得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就弗洛姆对人性、社会以及健全社会与人三方面的思考进行简述,以期对中国当下的社会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比西方国家要晚,目前仍然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其中,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篇章.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必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终成功,实现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society)在西方社会中孕生并发育起来,并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在近十年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新的拓深。近年来,公民社会理念也引起了国内政治学界的浓厚兴趣,一些学者相应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概念,用以解说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进程。本文在简要介绍公民社会理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解释其独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指出此理念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应当在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转换非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脱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价值立场,是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前提和基础。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哲学和社会运动的关系是我们客观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思逻辑的关键,强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认为建立在政治与经济分离基础上的西方民主是虚假的;西方民主是帝国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霸权的工具,是社会运行的机制;要超越西方民主必须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构建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这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要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再次,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建成法制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最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西方消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侵蚀,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问题突出,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在社会管理创新大背景下,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分析西方法治模式,认为西方法治是由于经济、社会和民主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平衡关系形成的,也即西方在社会问题的处理上将民主(政治参与)和经济的考量寓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社会这个系统下的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和法律三个子系统分析,认为三者的动态平衡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当下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运用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随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一些学者开始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来探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公民社会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用“公民社会”这一政治术语表达着不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西方国家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变迁、现代化的实现有着显著的意义。借鉴西方公民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构建起相对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扎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法治?或者说,法治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如何克服依法治国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西方价值法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对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影响应当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理性化是西方社会演进的趋势和文化研究的主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失序问题是观照理性化局限的窗口.文章对分别生活在这两大转型时期的迪尔凯姆和哈贝马斯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人在社会失序与重建方面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的得失,这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