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写,在不少文章学、写作学中,都认为它仅仅是一种用以把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表达手法.叙述文、说明文乃至议论文都可能用到描写.前不久,翻阅叶圣陶所著《作文论》,发现叶先生论述文章表达形式时,讲到描写,为文体分类,又分出描写文,可见描写不仅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还能如叙述、议论、说明一样,用作为文体分类的标准.这使我觉得以前对描写的认识,似有改变的必要.又因受上述叶先生论述以及《艺术创造工程初探》中“形象思维”一节内容和其他思维学中关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理论的启迪,领悟到文体与思维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此,有了某些新的体会和认识.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就描写文与描写文结构发表一点自己的初识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汉语教科书 ,如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将比喻分为明喻、喑喻 (隐喻 )、借喻。这种分类是根据喻词的特点来划分的。由于这种分类不能满足比喻教学的需要 ,有的汉语教材又在上述三类之后加上其他类型。如张志公的《现代汉语》在明喻、暗喻、借喻之后 ,加上第 4类讽喻。该书第 143页给讽喻下的定义是 :“用一种事情来比另一种事情的道理叫讽喻。”可见 ,讽喻是用来阐述道理的 ,是议论文字之中的“喻证”。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表达方式。讽喻是按表达方式的分类。讽喻与明喻、暗喻、借喻有交叉 ,即讽喻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初中·写作能力》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编写说明》指出,第四册教科书“以训练议论能力为主”。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训练。写议论的目的,就是要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点,应该放在怎样说清道理这一点上。训练初中生说清道理,首先当然要让他们明确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概念。从平时的语…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是一种既开放又有所限制的命题方式。它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鼓励创新,让作者围绕一个话题,通过联想、想象、辩证、批判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方式,来陈述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它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笔者读过和使用过的十几种高校写作教材中,《写作通论》(简称《通论》)与《写作与作文评改》(简称《评改》)在常识性内容方面错误之多,实在使人难以沉默。尤其是后者,很多地方简直无法以之为据进行教学,、而它偏偏又是指定教材。《通论》是电视大学写作教材,至1991年就印刷了13次,累计已达269万余册。《评改})是电视师院写作教材,至1992年也第8次印刷,累计近29万册。这是两个巨大的数字。作为全国范围内使用多年的高校教科书,它已经并将继续以其权威身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就这两本教材的若干错谬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一…  相似文献   

6.
一、抒情与议论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手法新闻表现手法是表现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段,是新闻表现形式问题。新闻的表现手法很多: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等。不同的手法特点不同,功能也不同。在新闻写作中作者选用什么样的手法是由新闻表现的内容决定的。从新闻体裁的分类来看,新闻基本上分为二大类: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这两种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在表现内容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在表现手法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各有侧重。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即把最新发生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及时地报道出去,具有真实性、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特点是重事实…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创作生涯开始于《蚀》(包括《幻灭》、《动搖》、《追求》三个连续性中篇小说)的写作。从一九二七年九月动笔写《蚀》三部曲之第一部——《幻灭》,到一九二九年四月至七月写《虹》(未完成旧长篇),这是他创作道路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除了若干篇抒发个人感情、“充溢着‘俗’的议论”的速写随笔和一个涉及农民对红军的态度的短篇小说《泥泞》而外,其余长、中、短篇小说差不多全部是以青年知识分子或青年女性为描写对象的。这时期茅盾创作的总倾向是对黑暗社会现实丑恶的  相似文献   

8.
高适、岑参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向来被并称为“高岑”。他们的作品大多反映边塞战争,表达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以及描写边地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但在写作手法和风格特色方面两人侧重点又各有不同: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本文主要从思想情调、写作手法、风格特色三个方面比较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文章表达中,源头活水不仅包括写作素材,还包括写作手法,良好的写作手法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这三大类型又分为多项内容,如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等,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铺陈描写等。本文以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闻中的议论曹苇舫议论是与描写、叙述、抒情等相并列的新闻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是写作者站在一定的立场,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表示赞成或反对,展现自己的看法、见解和倾向的一种表现手法。新闻是叙事性文体;如同叙述不仅仅是叙述文的专利一样,议论也不仅仅是论说文的...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教学要使“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这就明确规定了必须具有阅读和写作一般议论文的能力。并且对初三年级的读写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 根据这个要求,语文教材相应地编选了一些议论文:一、二年级每册一个单元,共八篇,二年级十二篇,共计二十篇。文言文中也有议论文八篇。此外有《记叙·说明·议论》、《论点和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等四篇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短文。 任务是明确的,教材也文质兼美,基本适合教学。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相似文献   

12.
《雪晴》集在第一人称叙述中表现出来的作者与家乡“人事”的距离和作者对尚武精神的反思,反映了沈从文适当调整他的回忆性乡土书写叙述策略的努力。在《雪晴》集中,叙述人的讲述、描写、思考在故事的当下进展中进行,却又将讲故事的本领和议论、说明性的因素适当调和起来,这自有作者对不能始终如一从容行文的理解,但如果从讲述效果的取得来看,此种做法可能一方面促进乡土书写所着重处理的诗意境界和外部现实的联系,一方面揭露血淋淋的乡土械斗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3.
叙述的人称究竟有几种?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似乎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叙述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这就是说,凡是文章用第几人称代词,这文章就是第几人称的写法,如徐仲华先生即持此说。一种意见认为:文章叙述的人称,只有两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见川版《写作知识》。至于文章出现了第二人称代词,有人认为,要作具体分析,不是第一人称,就是第三人称,(见北师大主编《写作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即从形式上来看,十分自由,天南地北,历史地理,国内国际,驰骋自如.但是,优秀的散文又总是不拘一格而中心突出,富于变化而主题集中,灵活多样而线索分明,纵横开合,随意驱使,都紧紧围绕一个思想.《藤野先生》一文正是这样.这篇散文,从所写的时间来说,从一九○四年在仙台医专的生活到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的工作,二十多年;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有东京法国留学生的情况,有医专的学习生活,有国内有国外;从写作手法来说,有叙述、描写、议沦、抒情,真是写人则栩栩如生,记事则娓娓动听,状物则身临其境,抒情则感情奔涌,议论则尖锐泼辣.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诗经·汝坟》,在传统的经学史上大致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尊《序》派,以《毛传》《郑笺》《孔疏》等为代表,认为这是文王之“道化行也”。《诗集传》虽然废《序》,但在这首诗的解读中,与《序》保持一致。另一种是废《序》派,以《诗经原始》等为代表,尽管不同意第一派的看法,却仍旧认为这是赞美文王的诗篇。现代人又有第三种解读,认为这是一首纯粹的思妇或恋爱诗,以《诗经注析》《诗经分类诠释》为代表。其实,《汝坟》是一首从描写相思到婚配充满欲望的婚恋诗,并且诗中所说的劳动是伐树采桑,而不是伐薪打柴等。  相似文献   

16.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记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而具有诗史性的优秀散文。 鲁迅以深沉激愤的心情写出了1926年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三·一八”惨案的真相。赞扬了爱国青年的英勇不屈,揭露了反动军阀的暴戾恣睢,痛斥了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革命人民继续战斗。 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不朽之作,除了思想内容的真实深刻、富有时代意义外,表现形式上用了简炼的叙述,强烈的抒情,深刻的议论,也使文章主题得到更自然更有力的展开。 叙述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说明和交代。叙述能使作品描写的各个侧面联成一个整体,能帮助说明作品描写的各种情况。叙述手法运用得好,就能使文章清楚具体。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是通过记叙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主题的一种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来显露和突出记叙的中心。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必须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文分解成五类题型作纵横结构式的分析,并多角度地进行训练,以便使学生把握记叙文各类型的写作规律,收到触类旁通、举一返三的效果。所谓记叙文的五类题型,就是记叙人物型、记叙事件型、记叙描写环境风景型、状物联想型、交错混合型。我们结合讲读课,辨析这五类题型的篇章结构,不难看出,它们都  相似文献   

18.
我在讲授高中《世界历史》第六章——《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时,颇感其中的《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开始和挫败》(以下简称《开始和挫败》)这一标题不妥。 首先,从这一章教材中所出现的文字看,《开始和挫败》这个标题不精确。第六章,在讲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后,接着就在《海地革命》的标题下,对海地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并在第一自然段,点出了这样一句话:“海地革命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可见,海地革命应该是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开始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材在叙述完海地革命后,又赫然跳出了这样一个标题——《开始和挫败》,这不免有些前后重复和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9.
《同志的信任》一文,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七课,处于第二单元,为自读课。现就该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同志的信任》是继第二册第五课的《一面》之后,又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作者不同,回忆的内容不同,表现的中心不同,决定了它们写作的顺序也有所不同。《同志的信任》突出之处是插叙的运用,因此,我将这一写作特点,定为本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同志的信任》一文,主要是赞扬鲁迅的革命道义,表现鲁迅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方志敏最可信任的同志。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插叙的是有关方志敏革命品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袁崇焕诗存世不多,《三管英灵集》载诗六十六首,加上广州中山图书馆藏《袁督师遗稿遗事汇辑》所载诗十二首,去其重复,总计有诗七十五首。袁诗无编年可查。《三管英灵集》是按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序列编次的。现就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大致上可以分类如下: 第一类诗可知其写作年月。这一类诗最早的一首当算《秋闱赏月》写于1619年旧历8月中秋。袁崇焕是这时考中进士的。他在诗中写道:“战罢文场笔阵收,客程不觉遇中秋。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锁蟾宫任我游”。诗中告诉我们:秋闱收场之后即是中秋,表达了他认为一定高中的得意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