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苏格拉底伦理观为题,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奠基出发,阐释苏格拉底伦理观的思想和观点,探讨其对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苏格拉底之死到哲学乌托邦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以他的死为他自己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终极关怀 ,也为以后的哲学与宗教埋下了一粒更为迷人的、难以言说的乌托邦梦想的种子。他通过自身走向死亡这一过程 ,对作为人类美好家园的乌托邦 ,作出了最真诚和最经典、最不可模仿、最具创造力的表露、言说。没有苏格拉底死亡火焰的烘托 ,就不会有柏拉图理想国的生成 ,苏格拉底正是以自己的死 ,敲响了人类个体试图超越有限生命而到达永恒世界的钟声 ,这钟声时时伴随哲学发展的脚步并与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息息相联  相似文献   

3.
从苏格拉底之死反观伦理和道德的辩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富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追求智慧和道德的善,为人们构建了理性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然而,他本人却受到"不敬城邦诸神而引进新神"和"败坏青年"的指控,并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希腊社会世俗伦理和主体道德两种精神力量及正义的冲突。从苏格拉底的死可以反观伦理和道德的辩证关系及其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黑格尔论苏格拉底之死来对伦理与道德是互动的、流变的关系作一分析.伦理是客观的精神,是生活世界的秩序,是对人类理性关系和关系理性的揭示.道德则是个体对伦理的"得",是个体对伦理的反思,是个体对伦理的主观映像以及重新的建构,道德以伦理为指向与归宿.不过,个体的道德对既有的伦理进行反思,产生对立与冲突,最终形成新的伦理,从而实现着伦理与道德的互动与流变.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在最后的日子里的三篇对话 ,透视出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论意蕴。苏格拉底以死之大限来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他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是有价值的 ,以及我们应当如何行为 ,而这两者在他那里是微妙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以单一性、独立性、不变性和不可见性来界说灵魂,把这个绝对的精神实体视为真正永恒的实在。他对身体的贬抑及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虽然体现了一种宗教性的激情,但也彰显了超越宗教性的高远的伦理意图和哲学目的,这就是确证人性的本质和尊严,强调人的存在的超越性、道德性和反思性。  相似文献   

7.
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最接近于神性存在的灵魂也会具有二重性,这就使恶的出现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恶在灵魂中有其本根性的存在,它不过产生于灵魂的一种缺欠,即道德智慧的缺欠。这种缺欠源于灵魂与身体的结合及身体对灵魂的禁锢和污染。灵魂的这种存在境况表明了净化灵魂以摆脱轮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哲学就是最高的净化形式。苏格拉底对灵魂二重性及救赎的论说,兼有哲学与宗教的双重性质,其根本取向是确立理性在灵魂与实践生活中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的一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惊世骇俗的一世牛虻,经天纬地的绝代圣人。苏格拉底的思想追求是什么?他究竟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做出了主动求死的人生抉择?这一事件发生在雅典民主与法制的背景中有什么意义?它给后世的民主社会留下了怎样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死亡使一切人类精神产品从根基上受到虚无主义的质疑,然而它也是哲学宗教存在的前提,形而上学的大厦必须建构在虚无的荒野之上。直面虚无是一切伟大思想的勇气与智慧,而战胜虚无则是一切伟大精神得以"伟大"的本质。"神圣的真理"从来都无法从经验的意义上给予证明,它的本质不过是给虚无、混乱的世界以意义、秩序,至于它是以信仰还是以理性的形式,是披着哲学还是宗教的外衣,都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必死,所以虚无主义不死;又因为虚无主义不死,所以苏格拉底与耶稣永生。  相似文献   

10.
晏辉 《学术研究》2012,(1):12-22
在伦理学的学科内,何种事项具有内在价值和自足性,其本身就值得追求,之后确定我们应当做什么,这是我们需优先考虑的问题,至于是把幸福还是把善良意志确立为具有内在价值和自足的,则是在此之后才进行研究的题材。与此相关的是德性之美与城邦之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尽管个体的德性是城邦之善的基础,但却无法从德性之美推论出城邦之善来。道德的个人和缺失道德的政府以及道德的政府和不道德的个人都可能是存在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一个缺失道德的政府比不道德的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然而长期以来,政府的"德性"(或城邦之善)如何可能的却没有真正成为伦理学深入讨论的对象。如果说个体的德性取决于个体的"善良意志"或"优良品质",那么城邦之善则决定于精英集团的集体智慧和公共理性,也更取决于政治家和公务员的德性结构。分别讨论个体德性的结构和政府德性的生成,继而分析连接二者的逻辑环节,无疑是重要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陈延庆 《北方论丛》2005,1(4):92-95
庄子与苏格拉底颇具特色的生死观在东西方历史上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相同点表现在倡导健康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惧怕死亡,相异点表现在一从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一从道德主义和理性主义立论.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不但对了解现代东西方不同的生死观念有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西文化比较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学史上艺术的真善美关系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其重要原因是对艺术的善未能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认为,就艺术而言,善有三层含义;现实的伦理之善,主体的道德之善,艺术的审美之善。审美创造主体层面的真善美经由艺术形式的审美化处理才能转化为艺术的真善美,这时三者才是真正实现了统一,它们共同构成艺术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3.
陈治国 《河北学刊》2005,25(6):52-58
"孝"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伦理实践中具有基础地位与核心意义,而对西方社会及其伦理生活同样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督教对"孝"观念问题也存在着种种教导与论述.从发生逻辑、内在结构、价值取向诸方面考察,前者主要体现为一种自然之孝、身份之孝、人本之孝,后者则基本上属于一种启示之孝、契约之孝、神本之孝.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如何能够在努力卸载两种"孝"观念政治性、宗教性等意识形态方面之历史负担的基础上,充分而自觉地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补充和修正,从而为建构全球普遍伦理提供某种契机与资源,应当是一更有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理解的"美学"从属于苏格拉底开创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又与苏格拉底的死亡事件存在着内在密切关联:正是这一"事件"使得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思想通过"教化"超越了个体生存的价值维度成为"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美学也应运而生。但是,苏格拉底悲剧般的"事件"昭示出走出形而上学迷局的道路:回归肉身。这条道路影响了尼采及以后的非理性主义美学家们和后现代美学家,使得"肉身"成为当代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殉道与升华--从苏格拉底之死解读民主与法治的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格拉底的一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惊世骇俗的一世牛虻,经天纬地的绝代圣人. 苏格拉底的思想追求是什么?他究竟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做出了主动求死的人生抉择?这一事件发生在雅典民主与法制的背景中有什么意义?它给后世的民主社会留下了怎样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人是什么”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关注、探讨的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点,这种特点构成了中西法治之间差异的背景。文章主要分析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观,从他们两人的伦理观窥辨中西法治之间的伦理传统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王维民 《理论界》2008,(3):156-158
在哈姆雷特矛盾性格中,善的追求与美的留恋同样强烈,这直接来源于他同时深受双亲不同影响的气质绞合。他饱受责难的爱情态度也几乎出于同一情愫。哈姆雷特在善美之间徘徊冲撞,崇父复又恋母;因此,导致的悲剧感终于达成他妥协的双重献身。  相似文献   

19.
刘华萍 《理论界》2009,(9):98-100
本文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正义的论证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他从城邦和灵魂的正义两个方面来阐述正义,而对于为什么当且仅当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才能说清楚正义问题,柏拉图并没有给出恰当的解释.(2)柏拉图也从城邦的正义想当然地过渡到了灵魂的正义,并进行了类比认为两者结构相似、各个部分能够一一对应,这在逻辑论证的有效性上是有疑问的.(3)这种类比过后还会出现一些"剩余".  相似文献   

20.
陈开华 《兰州学刊》2006,1(5):194-197
文章从色诺芬其人及其思想入手,以他的《回忆苏格拉底》为文本,文章主要分析了书中第1卷论述教育的精神———而实质上是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如何谈论教育的基本精神。作者以施特劳斯的注疏以及施特劳斯门徒的疏解为参照,疏理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卷1笔下对古典教育的基本理解,并以此对照现代大学教育及其精神取向,探讨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