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屡屡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面临着文化生存意义上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危机日甚一日。尤其是甲午战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救死不退的紧迫感和再难立足于世界的耻辱感笼罩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有了世界的意识,国家观念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民族意识开始萌生。强烈的亡国忧患已成为当时思想家们共同的心理感受,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最紧迫的任务。要救国就必须维新,要维新先学习外国。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已成为民族主义者们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尽管直…  相似文献   

2.
戊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既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又是戊戌新思潮的鼓荡者;既直接参与并领导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斗争,又以救亡图存、向西方寻求真理激励。启蒙了整整一代人,指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走向。毫无疑问,西学是康梁等维新志士设计救国方案的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则是他们“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救国抱负的文化动因。佛学则主要作用于维新志士们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品质的养成。本文拟从此入手,来分析佛学思想是如何通过对人的内在人格的熏染,进而影响着政治体制的伟大变革、这一重要的近…  相似文献   

3.
"第三条道路",还是共同的底线?--读吉登斯《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粉红色欧洲”引起的思考冷战后时代,由于受苏东式社会主义名声扫地的连累,也由于影响更为深远的后工业时代发达国家社会结构与文化氛围的变迁、蓝领阶层的萎缩、传统工人运动的退潮、“左派”原有社会基础的缩小等原因,西方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一度出现严重危机。各国社会党(社民党、工党)、工会和左翼思想界在反思中进行了思想与价值取向、纲领及策略上的全面调整。社会党国际中“社会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德国的“民主社会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之争和“红绿联盟”、英国的“新工党理念”、所谓“既非自由放任又非福利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论“民权即绅权”——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早期阶段,近代资产阶级还处在生命发育的襁褓期,因而无论是当时的思想家还是政治家,都还未能把尚未成型的资产阶级作为“民权”的主体代表。而作为等级时代“四民之首”的绅士则轻而易举地成为“四民平等”时代的“民权”的主体。当时,“民权”是“绅权”的理论前提,“绅权”是“民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日甚一日,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洋务新政在近代化方面虽颇多建树,但终未能转弱为强,反被近代化同时起步的东邻小国日本打得惨败,表明“中体西用”的理论不再适用。在这亟需变革又缺少指导思想的时候,康有为提出了以变政为核心的维新思想,指出了中国近代化的方向。他的托古仿洋的论证方式,也为当时沉闷的中国思想界注入了一些新鲜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近现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鹏 《河北学刊》2006,26(2):45-49
面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在近代的深刻危机,中国社会曾作出了种种回应,选择了种种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 中西古今之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的演变是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危机与中西社会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表现,它典型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轨迹。同时,它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晚清思想界,无论是温和的君主立宪派还是激进的共和革命派,在民权观念上都已实现对民本的超越,但形式上却仍保持连接;而对于西方的民主理论,则接受之余亦有隔膜,主要重视国民的参政权,而模糊对待国民社会生活世界的自由权利.这种“民权”观念可说是中国传统政治意识现代转型的过渡形式,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史“转型时代”的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维新运动与自由主义1895年至1898年这段时期,史称“维新运动时期”,其上限及下限分别以1895年4月的“公车上书”及1898年9月的“戊戌政变”为标记。与此相应,人们习惯于将这段时期的社会思潮称为“维新思潮”。可见,“维新”这一名词既指1895年至1898年的一种社会运动,同时也是这段时期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观念。使“维新”成为这段时期的时代思潮之“共通观念”的原因是:19世纪90年代,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国社会变革所具有的文化先导性特征,使得每一次的革新都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首先取得突破。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与现代“断裂”的背景下发生的。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断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拓了理论空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救国方案也好,一种参与论争的社会思潮也好,它本身没有“断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新文化的意图,更没有“断裂”中国现代化启蒙的功能与企图。相反,倒是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给“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创造了一个新思想入场的理论空间。无论理论的魅力还是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都绽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一理论的竞争力延续至当代,就表现为苏联解体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一球两制”的竞争态势下,仍然保持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人们努力从中国传统的“异端”思想中寻找救国良方.作为先秦时期的一大显学,法家学说在近代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并形成了一股在思想界流行数十年之久的新法家思潮,许多个人与学派皆受其影响.新法家思潮有着许多丰富的内容与鲜明的特点,例如用现代政治理论对传统法家学说进行诠释,借法家学说来批判时代弊病与重塑国民精神等.对于新法家思潮,是值得去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何谓文化救国论?在救国诸因素中,把文化摆在首位,以文化的振兴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前提,以解决文化问题作为政治、经济等问题解决之基础。一、文化救国论的历史考察1.同治年间,传统文化救国论的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在步步升级,中国社会内部的危机也日渐加深,同治年间,洋务派师承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创办军工厂,购置机器,试图在军事上重新武装,经  相似文献   

12.
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面对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蹂躏,中国劳动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启示,喊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然而,在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人民的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知识分子“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也都成了泡影。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0年代中期,在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依靠科学,发展教育。为此,党和国家适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革命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主要体现在:继承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提出建立“大同世界”思想;继承传统文化的民族观,提出“民族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提出“民权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平均平等”思想,提出“民生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民族精神救国”思想;继承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继承传统文化“为政以德”思想,提出“人格救国”观。孙中山传承与超越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继承与发扬、扬弃与改造、开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历史渊源是威廉斯所阐释的“文化与社会”传统。在此传统中,诗人艾略特以基于阶级和宗教的“生活方式”定义文化,在重申18世纪末以来的英国保守主义文化观念、引起文化思想界的众多评议方面具有代表性。通过质疑艾略特的文化定义,拉斯基、威廉斯和斯坦纳三位评论者都把不同的政治立场、社会想象和历史关切带进文化议题。围绕文化定义所展开的语言争夺和意义斗争,表明“文化”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讨论社会阶级、政治经济、宗教和艺术等议题的视角、线索和能指。这一思考传统强化了“文化”概念在用法上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客观上也提出了“文化”概念有无自己的内涵以及如何把握其内涵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科学体制化的起点,表现为科学社团的产生、科学出版物的创办、科学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及科技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形成。由于“五四”时期的思想家对“科学”作了中国式的理解,科学成为“正确”或“真理”的代名词,致使科学的生产力功能基本上没有得到释放,究其原因是科学在当时救不了国,“科学救国”让位于“革命救国”。只有争得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科学在一国之内才具备昌明繁荣的社会条件。从“五四”时期的“科学救国”到今天的“科学兴国”,虽一字之差,但内涵殊异。“救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兴国”则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只要科技落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科学启蒙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启蒙是一个百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一、屈原:巨人时代的诗歌巨人战国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当时的天文、地理、建筑、音乐、数学、哲学、政治、史学、军事、文学等方面的历史巨人都相继涌现。社会开放、政治开放、文化开放的优越条件,造就了在思维能力、知识渊博、演说争辩方面难以逾越的一代典范,产生了一系列不朽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富。后世汉唐文化的宏大气魄只是战国文化风格的延宕,而思想界的各类巨人如群星竞耀的盛况,则是直至近代中国仍然不再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屈原及其山美水美、人美神美、景美情美的具有浓烈楚地风采的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两次鸦片战争只唤醒了少数有识之士,而甲午惨败却震撼了整个民族,牵动了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甲午战争加速了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分化,推动了清朝19世纪末的改革。尤其光绪帝受战败的刺激在政治上决策维新,经济上鼓励民间投资近代企业;甲午战争加速了封建士大夫和广大民众的觉醒,使一部分封建士大夫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一部分封建士大夫走上了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道路;与此同时,孙中山创立了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武装斗争迈出了民主革命的第一步。空前的国耻和深重的灾难促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其救国赴难的高尚磊落行为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天崩地解”、民族沦亡的时代危机感召下,由从事武装抗清、救亡图存,到从思想文化上探求强国固族之路,共同把目光聚焦于思想启蒙。他们的启蒙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无论是“戊戌”的维新变法 ,“五四”的新文化运动 ,还是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 ,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 ,把传统和现代对立了起来 ;文化不仅仅是“除旧立新” ,而且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 ;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论梁漱溟的“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梁漱溟的“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朱汉国“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是梁漱溟关于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认识。梁氏的这一论点,自三十年代提出之后,一直成为他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是海内外一些学者津津乐道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