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姜菁 《职业》2006,(12):5-7
“杉杉”,一个享誉“天下”的品牌,8年前,它以中国人的西服而“潇洒”于中国市场,那时候,杉杉每天的利润就可以买辆奔驰车,连续7年保持中国服装市场占有率第一名。8年后,“杉杉”果断转身,挥洒“多品牌、国际化”的大手笔,开始了里程碑式的新航程,而它的领航人就是被称为“服装界巴顿将军”的郑永刚。  相似文献   

2.
公共关系学中的基本概念就是塑造形象的概念。美国的IBM,日本的松下等著名国际品牌,三九胃泰、杉杉西服、太阳神集团等国内公司,都是企业形象设计成功的典范。而今,组织形象备受重视。这就给每一个人输入了一种形象意识,使人们由注重组织形象进而注重个人形象。因...  相似文献   

3.
从一家员工不足300人、负债800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发展到今天年销售额达30多亿元的大型集团,杉杉集团走出了一条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的创业之路。从1989年在中国服装界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品牌发展战略,到1999年“迁都”上海浦东,杉杉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1996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上市;1997年,杉杉推出“名牌、名  相似文献   

4.
创新中国,首要的是创出强势品牌。创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学校的发展战略。本文从一个专业的品牌传播者角度,以系统的品牌理论——CI系统理论为指导,谈谈华科大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恼人的名牌     
“云想衣裳花怒容”,何况滚滚红尘中的我,更何况我是一个血气方刚、虽称不上美男子但也不难者的男人.于是,在多少次枕边吹风,统一了妻的思想之后,在一个假日,咬咬牙牵出了几乎是全部的积蓄,拉着爱妻,义无反顾地闯进了本城最高档的“男人世界”。在经历了刘姥姥初进大观国的感觉之后,在在观右看,读懂了所有西服价码之后,在反复比较款式、颜色、质地和牌子之后,在一次又一次地试穿,直到服务小姐美丽的面庞微露不悦之后,终于一掷千金,购买了一套准流行色的双排扣的“杉杉”牌西服。回到陋室,抑制不住兴奋的我便迫不急待地欣赏…  相似文献   

6.
近日,BrandZ全球品牌价值榜单的发布者,世界传播巨头WPP集团旗下调研机构MillwardBrown(华通明略)发布了首期"BrandZ?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及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品牌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格局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一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拓展了企业投资的空间和力度;另一方面,投资行业的多元化以及海外并购的频繁出现,也让中国企业越来越活跃于国际舞台.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引发了大众创业的高潮,国家也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鼓励和推动"众创"形势进一步深化。所谓"众创",是指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崛起,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理论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众创"给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企业战略发展环境,有利于推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格局重组,市场将对传统企业的潜力进行重新评估,并且依靠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企业的营销方式和管理经营方式也为传统企业提供新思路。随着"众创"事业的深化发展,需要对"众创"与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创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许诺 《现代妇女》2014,(5):138-138
正一、如何认定诈骗罪中受骗人的处分行为[基本案情]A假装在商店购买西服,售货员B让其试穿西服,A穿上西服后声称去照镜子,待B接待其他顾客时,A趁机溜走。若A穿上西服后,想B说:"我买西服需征得妻子的统一,我将身份证押在这里,如妻子同意,我明天来交钱,如妻子不同意,我明天还回西服。"B同意A将西服穿回家,但A使用的是假身份证,次日根本没有送钱或西服给B.[争议焦点]在诈骗罪中,如何认定受骗人是否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占有。  相似文献   

9.
一个著名企业品牌所产生的无形资产,有时会超过其固定资产甚至相当企业的年营业额,但如何建立知名品牌,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认真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卢敏月 《职业》2017,(4):42-43
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报告倡导企业生产的个性化和柔性化,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并非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商业,品牌这个词,谁都绕不开。要想有高附加值,必须有品牌。一个企业从诞生开始,就面临如何打造品牌的问题,而当一个企业做大的时候,往往面临品牌如何保持活力以及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品牌这个词,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将其理解透、做透,并且也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然而,我们现在谈品牌,我们更多都在谈全球的那些百年的国际的外国的品牌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本土的品牌被奉为标杆的并不多,一方面,中国品牌在国际  相似文献   

12.
品牌巳成为现代企业经营与竞争的核心问题,许多企业都有了相应的品牌管理部门(或市场部),品牌理家和品牌至上成了许多企业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号。品牌如何运作?可能是每个市场经营者必定要面临并要解决好的一个课题。笔者先后受聘于两家民营集团公司任品牌总监负责品牌整合与推广,对品牌的实际运作感触颇深。很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作品牌的意识已很强,但是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专业水平还很低,缺乏完整而系统的整合行为,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和误区。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实力除了要依靠产品和服务等硬实力,还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在民企的思政工作中,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品牌度和文化氛围,提高员工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思政工作中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企业缺少文化积淀,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思政工作中通过搞好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保持英模人物的先进性与引领性,使先进典型的个人行为转化成为先进组织的群体规范,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创造性地把全国劳模李向党这一个性馋的先进品牌发展成为“向党工作站”组织化的管理品牌,进而塑造成为建行新疆区分行营业部优势服务的企业品牌,为先进典型的公益品牌推广、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正打造三大品牌:产品品牌、人品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人品品牌、文化品牌是一个由标到本、由内到外、由有形到无形的完整体系,由此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产品品牌是标。它体现了一个企业产品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是市场占有的硬件,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品品牌是本。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品牌是人品品牌的外在表现。产品品牌来自于人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诚信态度等。产品品牌与人品品牌的结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标本兼治"。文化品牌是魂。产品品牌和人品品牌的打造,靠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一个企业文化品牌的特质也决定着产品品牌和人品品牌的特色。企业文化品牌具有外树形像、内强"筋骨"的巨大功效。  相似文献   

16.
张君燕 《职业》2013,(31):55-55
麦克到一家大型企业去参加面试。面试那天,麦克穿上特意为面试精心准备的西服,精神抖擞地向面试地点赶去。但在路上他为了帮助一个痴呆的老人误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品牌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定位理论。无论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多种样式,品牌定位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定位不准,全盘皆输一个品牌定位,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也能左右企业的未来。所以品牌定位无论是对初创企业还是在发展中的企业都很重要。而且,品牌定位不仅仅是企业初创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发展中的成熟企业也会常犯这种错误。那么,什么是品牌定位?通俗地讲,就是你是谁?有点类似古人书中说的,来者伺人,报将名来。当然,我这说的绝对不是名字,名字只是一个品牌形象的符号,远远不能代替品牌,当然更不能替代定位。表明你是谁,就包括了品牌定位,就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品牌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开始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优秀的品牌形象,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分析品牌文化的概念和基本构成出发,着重阐述了构建中国企业品牌文化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国内品牌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冀能对我国企业品牌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9.
创立中国服装之世界名牌,向世界人民展示华夏服饰文明的迷人风采,是所有“服装人”的梦,更是杉杉人的梦。郑永刚总裁关于“设计是灵魂”的指导思想确实点到了问题的关键,中国是世界服装大国,产量世界第一,但不是世界强国。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设计水准这一“软件工程”方面,差距甚大。而真正创立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 WTO 以后,日用品销售市场的商业格局将随着外企商业巨头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介入发生巨大变化。外国品牌抢滩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营销理念,冲击着日用品市场。本土企业、国有品牌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变革带来的决定生存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