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德加·斯诺的民主抗战思想的内容建构,就是在论述民主抗战的必要性和现 实社会基础的前提下,着重提出了建立抗战的民主政治、建立民主的经济基 础──走“工合”之路这两大内容维度,以便中国在战争中发展民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国民党重重阻挠,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通过“他者”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和客观中立的立场,向世界成功塑造了艰苦奋斗、爱国抗战、军民和谐、民主平等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究其原因,既有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矛盾评价刺激了斯诺的好奇之心,又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积极宣传为斯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便利条件,还有斯诺受新闻职业精神的驱使,希望能够探索并报道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状况。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他塑”,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度,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士气,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扩大对外交往,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陈独秀结合抗战与建国、世界反法西斯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民主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民主思想。他认为民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应实行范围最广的大众民主,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应该借鉴资产阶级民主那些有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抗日战争既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不仅促成了国内各种政治派别的团结,凝聚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力量,而且还赢得了国际上一切进步力量的同情,获得了他们极为可贵的支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以自身传奇的经历和独特的方式,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竭尽全力,堪称垂范.探讨斯诺与中国抗战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斯诺的思想和实践,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不无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在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产生之初就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对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批判。这个批判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最为著名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之一,默里·布克金在晚年却与无政府主义彻底决裂了。本文系统评述了布克金一生所经历的两次思想转变过程。他曾经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战后工人运动革命性的缺失使他走向了无政府主义。他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后稀缺、反等级制和自发性等引入了无政府主义.使其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并发展出一种系统的社会生态学理论。导致布克金与无政府主义决裂的原因在于他对面对面的直接民主的倡导,认为它是走向生态理性社会的最好制度形式,但主流无政府主义却坚决反对任何统治形式包括直接民主。结果,布克金从将其理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界定为“无政府主义的民主向度”,直到与无政府主义分道扬镳,明确提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并将其称之为“生态公社主义”。  相似文献   

7.
莫斯卡(1858—1941年)是20世纪意大利知名的“精英三杰”之一,与帕累托、米歇尔斯一起,对构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颇具特色的“精英主义民主观”做出了重大贡献。莫斯卡从小便立定学术志向,后转益多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视角,并以如椽巨笔撰写了体大思精的《政治科学要义》一书,奠定了其思想大家地位。莫斯卡深受马基雅维利式现实主义政治观之影响,并在与同时代思想家如克罗齐、帕累托和米歇尔斯等人的交流碰撞中,在对于政治实践的亲身参与和体悟中,不断砥砺思想锋芒、调适思想架构与完备思想要旨。莫斯卡的“精英主义民主观”是对现代大众民主浪潮的系统反思,力图在新的时代情境下诊断大众民主所固有的缺陷与弊病,旨在对症下药,设计出一种平衡精英统治与大众民主的多元主义制度构架,如此才能维持一种中道与均衡的良善政治秩序。莫斯卡的“精英主义民主观”折射出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之对立统一,是对民主观的一种极大丰富与延伸。后世思想家如熊彼特、米尔斯、达尔等人对莫斯卡的民主观进行了扬弃,打造出了一套更加丰富而完整的精英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联合专政“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宪法学角度考察了抗战时期毛泽东"三三制"政权建设方案,将其蕴涵的政权建设思想--抗战的共和观、抗战的民主观、抗战的人权观和抗战的法制观归纳为"联合专政"的宪政思想,并分述了这一思想体系的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毛泽东"联合专政"宪政方案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于其不稳定性、策略性、浓厚的伦理色彩、"争"民主与"送"民主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依法治国是推动公民的法律参与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是参与社会,也是民主社会.无论是以主张对于公共事务由公民直接介入进行决策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还是倡导经过选举产生议员以代表公民利益进行决策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都主张参与的核心价值,公民参与是民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理论在不断论争中,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已成为回应当今西方社会现实之挑战和有效提升民主质量的一种重要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的推进者通过回应协商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规模、合法性和理性选择难题以及文化多元主义、社会不平等、社会复杂性等方面的挑战,为丰富协商民主理论作出了贡献.审视西方协商民主在理论与实践中何以须为何以可为的基本问题,可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治理变革提供诸多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通过交往行动的理论,将洛克式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与卢梭式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相结合,诠释了"话语民主"理论,力图克服自由与民主的冲突。这种第三种民主模式——程序主义民主实现了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民主模式的双重超越;尽管其诠释存在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被质疑其可操作性但其建设性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政治合法性是关于公共权力正当性和政治秩序如何持久的问题.源于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协商性民主理论,强调通过程序主义对话伦理赋予公共政策或立法以合法性基础,从而实现了对于共和主义民主和自由主义民主的超越.协商性民主在政治参与、法律监督、政治博弈、程序正义方面的优越性,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重建其政治合法性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抗日与民主进程融为一体,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本质特征。陕甘宁边区1937年选举是党为动员民众取得抗战胜利所采取的关键性步骤。它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本文重点探讨在特殊环境下此次选举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方法,探讨了它具有的一些鲜明特点。文章最后对此次选举对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抗战动员、改善党的形象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新中国建立后曾于 196 0年、196 4年和 1970年三次访问中国。他对恢复和发展中美关系 ,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并给我们留下有益的启示。斯诺进步的政治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的政治正义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反映。罗尔斯所致力于达成的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合于现代多元民主社会的最基本政治正义原则,寻求在现代多元民主社会条件下建立最起码的社会政治正义秩序。罗尔斯的政治正义思想对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政思想的价值范畴、寻找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基础,提供了真理式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理论。陕甘宁边区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依据毛泽东这一理论,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妥善解决了陕甘宁边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促进了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财政所需,扩大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党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提供了成功经验。毛泽东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和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开展了13年的新闻采访活动,对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其著作至今被中外记者誉为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斯诺的新闻成就一方面取决他始终践行了新闻专业主义,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不畏艰难的新闻职业精神和致力于提升综合实力的思想理念。那么,斯诺的新闻思想对新世纪的新闻接班人有什么现实启示和指导价值?本文将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本政治是一种理想色彩很浓的理论,在君主专制主义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是它无法实现其政治理念的根本症结.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用全新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替代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从而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一)实行依法治国是推动公民的法律参与的前提 条件现代社会是参与社会,也是民主社会。无论是以主张对于公共事务由公民直接介入进行决策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还是倡导经过选举产生议员以代表公民利益进行决策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都主张参与的核心价值,公民参与是民主的体现。这种参与自然也包括法律参与,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是在公民社会的逻辑起点上,通过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发展提出的.它通过强调民主的核心是交往的制度化和交往过程的主体间性,指出民主的形成过程是商议和交往,是非纯粹的程序民主.通过对该理论在我国运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对比分析,该理论对我国的民主环境、制度建设、公民参与和人民主权的实现等方面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