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艺术美包括内容与形式这样两个因素。艺术美是由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有机地结合而构成的。在艺术美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黑格尔说:“只有内容与形式都须得彻底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黑格尔《小逻辑》第287页,三联书店版)“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87页)  相似文献   

2.
对艺术品来说,“美”是最重要的属性和标准之一.艺术美不是单一地存在,而是由多种成分、多种层次浑然一体地含蕴在艺术品中的.对这一问题,在以前的一些论述中其阐释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加以把握;或是采用描述式的论述方法,既“大”,且“全”,然而太杂,不能说明问题;或是对艺术美的各层次的先后及层次关系,没有详细阐述,甚至有相混淆的提法.例如:有人将艺术家所集中反映在作品中的现实美,与艺术的形式美分割开来,以至将艺术的形式美放到最后的层饮.这种看法就脱离了艺术美本身的属性,显然是空泛而不切实际的,因为我们欣赏艺术品的美,首先应是感官对艺术表现媒介的直接感受,比如欣赏绘画和音乐,首先直感的便是线条色彩和声音、声调和旋律.而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美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必须遵循文艺的特殊规律。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不仅回答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对文艺的要求,指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方向,而且阐明了实践这一方向的根本途径,这就是:根据生活美,创造艺术美。文艺作品通过创造能给人以美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社会生活。这是文艺的一条最根本的规律。毛泽东同志就根据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这种辩证关系,论述了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的特点,以及艺术美的创造等问题,把文艺的普遍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文艺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对于阳明诗歌,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多关注其与阳明心学思想之间的联系。然而,在阳明创作的诗歌中,与其心学有关的作品仅占其全部诗歌的小部分。因此,仅将阳明诗歌定位为其心学思想的艺术表达,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阳明诗歌的真实面貌。实际上,阳明诗歌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蕴含着三个向度的艺术美,即与心学思想无关的禅意美、诗歌辞藻上的语言美以及对仗工整与韵律和谐的形式美。与以往通过心学诠释阳明诗歌的路径不同,文章着力对阳明诗歌禅意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揭示,较为全面呈现了阳明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打破内容与形式的机械划分与二元格局,我们可以大致将艺术美分为内蕴美、境界美、构造美、形表美等四个子系统及其所属的十四个要素。这些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既是递进的,又是有机的,其相互依托、彼此协调的程度决定着艺术美的系统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学艺术当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这表现在美学中,则为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美学史上经常争论的关键问题之一。过去的美学家,他们或者强调生活美,用生活美来贬低艺术美;或者虽然看到了艺术美的重要意义,却又有意无意地否定了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这一根本的前提。因此,在他们,问题始终摆不平衡,始终存在着片面性。现在,我想从西方美学中找出一二个例子,用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过去所存在的一些争论。  相似文献   

7.
从古希腊哲人开始,人们便触及到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问题,但对艺术美与自然美在价值高低上作出比较,实际上很难得出最后的结论.为此,后来出现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生活美)的说法,其实并非一个科学的命题.艺术美与自然美作为不同性质和形态的美,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谁“高于”或者“低于”谁,而是“不同而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艺术美是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反映,是自然美与生活美通过艺术家的审美评价,按照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所创造出来的美,因此,艺术美往往具有主观美感的品格.但是这里所说的主观美感,并非是指艺术家的主观随意性的美感,而是说由于艺术家各自的生活经验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经验的不同,以及艺术家各自的审美理想的不同所形成的各自有异的美感.但是,由于艺术美与生活美(包括自然美)都是美,所以它们就有着共同性的一面.生  相似文献   

9.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楚辞”,是我国文学艺术史的瑰宝,它以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两美合一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自西汉以来,研究楚辞成风,至今不衰。本文拟透过感性形象来探索楚辞艺术美。 一、美政、美人、理想与现实的美的统一 屈原的美的理想概括起来是:“举贤授能、修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其艺术美论独到而义深刻.他主张艺术家要洞察真理,要有心灵美和人格美,要把真善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提出了艺术的"模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这一重要美学观点;注重艺术题材的真善美和艺术结构的有机统一;倡导以美的方式,通过理想化,创造出整体美来.其艺术美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赋艺术美探析刘慧晏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代表,有自己独擅的艺术美境。从总体上说,讲求辞采华丽之美,讲求音韵协合之美,是诸赋体品种共同的审美特点。但如细加分析,则大赋、小赋又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分析汉赋的审美特点,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汉赋作品,而且有利于明晓...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语言特点也是服务于这种特殊的文体的,它既具有文学性,又不拘泥于文学性,既有自身的使用常规,又追求丰富的艺术美感.散文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朴素的自然美、优雅的诗意美、跳跃的音乐美、绚丽的色彩美、深远的哲理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美是一种合乎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可感的形态。这种形态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所以从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的范畴来考察美的存在,可以看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不同构成。所谓形式美是指对象性的事物的自然属性在合乎规律的联系中所显示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离不开美的形式。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内形式是指对象性的事物的内部的组织联系。外形式是指事物外部形象的具象形态。在外形之外还有一种表层缀饰形式,它是外形式的一部分。形式美就是内形式与外形式所显示的审美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王维诗歌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不公 ,俗人升官 ,贤人放弃的愤懑与不平 ;坚持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对贤明政治的拥护和向往。其诗歌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意境之美 ,雄浑之美 ,自然之美 ,冲淡之美等方面。王维的诗歌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之比较于培杰关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各美学教科书均有谈论,但大都未尽人意,这些论述或过于空泛,或不得要领,甚至逻辑混乱。本文试图设置几个坐标。然后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分别放到各个坐标中加以比较,或许,这会有助...  相似文献   

16.
艺术美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关于文艺作品的结尾艺术美,那也是服从于情节发展的总体规律而变化的。一般地说,它是随着题材、主题、结构的不同,亦即文艺家的形象思维、艺术构思的不同而不同。不仅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结尾艺术,而且相同或类似的题材,由于文艺家的主体意识的差异,创作意图、构思和表达主题的不同,其作品的结尾艺术也呈现五光十色。从比较文学角度看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狂人日记》,名同实异,其结尾艺术就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陈思广  朱彤 《江汉论坛》2005,(4):108-111
战争本体美向艺术美转化的艺术途径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错落有致的艺术布局、丰富多样的叙述方式、人物内心冲突自在转化的情节设置,以及具体的战斗细节的刻画,多方展示交战双方的谋略艺术,使克敌制胜的谋略美成为艺术的美,实现战争艺术向小说艺术的智性转化;二是以紧张激烈的战斗进程与战争生活,构成战争小说强弱有别的力度美,以浓烈的战争生活与散淡的平和生活交错叙述,构成战争小说浓淡有致的色调美,以战役战斗的适度把握,呈现战争小说动静相宜的节奏美、以奇险叠出的情节建立情节链,构成战争小说的传奇美,使战争力学与战争奇观得到美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审美类型学是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美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审美对象主要有三种分类:一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二是艺术美中的门类之分:音乐、文学、美术、戏剧、电影等等;三是审美类型,既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等。在这三种分类中,审美类型分类是最具有美学性的。从  相似文献   

19.
运用美学、体育美学原理,结合瑜伽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瑜伽的美学特征进行探讨,认为形式美是瑜伽美学特征的外在表现,体育美是瑜伽最突出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瑜伽鲜明的美学特征.瑜伽练习者集审美主客体于一体,瑜伽与体育、艺术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美育功能的内容,而且使其美学价值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双方的创造性活动过程。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用美的法则去创造和反映。要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充分地调动教和学双方的各种因素,去创造最佳的教学氛围,实现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