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普雷维什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发现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依附论学派在对普雷维什的批判中也继承了中心—边缘结构这一批判性视角,并对中心国的技术垄断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然而,标榜为"新依附论"的多斯桑托斯似乎抛弃了中心—边缘这一批判性概念,转而使用"统治国"与"依附国"的表达式。对于分析依附现象来说,"统治国"与"依附国"的概念在解释功能方面的确显得更加直观,但是,其价值判断的色彩掩盖了解释框架的客观性。对中心—边缘概念的抛弃也致使多斯桑托斯在寻求打破依附的方案时表现出了空想的色彩,他的思维方式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心—边缘结构得以建立和巩固的线性思维,是无助于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物质变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概念。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层次和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却又没有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说明,这就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甚至有人企图否定这一概念。本文针对这一概念歧见纷呈的情况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是马克思在生理学概念"新陈代谢"(德文为Stoffwechsel)的基础上创造性应用的结果,其内涵已远远大于"新陈代谢",不仅不能轻易否定,而且,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意义上综合、全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北宋至明中叶,"主一"概念受到了较多关注,程颐、朱熹主要阐明了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修养工夫论意义。阳明则将"主一"释为心"专主于天理",使得这一概念具有了本体工夫合一的意义。湛若水综合程朱与阳明观点,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说,但其说在本质上表现出二元倾向。王栋对"意"的阐发则推动心学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基于各自的思想背景对"主一"概念展开种种诠释,从而极大丰富了这一概念的意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模态逻辑及其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许多逻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中广泛使用的“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概念也为人们熟悉和了解。木文拟就这一概念从逻辑学和哲学的角度谈几点意见。 (一) 在模态逻辑的解释中,都普遍采用了“可能世界”这一概念进行语义解释。该事实为人熟知,但很少有人深究这一概念的来源。莱布尼兹最早从哲学上提出了“可能世界”概念。在莱氏那里,这是一个本体论概念。莱布尼兹认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唯一的世界。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麦克卢汉是上世纪加拿大著名思想家,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先知"。1964年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出版,提出的诸多概念引起了爆炸式效应,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热媒介"等。"内爆"是麦克卢汉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对自己所审视的新的媒介时代对人的生存境遇所产生影响的描述。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其媒介分析理论中借用了麦克卢汉的"内爆"这一概念,但是两位思想家对这一概念在社会影响上的研究指向却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康德通过对笛卡尔的"我思"概念的反思和批判,提出"先验自我意识"的概念,这一概念具有统一性、活动性、空无性和反思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概念与笛卡尔的"我思"概念区分开来,并为康德之后的德国观念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康德哲学的特征,使它与之后的德国唯心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这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人工制品的理论出场清理出了理论生长的空间: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策略,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人...  相似文献   

8.
"道统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概念,顾炎武通过对"道统论"的重新发掘,并结合经典文献,赋予了"道统论"学说新的内涵。顾炎武把其分为"先王之道"、"圣人之道"和"六经之道"三个层次来进行诠释,顾炎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并且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原始义为“不虑而知”。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良知”本体和“致良知”工夫紧密相连。王阳明虽然在其义理体系下对这一概念重新加以诠释,但是这一概念“不虑而知”、“不虑而能”的原始义没有随之而被消解,“良知”概念的底色被保留下来,并且规制着这一概念的意义诠释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抽象个人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假设 ,这一概念在密尔《论自由》一书中得到了严密而系统的论证。密尔是从认识论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和伦理个人主义三个方面充实抽象个人主义这一概念的。这个概念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施莱尔马赫早期宗教思想以《论宗教》为代表,"对宇宙的直观"概念是在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施莱尔马赫认为这一概念是宗教的本质,与另一概念"情感"紧密相连,而且是理解全书以及早期宗教思想的关键。同时,"对宇宙的直观"也是一种研究神学的方法,开创了宗教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直"在孔子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孔子所论之"直"不仅是其所崇尚的一种正直、公正、胸怀坦荡的美好人格的体现,更是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变革中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是其"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论语》中"直"这一概念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论语·子路》...  相似文献   

13.
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当前,在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概念的认识有错位现象需要指出.基于主体教育中对学生主体性概念的理解与实践困境,对学生主体性这一概念做出诠释,进而对人们从事主体性教育提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经济租的概念定义了战略管理中的竞争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拥有的稀有要素所赚取的经济租,得出了一个有关竞争优势的概念框架。最后利用这一概念框架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两大理论体系有关竞争优势的区别进行了解说。  相似文献   

15.
“理念”概念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前苏格拉底时期哲人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苏格拉底对哲学研究方向的革命,追溯了西方哲学中"理念"概念的产生过程,提出这一概念的产生是人类理性思维能力提高的结果。指出"理念"概念具有本体论、目的论、认识论和发生学等多方面的含义,内含了人类理性的认知、建构和价值三大功能,表现出哲学与人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可能世界”是模态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被认为是现代逻辑的一项伟大成就。利用这一概念,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们终于能够合乎直觉地解释必然真的命题和可能真的命题,从而确立了模态逻辑在逻辑学和哲学中的地位。尽管如此,“可能世界”概念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究竟什么是一个可能世界,如何识别不同可能世界中的对象等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在评述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在自然法哲学家那里,市民社会是作为与自然状态对立而与政治国家等同的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发展成同政治国家对立但从本质上依附于政治国家的概念;而马克思则把市民社会看成是独立于政治国家并决定政治国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笔记小说"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混乱的不足,这一概念的使用造成了小说概念上的混乱、目录学的混乱。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表象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变迁,没能正视小说界已经发生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辨,实际上则体现了古今小说概念的冲突、古今主流思想的冲突、古今学科分类的冲突。文章针对以上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将笔记类作品划分为"小说类笔记"、"历史类笔记"、"考据类笔记"和"杂俎类笔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作为理解近代中国变动的关键性概念,早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值得辨析的是,类似于"社会"这样的概念,对其的清晰把握自是重要的一面,没有认知上的转变,势必影响到对其的接纳;而"社会"概念的另一面同样值得关注,那就是其所映射的"巨变"具有实质性意义,构成把握近代中国历史的枢机所在。对此加以探讨,对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或不无裨益。胡适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读书人,其如何使用"社会"这一概念并基于此规划自己的角色,如何认识与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架构,又如何阐明"社会重心"的建构乃中国所面临的最突出、最急迫的问题,皆构成揭示"社会"这一概念重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何为“隐含作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单向"的理解,这引起了不少争论和混乱。西方学界的误解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布思本人在近作中对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的论述。本文追根溯源,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探讨其在历史上不同走向的变义,旨在纠正误解,梳理混乱,以便更清晰地看到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