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艳丽 《殷都学刊》2009,30(3):94-98
延安文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有它独特的一面.而女性书写在整个延安文学中都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延安时期的女性书写主要是从女性立场,对延安时期文学的另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海派文学的生成是与某种自由而商业化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相链接的.在新的文化时空中,新海派女性散文作家以自己的书写形式和精神姿势,行走于时尚与世俗、当下与过往之间,言说着关于城市、关于女性、关于自我生命的种种存在.尽管新海派女性散文尚不具有深度写作模式的分量,但其作为"城市的心灵",自有文学和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尽管文学界对"女性文学"的界定是众说纷纭,但对"女性文学"的存在几乎一致认可.本文试图从女性写作的角度来评度残雪的作品,探讨其中更隐秘更具象征性的女性书写.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四"的产儿,庐隐的一生充满迂回曲折的动人故事。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传统社会过渡到五四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之一。身为时代的新女性,庐隐在其作品中刻划与思考了女性的各种困境。在她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中,庐隐特别喜爱书写患病了的女性身体及其相关的各种内心/精神面貌。这些饱受病痛折磨的女性、表现丰富的身体书写,涉及许多隐喻,在书写与文本的诠释上提供很多阅读空间。庐隐的女性病体铭刻,可以说构成"五四"女性文学中最凄厉惨痛的、也是最值得重视的身体书写现象与女性文学建构。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从男性本位文化中崛起。中国近现代女性作家对社会生活以及女性本身进行初步的探索和书写,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6.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娟 《学术论坛》2003,(6):98-101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感应着"五四"时代的脉搏,从女性的视野观照社会人生与女性自我,表现了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展示了一种在书写过程中不断演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张恒军 《兰州学刊》2012,(8):108-111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存在,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一块既华美又纷繁的文化探险领域。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以价值规律为基本法则的商业运作的结果。这一法则的巨大影响,改变了文学领域的整体气象。一些文学创作与商业宣传强强联合,构造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无论从表现方式还是选题内容,抑或是出版时机、宣传口径都有了一定的转变,文学话语的深刻转型日益凸显。本文将通过对女性文学与传播媒介之间相互作用研究,探索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存在的女性书写行为,从而进一步挖掘其当代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智慧 《云梦学刊》2005,26(2):84-86
是“莎菲”“震惊了文坛”奠定了丁玲在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莎菲”的魅力源自其作为主体的女人而包蕴的自我意识的独立张扬,性别意识的幽微精妙和作为自主的人对本能意识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同;是女性主体性意识的确立决定了莎菲形象的独立,卓异,而这特立、卓异的形象开启了文学史上女性形象个性化、复杂化、性别化的性格塑造,为女性书写和书写女性提供了一种开拓性的借鉴,引导女性文学走向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为沦陷区女性文学营造了特殊的政治氛围,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女性作家特殊创作心态的形成,"言"与"不言"之间的尴尬徘徊以及对人生"安稳"的向往与追求让她们重新发现了日常生活的"诗意".于是她们的书写游离于主流的宏大叙事之外,只是涉笔于相对狭窄的女性问题、遥远的人性问题、细微的日常生活问题.然而,女性作家还是将这些主题写出一派泼辣景象--对"日常""人性"的流连填补了男权传统话语中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空白,又通过剖析女性自身从更深层面控诉了封建文化对她们的压迫和奴役,在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同时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40年代女性文学也因为有沦陷区这一翼而更显丰富与多元.  相似文献   

10.
以性别理论为切入口,以本土文化为立场,以传统美学脉络为线索,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进行了再考察。其研究为文学史的再书写提供了新的视野。孙康宜对明清女性作品进行细读,总结出三种典型的美学特质:"清""孤寒"以及"阳刚与阴柔",藉此探寻明清女性作品中所延续的传统美学内涵,从而探究明清女性文学如何延续并发展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参与文学史的生成。通过上述研究路径,可为理解"文学史再书写"提供一种美学价值把握,将他者理论与本土文化基因相结合,重新审视文学史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社会属性是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这就造成了男女两性之间在正义方面的天然不公平性.现代女性文学书写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她们利用男权社会的理论工具,另一方面她们又强调自身的特质.只有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女性文学中的叙事,才能对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正义地位有清晰的认知.正义既关乎社会秩序,更牵涉女性权利.进入当代,女性的社会权利、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但女性文学在公共领域内的不在场导致其公共话语权的缺失.女性文学又过分强调自我而割裂同男性的联系,更加剧了社会伦理的二元对立.在社会思潮不断变幻的今天,女性只有书写自我、挖掘特质,同时善用人类价值体系进行宏大叙事,在公共领域内彰显自我并与男性一样“在场”,与男性构成“我们”的共同体一起对抗男权社会的侵袭,才能实现对女性正义观和正义地位的现实构建.  相似文献   

12.
对于女作家迟子建,评论家们更多关注的是她讲述“北极村”童话而形成的鲜明的地域文学特征,对于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却常常视而不见。作为一名出色的女作家,迟子建一直在进行一种女性书写。她不仅用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纯净的乡野声音讲述故事,也在用远离男性理性话语的女性声音讲述故事,这种女性书写绝不仅仅是叙事学意义上的女性书写。除了叙事风格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外,迟子建一直关注处于边缘的女性亚文化群体,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而迟子建的女性意识又同那些具有“仇男情节”的女性作家不同,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已经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性别战争,放眼到人类的整体生存上。迟子建的小说告诉我们,生命永远是缺失的,在坎坷的生活中,与女性对立的绝不是男性,而是生存本身。  相似文献   

13.
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头十年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一股崭新的创作潮流。其表现形态、文化意蕴,与以往的女性文学,或以男作家为创作主体的"乡土文学",都有很大差异。一方面,它将性别意识带入一向由男性垄断的乡土叙事领域,呈现被遮蔽、被修改的女性乡土经验,提示乡土经验的复数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将乡土/底层经验带入女性文学中,提示女性经验的复数形态。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崛起标志着女性写作的转型,但转型不等于放弃性别立场,而是超越性别书写性别,将性别视阈引向广阔的乡村生活领域,在性别与乡土的互动中构筑了乡土叙事的别样空间。这对于新世纪女性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未来走向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诱惑"作为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构筑人们消费文化心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唐宋词风靡于社会各个阶层,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缘于其"女性诱惑"策略的成功运用。词中对于女性身体诱惑的多角度描摹,是男性原始欲望的恣意书写;无处不在的女性情感诱惑,其中大多属于被男性用于消费的柔情和悲情;而由此蓬勃发展的女色经济,乃是女性诱惑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天府新论》2006,(Z1):222-223
美国的黑人文学是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人物也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变得逐渐"丰满"起来.从美国早期黑人女作家"北美黑人文学之母"惠特莉到19世纪中期的布朗、哈泼,再到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吐默、赫斯顿等,以及二战以来的赖顿、鲍得温、艾里森、沃克等,他们在根植于传统美国黑人文化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给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黑人女性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作品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对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使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两次突破.她最先把"性爱"引入女性文学,以自觉的性别意识建立起自己作为女性审视世界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她自觉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女性话语的抒写,进行女性主义文本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一词的产生,代表着对女性独立和男女平等的追求.文学中的女性是时代的缩影,体现着时代特征,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女性角色的文学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本文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历程、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征、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和主体性建构、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四个角度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体现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苏奎 《兰州学刊》2009,(7):161-164
对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传统,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承继了这一主题叙事,展现了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中年女性所承栽的生活困境与灵魂挣扎。文章对新世纪文学中的中年女性主题叙事进行研究,从生存与存在两个角度对众多的中年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新的时代情景下的女性命运书写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9.
审视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在其演进的历史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学传统.在现代理性精神的烛照下,经过对传统经验的选择与改造,实现对传统的承传与超越,中国现代女性作家逐步形成了体现新的文学价值观念的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新传统的建构,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现在多个层面上:其一,女性自我表现:从自叙传到“精神创造传统”;其二,性爱书写和文化/人性层面的现代转型;其三,创作方法上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传统.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女性文学先驱,多丽丝.莱辛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女性文学主要书写者,被公认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两者在文学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本文试图从作家的主体性、女性人物自主性及女性文学审美视角等方面分析伍尔夫和莱辛文学创作的相似性,从而揭示出不同时代女性作家之间的延续性以及女性文学影响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