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迪 《现代交际》2010,(11):8-8
命案产生了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社会危害的特殊性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决定了这类案件的直接被害人及作为间接被害人的近亲属(以下统称命案被害人)的救助问题不仅是一个司法问题,更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于是,对命案被害人的救济便成为所有类型刑事案件被害人救济的重中之重和急中之急。  相似文献   

2.
周方 《老年世界》2007,(8):11-13
2006年11月24日,山东济南市发生了一桩蹊跷命案:即将退休的机械女专家被人杀死在家中,而家中财物却无一丢失。警方经过三天三夜的侦破,终于揪出幕后真凶——被害人即将过门的儿媳张琳。  相似文献   

3.
“命案招标”:逼出来的制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支持者对"命案招标"制度的实行给予了肯定,但它并不能扭转社会对这一制度普遍存在的质疑。"命案招标"功效神奇今年6月份,一篇关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公安局实行"命案招标"的新闻见诸报端后,一时间舆论哗然。所谓的"命案招标",就是将商业活动中的招投标模式引入公安机关涉及命案的刑事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保障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立意,探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不足,笔者综观关联文献并联系诉讼实践,从十个方面提出完善“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保障的建设性意见。即落实被害人人身安全保护,扩大并落实被害人知情权,被害人及时获得律师代理,完善公诉转自诉保障起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被害人抗诉规定,完善被害人再审申诉规定,落实被害人国家救助,构建被害人社会援助,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扬 《现代妇女》2014,(4):102-102
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直是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建立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本文通过对风险社会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的初步探索,得出该项制度的存在价值,以明晰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人世界》2013,(5):62-62,40
1.谁是凶手 著名的学者赵教授被人杀死在了家里,现场的一切说明了凶手与被害人很熟悉,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对被害人暗藏恨意。凶手逃逸时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注意到被害人当时还没有断气。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人是侦查人员在刑事犯罪现场最先接触的对象,在犯罪嫌疑人还无法确定的情况下,犯罪被害人成为首要的侦查手段。因此,对犯罪被害人的研究在刑事侦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万慧  朱彦 《现代交际》2011,(4):41-41
我国立法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刑事破案率、犯罪分子赔偿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被害人获赔难以实现的现象普遍,影响了我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因而建立和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刑事犯罪被害人,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及其精神等方面遭受到损害的个人、单位以及因为犯罪而受到严重危害的国家和整个社会,文中综合论述了被害人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被害人法定权利.论证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制度的必要性,针对加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李运寰 《现代妇女》2014,(12):45-45
本文在分析被害人承诺正当性的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报出了被害人承诺成立的四件,及推定承诺成立的求,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运步建立并完善被害人承诺制度。  相似文献   

12.
明辉 《老年人》2007,(3):53-53
问: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被害人如果不服,该怎么办? 肖虹 答: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被害人兼具未成年人与被害人双重特殊性,在诉讼中极为弱势。而立法司法往往忽视其诉求,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能够有效保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儿童最大利益。但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现存诸多问题。如观念上认识不足,立法不完善、援助范围较窄,实践中律师介入受限、专业化水平不足、经费匮乏、分配不合理等。因此,应从确定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着手,完善法律规范、明确援助范围、明确法律援助律师职责、提高法律援助专业化水平、保障资金供给、实现法律援助与社会救济有机结合,全面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李明月 《现代妇女》2013,(11):77-77
被害人承诺,在现今社会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目前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排除犯罪性事由。刑法以保护个人利益为首要任务,当被害人的法益受到侵害之前或侵害之时,被害人自愿放弃的利益不在刑法保护的范围之内。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形下被害人放弃自己的法益有效.有效的被害人承诺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和一定情形。在刑法体系研究领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钟佩霖 《职业时空》2008,4(10):243-243
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因犯罪行为使被害人背负身体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所应当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与日益完备的被告人自我防御权相比较,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权是否足以与被告人的防御权相均衡?这涉及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体现刑事诉讼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和保证诉讼民主.在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当予以重视,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方面的规定更加完善,但在关乎被害人最密切经济赔偿权却在法律中是一个空白和滞后的状态。本文旨在探索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以救助,给以经济补偿,防止给其造成二次伤害,从而真正地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27岁的张玲是国企干部,年薪10万,可谓"财"貌双全,前途无量。可是她却自愿扮演起"小三"的角色,最终在情夫的花心里开始了她以生命为代价的情场智慧——"抽丝剥茧:命案真凶显魅影2009年12月24日,重庆市某温泉度假村发生一起命案:一位年轻女子惨死在客房里。接到报警后,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分局刑警支队立即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8.
某地发生了一起故意杀人案,案件发生在一个雨天黑夜。现场勘验笔录记载:“某年某月某日4∶25-8∶10,在灯光下进行,阴有小雨。地上有足迹,部分完整,有抓过痕迹和足迹,BP外壳一个,上有血点。取不完整足迹三枚,BP外壳一个”。案发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经法医对被害人尸体检验,作出的结论是:“被害人系被单刃刺器破腹主动脉致大失血死亡。鼻、上唇、双手背侧、双膝关节处表皮剥脱,与接触面较粗糙物体相互接触擦划形成,右手擦伤。衣服破损”。在案发现场被害人所持棍棒上提取到微量血迹,经鉴定血型为O型。现场勘验时提取的“不完整足迹三枚”均…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6日凌晨,江苏省苏州市某公寓607单元发生一起命案:一位名叫高燕的年轻女孩被人奸杀。此案告破后令人颇感意外,受害人高燕与犯罪嫌疑人肖军可既无感情纠葛也无债务纠纷,他为何要对她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