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各种媒体迅猛发展推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为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德育信息化过程中,媒体素养教育是保证因素。媒体素养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突破了技术层面的内容,面对的是精神领域的问题。它对德育信息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有:增强德育的自律功能;促进德育的发展功能;提升德育的识辨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着进入信息化社会,新的社会形态和新的社交方式正在逐步改变这人类的生活,网络、手机等新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社交工具。在这种信息化社会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的德育环境正在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下面,笔者将根据多年的高校德育工作经验,结合当今社会的新媒体形势,对于高校德育环境面临的挑战简要探析,并给出自己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主体人格的矛盾及其文化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主体的人格是其主体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包括高校德育主体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体格、生理特点和道德品质以及做人尊严等的总和。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德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出现了对立冲突的两极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把高校德育主体人格矛盾的现实呈显出来,对其进行文化上的分析与修正,使高校德育主体走出人格的矛盾困境,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高校德育主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分别从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和交往方式上把高校德育的关注点聚集在主体性上。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对高校德育目标新的诠释;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构成了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主要内容;从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到学会选择是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实践面临着时代挑战,如市场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及其带来的精神困惑、教育的功利化趋向、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要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德育理论必须进行反思和创新。要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确定高校德育目标,保证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改进高校德育的方法,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重视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高校财务人员的培养是推进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财务人员培养为切入点,结合高校财务人员的现状,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心理建设等方面对高校财务人员的培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的滞后性,提出树立科学德育观、建立规范性德育、开放性德育、特色性德育和创新性德育等德育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球信息化给我们带来机遇,也给高校德育带来诸多挑战,包括西方文化、思潮、计算机犯罪及网络污染等,高校德育只有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推进德育优化,才能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现状与创新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21世纪我国高校德育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德育创新与发展的思路,即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设计渐进式的德育内容,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构建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面向新的世纪,还需要继续探索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高校德育的内在规律,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研究,完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高校德育立体化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立体化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德育工作 ,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新的探索 ,立体化的德育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德育 ,德育的立体化就是追求立体化德育的过程。实现德育立体化有多种途径 ,牢固树立德育立体化的概念 ,积极地推进德育立体化进程 ,德育的效果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开展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山东省五所高职院校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视野宽广、汲取信息能力强、可塑性强、学习生活与社会联系紧密,并且自我意识强,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小,更多认同于社会、虚拟网络以及学生群体,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分别从重视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倾注人文关怀和创建“个性化”道德教育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道德教育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化方法是一个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建构起来的结构严密的方法体系,解读这些在社会不同层面设计的有效教化方法及其发挥的德育功能,对于提高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仍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完善的师德培养机制。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承认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校内教育、社会教育及二者的结合。只有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高校的其它工作融为一体,并在不断完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内外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牵动国民教育全局、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进程的系统的基础工程,需要调动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机制则成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更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根基。然而,目前道德规范失序和诚信缺失问题已由社会侵蚀到高校。本文对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生诚信道德行为的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分析和评价大学生诚信道德行为及其成因是准确制定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对策与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是大学教育的方向性教育,旨在培养会做事、会做人、会合作、积极参加活动、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有用 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嬗变,高校德育的目标将不断得到提升。进入21世纪,高校德育应从培养现代意识入 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活动意识、共生意识和健全人格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德育领域与功能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开放的扩大,不断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课题。高校德育必须面向未来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发展高校德育的功能,坚持高校德育外延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