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艺伎     
《青岛画报》2006,(12):78
根据编纂于1928年的<胶澳志>所载,日本人最初出现在青岛的时间,大约是在1901年.此时在青岛的日本人仅有五六十人,除了几个德国洋行机构的职员,多数是从事"陪侍服务"的歌女舞伎.从20世纪初开始,青岛与这个隔海相望的岛国就有了贸易上的往来,青岛与日本在1903年的贸易额是15033关银两,次年,这一数字就增至183337关银两.1907年,日本著名大财阀三菱、三井、横滨正金等先后在青岛设立了办事机构,开始在这座新兴殖民城市的商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此时胶澳经济贸易的大权仍掌握在德国人手中.根据1907年4月的人口统计,常驻青岛的日本人已由最初的五六十人增加到33户,196人.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青岛的饭店餐饮业形成了中餐、西餐、日本料理三大格局.当时,虽然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的政治主权,但来青岛的日本人和跟随企业来青岛落户的西方各国侨民与日俱增.尤其是从上个世纪初进入青岛的西方饮食文化,在这一时间段逐渐被青岛的中国人接受,使青岛有了众多西餐店、咖啡厅、酒吧.  相似文献   

3.
老青岛的外国侨民中除开办有日本中小学、美国学校、英国学校、德国学校之外,俄国侨民在莱阳路还开办有俄罗斯学校。俄国矿业工程师尼噶拉伊·伊万诺维奇和妻子安娜·珀里斯考夫娜牙医师带领他们的两个女儿从哈尔滨来到青岛,一家人住在当时上流社会聚集的太平角一带,姐妹二人在俄罗斯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初,德国人将西方文化带至青岛,而在传播方面,客寓青岛的俄国侨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岛土产》是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的第二年,即1915年8月由在青岛日人"三船写真馆"编辑出版的摄影集.《青岛土产》共收录了青岛的建筑、街道、风光、事件、人物等影像53幅,每个画面都用日文和英文作了明确的标注,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青岛人文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山路1号,不仅是一个老街的起点,更凝缩了青岛的历史,承载了青岛这个城市的记忆. 青岛的历史虽只有120多年,但这个城市却一次次地被打上异国的烙印.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山路1号竟毫不遗漏地一次次被来自异国的风吹过. 第一阵异国风来自德国.德占青岛始于1897年11月,几个月后,德国人开始修筑的第一条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对于这个签订了99年租借合同的城市,到1904年的时候,德国人开始考虑修建俱乐部的事,而俱乐部的地址就选在位于今天中山路1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横滨作为近代日本首批开港地之一,比其他城市先行一步而面向世界.西方文化随着欧美侨民的进入和横滨对外交流的开展而与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碰撞和交融.在这一过程中,横滨逐步发展为幕末日本吸纳西方文明的窗口,并成为明治初年"文明开化"时期对日本早期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8.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周围作为德国殖民地.德国立即大力开发青岛,欲建为远东"小柏林",美国、英国、日本、俄国人来青岛发展,美、英、俄先后建立了领事馆.  相似文献   

9.
李莎 《青岛画报》2012,(8):78-79
7月的青岛沙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低空域的逐步开放,青岛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开放低空滑翔运动的城市.近年来,硬翼滑翔这项高端休闲运动在金沙滩悄然兴起.7月7日-9日,2012青岛凤凰岛首届飞翔嘉年华在金沙滩上演,放飞梦想——中国微动力滑翔第一人王勇首次成功飞越胶州湾,实现了自己许久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和研究黔东南教育学院袁荻涌最早把鲁迅作品译成日文的不是日本人,恰恰是鲁迅先生自己!本世纪20年代初,鲁迅将自己创作的一篇散文《兔与猫》翻译成日文,发表在1923年北京出版的日文报纸《北京周报》新年号上。这份报纸主要是供日本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刊上期发表了<老青岛的俄国人>后,很多读者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当年,青岛是哈尔滨和上海之外,俄罗斯人在中国的第三移民城市.青岛的近代城市文化中,除了受德国文化的影响,也浸润了不少俄罗斯的风情.比如青岛的欧式建筑中,俄罗斯风格的不在少数.青岛最早的涉外婚姻中,俄罗斯人是第一位.作者鲁继勇在1996年到2005年留学俄罗斯,获俄罗斯文学博士学位,深谙俄罗斯历史和文化.另外,他从年少时起,颇受热衷研究青岛近代文史的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对岛城的史、事、人物查询资料,考竟源流,较有独自的见地.他将为读者陆续带来<老青岛的俄国人>,也带来一种我们不常见的青岛近代文化和一个别样的经典市南.  相似文献   

12.
李莎 《青岛画报》2007,(7):74-75
结缘青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又提出了全面侵吞山东的"二十一条".战争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和会.当时,宋春舫是中国代表团的秘书,全程参加了会议.他对青岛问题十分了解.华盛顿会议开始,中日经过多次谈判,1922年12月,青岛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13.
悠然仲夏夜     
正岁月无情落花无声,从春末滑入夏日的青岛,初夏时,觉得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安宁,没有繁杂的百花争艳鸟儿争鸣的侵扰,一切青枝绿叶尽收眼底。漫不经心地走在无边的海边,习习微风吻过脸颊荡起涟漪,温湿空气引得大家向岸边涌动,展开一幅青岛仲夏特有的温馨画卷。青岛仲夏之夜是什么?在青岛夜幕降临之后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发现。青岛的仲夏之夜是什么?跟随镜头,定格属于青岛的夏日趣景。暑假来临,对孩子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夏日的夜晚,孩子们在这里"撒野",各种玩伴集合将友谊升华。一个人时候,一个悠悠球就可以带来快乐,转速和时光一样,  相似文献   

14.
冯悦 《日本研究》2006,(4):70-74
本文围绕日本早期在华报业史中的三个“第一”,既对其日文、英文、和中文报分别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早期日本在华报业史的轮廓。日本人在中国最初创办以日本侨民为读者的日文报,为日本在华商人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便利;随着日本在华势力的增强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扩大,创办了中文报纸以影响中国读者和舆论,干预中国政治,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创办英文报纸目的是影响英美等殖民国家的远东政策,令其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地位,是日本对外宣传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他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在日本婚庆行业堪称领军人物,他的婚礼策划常被同行抄袭;他是池田大作的弟子,受导师的影响,对中国无比热爱,视中国为日本的大恩之国;他连续四年捐助了平度旧店镇的七家小学,这次来青岛主要是向在捐助中帮助过他的青岛朋友表示感谢。在约会日本友人丸山实之前,我们对他充满了好奇,不知道这位中日友好的使者为何会对中国有这么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画报跃进之日本--青岛攻略号》出版于1938年3月1日,是由日本东京东洋文化协会编辑发行.  相似文献   

17.
青岛是除日本之外,樱花种植最密集的地方,有两万多株."四月中旬,绮丽的樱花开得像天河,十里长的两行樱花,蜿蜒在山道上,你在树下走,一举首只见樱花绣成的云天.樱花落了,地下铺成一条花溪."早在1932年,寓居青岛市南的著名作家闻一多就在他的<青岛>里这样描述市南区中山公园的樱花会.市南四月的赏樱之旅,从来都是青岛一年中旅行的开场大戏.这时候,市南区就变成樱花的海洋,依海的山头樱花烂漫,整个城区樱花处处,就连市南旖旎绵长海岸线咸湿氤氲里飘溢的都是樱花的幽芬.繁花似锦的市南樱樱之旅--赏樱花、吃料理、购精品、看大海,是梦里寻他千百度的诗意旅行.  相似文献   

18.
中山路1号,不仅是一个老街的起点,更凝缩了青岛的历史,承载了青岛这个城市的记忆。青岛的历史虽只有120多年,但这个城市却一次次地被打上异国的烙印。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山路1号竟毫不遗漏地一次次被来自异国的风吹过。第一阵异国风来自德国。德占青岛始于1897年11月,几个月后,德国人开始修筑的第一条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对于这个签订了99年租借合同的城市,到1904年的时候,德国人开始考虑修建俱乐部的事,而俱乐部的地址就选在位于今天中山路1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荐书     
正一起阅读·让好书上榜·引领畅销本栏目欢迎各出版社、出版商及作者、读者推介新书、新作。联系电话:0431-88600080E-mail:happylyy1@126.com《口岸往事》作者:吴芳思出版:新星出版社这是一部英国汉学权威学者努力沟通中西文化的用心之作。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由此开启整整一百年的条约口岸历史。作者通过大量侨民的回忆录、笔记,描述了侨民色彩斑斓的生活,见证了这一百年里诸多历史事件。作为一位娴熟中文的英国人,作者能熟练驾驭中美文献资料,因此,本书填补了中国学者因语言材料所限,难以一窥海外侨民在中国多重景象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崔燕 《青岛画报》2022,(4):46-49
在《苏雪林自传》中,关于她在青岛的履迹,只有不到50个字的记录:1935年夏,她与丈夫康到青岛逃热度假,留下了29篇文章.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信息量却非常大. 首先,当年青岛是远东地区最有名的避暑胜地之一.每到盛夏,青岛就成了一个小联合国,国外的游人与国内的精英纷至沓来,享受北纬36度的滨海度假情致.从旅游度假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