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隐性采访主要有观察式和介入式两种,隐性采访方式的选择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记者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采取不同的采访形式。法制新闻报道中运用隐性采访应该严格掌握采访场所和范围,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要注意身份的法律限制,注意采访器材的法律限制等。同时,隐性采访不能为了追求新闻效应而损害公众的利益,放任违法行为的发生或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2.
执政道德:执政合法性的隐性和柔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群  何明 《江汉论坛》2006,(5):35-38
执政合法性是指一个政党在执政后,其所提供的统治秩序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拥护的问题,是每一个执政党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执政道德是执政合法性的隐性和柔性的伦理基础和道义基础。在执政合法性的视野下,科学认识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是增强执政基础,稳固执政地位,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党的执政道德建设要在遵循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党的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梅琼林 《中州学刊》2007,(4):253-255
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体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和利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借助和运用法律手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加强媒体的道德自律,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尽量维护人的权利,保护人的隐私。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隐性采访的操作过程 ;评价了隐性采访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探讨了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以及隐性采访的禁区。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 ,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马克斯·韦伯从经验分析出发 ,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合法性基础理论。哈贝马斯提出了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 ,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文章探讨了合法性与政治角色、法律、有效性、合利性和合道德性等的关系 ,分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的问题 ,指出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从其实践运用来看,可以界分为三种形式。1.有意识地隐去采访的真实目的。在采访实践中,不告知新闻当事人采访的明确目的,或当被新闻当事人问知采访目的时,有意避或隐瞒,通过隐蔽采访的方式获取新闻信息。2.有意识地隐去记者的真实身份。在采访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浅谈隐性采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也称新闻暗访。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其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是公开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它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意图的前提下,亲身体验和感受事件真相,使采访对象不知不觉地接受采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来看,执政行为的合道德性必将对执政主体的政治合法性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中,合道德性已成为当代政治合法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受我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党政治合法性建设的伦理诉求越发强烈,它迫切要求我们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寻求更多的道德依据,以适应社会治理的需要。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正好回应了这种合法性建设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组织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制度压力与企业慈善捐赠的关系,以及企业可见性与盈利能力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区域的慈善捐赠水平正向影响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企业的可见性和盈利能力显著影响调节区域慈善捐赠和企业慈善捐赠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结论表明,企业所处区域的慈善捐赠活动会形成区域道德合法性标准和区域同构的制度压力,从而驱动企业从众于区域内的其他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和捐赠水平;同时企业所处区域慈善捐赠与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关系会随着企业可见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而显著增强,因为公众对高可见性或高盈利能力的企业会有更高的道德合法性的期望和压力,企业为了获得这种道德合法性和缓解这种制度压力,会更愿意满足区域慈善捐赠所形成的道德合法性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暗访的内涵及其特性暗访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采用这种采访形式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捕捉到了一些“大鱼”,产生了一批鲜活生动的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暗访,又名隐性采访,即记者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的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在过去的新闻采访学教科书中,隐性采访或一笔带过,或附带大段的说明性文字。甚至严格界定为“一般用于特殊情况,多用于批评性稿件的采写,范围有限,数量有限,要向上级组织打招呼,稿件要与本人见面等等。①这说明,暗访是我国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公共新闻实践的内涵与边界问题,并通过典型公共事件论证中国媒体已具备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即在公共冲突性的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新闻监督的基础上为冲突双方提供间接表达与参与、协商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公共问题提供决策或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12.
杜绝新闻单位的"有偿新闻"要从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入手,即通过自我约束的道德要求,使从业人员在思想上产生抵制"有偿新闻"的"抗体",从而由被动杜绝变为主动抵制.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评选活动,引起新闻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双百”评选是一次媒体议程设置的成功范例。“双百”评选中议程设置的特点是:政策议程引导媒体议程,强调“议题同构”,重视各类媒体的联动,突出“公众议程”。“双百”评选的舆论引导也相当成功,开始时设定报道主题和基调,过程中强调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并且注重不同“舆论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传媒工作者经常会面临这样的伦理困境,得在新闻职责和作为公共伦理的社会道德之间、知情与隐私之间、传播先进文化与商业化运作之间、遵循客观公正原则与有偿虚假新闻之间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互动新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以网络媒体交互平台为依托,以新闻传受双方及受众之间的网际互动所产生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形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介新闻的诸多特征.实现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应当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疏导与规范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及教育引导的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传媒日益强大的今天,新闻报道早已成为人们获知外界消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披着客观性、公正性外衣的新闻报道也已成为背后利益集团传递不同价值观、意识观的工具。以此旨在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法新社与美联社关于奥巴马总统向日本天皇鞠躬事件的报道,从引语的使用、主被动语态和选词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揭示隐藏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态度及其评价,是传媒批判理论共同的新闻传播观基础。传媒批判理论对新闻传播本质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新闻传播是对人所有方面的生存状态进行思想覆盖的意识形态传播;在媒介商业化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具有娱乐化、消费化和市场化属性。结构主义、符号学影响下传媒理论的新闻传播活动分析,仍然表现出社会批判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的深刻影响。传媒批判理论的新闻传播观,建立在对更高层面社会现实关系的把握中,同时,又表现出某种媒介与文化传播的虚无主义倾向。它通过结构分析、符号分析和话语分析,对媒介新闻传播的负面现象和消极影响做出批判,有些结论是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18.
钟媛媛 《兰州学刊》2009,(12):24-27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功能逐渐强大,同时,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凸现。当前传媒责任缺失的四大表征:真实性的缺乏、公正性的缺位、媒体腐败以及媚俗化倾向,不仅极大影响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人们对传媒责任之伦理诉求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再次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体现了西方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公正原则、新闻自律等系列问题。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保军 《阴山学刊》2005,18(2):5-12
讨论媒体环境实质上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传播业做出的一种新的审视,它的用意和价值在于促使人们以整体的、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考个媒体各要素之间、特别是不同媒体之间以及整个新闻业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弥补我们以往注重媒体实体、忽视媒体关系,注重传播本身、忽视环境影响的研究缺陷与不足。目的在于使媒体和整个新闻传播业获得良性发展的思路,使新闻传播业与社会系统处于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运行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