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财富观及国民财富核算进行了认识 ,指出了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危害 ,然后探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财富观 ,并对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国民财富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最后研究了新国民财富核算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SNA(国民帐户体系)产生之日起,许多科学家就对此持有异议,认为SNA对环境资产或自然资本考虑较少。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这一问题已渐成共识。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修订和完善之中,理应充分考虑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经济与环境综合核算。本文针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起源、对现行SNA的影响及缺陷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国民核算体系(SNA)是2 0世纪经济科学领域最大成就之一,它是国民经济管理与调控的重要依据。随着人类发展观的演进,SNA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195 3年联合国SNA、196 8年SNA和1993年SNA。虽然1993年SNA有很大进步,但以可持续发展观衡量,它还存在许多值得发展和完善之处。因此,十多  相似文献   

4.
略论国民经济福利核算的性质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震 《江苏统计》2000,(11):14-15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自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以来 ,一直停留在民间学者的私人研究上 ,而且近几年来 ,研究日鲜 ,远不如几乎是同期发展起来的环境核算 ,这究竟是为何呢 ?本文笔者对国民经济福利核算的产生及其性质进行阐述 ,并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 ,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对经济核算、环境核算和福利核算之间的承递关系进行分析 ,认为从经济核算到经济———环境核算 ,再到福利核算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宏观资产负债核算指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资产负债存量核算.从宏观来讲,资产负债核算具有综合性,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为对象的核算主体,以经济资产存量及其变化为对象的核算客体,通常称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也是国民财富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国民资产负债表或帐户形式表现的,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地区或部门在一定时点上拥有  相似文献   

6.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优 《统计研究》2005,22(9):8-4
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国际上简称为SEEA,也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联合国SEEA的研究与发展进程SEEA主要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有了1993SEEA、2000SEEA和2003SEEA共3个出版物,它们分别标志着SEEA发展的不同阶段。1993SEEA对以往资源环境核算领域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归纳,整合了以前讨论和应用中的不同概念,首次提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与框架,阐述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核算内容,确定了SEEA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7.
战后初期 ,由英国经济学家斯通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这一体系包括国民收入、生产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及国民资产负债表、国民财富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几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其中 ,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其  相似文献   

8.
SNA框架内的GDP和EDP核算疑难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4,21(7):15-6
一、问题的由来 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核心指标GDP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而有关可持续发展统计、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相应的EDP、广义国民财富核算的话题也曾经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真实储蓄率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政府经常性支出作为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解决了真实储蓄率与新国民财富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将外贸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从对外开放风险的角度克服真实储蓄率在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上的缺陷.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率的合理性和对外开放程度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对外贸风险的线性调整方式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平  王晓晞 《统计研究》1993,10(1):12-16
SNA中的资产负债核算与MPS中的国民财富统计,分别为国际上两大核算体系中的存量统计,各自构成所在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存量统计,无论是SNA,还是MPS,都不能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1.
非金融企业机构部门(以下简称"企业部门")资产负债核算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住户(居民)部门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一起共同构成了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全部内容,因而其核算方法的科学与否和核算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程度.本文拟从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微观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核算的对比分析入手,就企业部门资产负债核算在利用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一些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统计教育》2004,(3):59-60
本文对美国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就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国民总收入是宏观经济统计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民总收入数据质量干系重大,本研究结合国民账户体系原理与我国实践进行了我国国民总收人数据质量评估研究.从对历史数据修订的考察、与国际收支统计及资金流量核算的衔接以及与外部数据的比较等角度开展GNI数据质量评估.研究认为,我国GNI数据质量逐步改善、国民总收入核算与修订后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资金流量表相互协调,说明我国国民总收入核算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此外,经过综合考察,可以认为我国官方提供的GNI数据优于由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4.
郝枫 《统计研究》2021,38(7):112-126
“财富-福利等式”表明国民财富与社会福利具有理论等价关系,是评估发展可持续性的最优指示器。我国国民财富研究相对滞后,总量测度与结构分析都亟待深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依据国情优化关键参数的设定,改进了我国国民财富与分类资本估算,并剖析了省际国民财富结构以识别其演进模式。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有别,省际国民财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民财富结构先由自然资本主导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进而转变为人力资本主导,最终迈入社会资本主导。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禀赋与发展阶段做好“投资组合管理”,以此来提升国民财富并优化其结构从而改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统计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国民资产、国民财产、国民财富等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宣布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国民理解小康标准,知道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含义。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绿色(GDP)、购买力评价指数、数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国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卫生总费用核算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用于全面评价国民卫生费用的一种工具.但由于各国的测算口径不同,导致测算结果缺乏国际比较性.为提升中国卫生总费用国内研究的国际性,按照资金来源、分配流向和实际使用三个方面重新调整了中国国民卫生账户核算体系及相关项目,调整后的国民卫生账户核算体系既不会加重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中心体系负担或打乱该体系,又可通过此账户对所选择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进行单独核算.  相似文献   

17.
吴优 《统计研究》2002,19(6):50-53
1995年以来 ,挪威统计局根据 1993年联合国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原则与规定 ,经过重新调查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替换折旧函数 ,对本国国民核算中的资本存量 (在此仅指固定资本存量 ,下同 )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和修订 ,同时也对以前公布的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消耗数据予以了调整和更新。  一、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消耗的基本概念  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消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是经济资产存量的核算内容。挪威国民核算中对资产的划分如图 1所示。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资本存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挪威国民核算中规…  相似文献   

18.
国民核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统计体系的制度安排和一种宏观经济统计信息,具备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属于一种公共品。本文不是中国国民核算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全面论述,而是从公共品视角对核算模式选择、知识生产和体系构建补充一些认知。研究提出:(1)中国统计改革起点是口径符合物质平衡表范围的产值指标,从未系统实施过物质平衡表体系;中国国民核算模式转换和体系改革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国民核算实践发展不够平衡,总体上大致处于1953年版至1993年版之间,部分项目达到了SNA 2008年版的水平。(2)中国学者在国民核算领域的学术增加值主要是论证中国核算模式的确立,对SNA的引进和系统、深入解读,SNA的中国化探索;国民核算的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质量提升,需要学者坚守阵地、贡献智慧,以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国民核算需要"脑书"Handbook进一步研究学理和方法论。(3)SNA自身面临的困局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对国民核算提出了要求,通过中国SNA体系的构建路线图,给出了中国SNA体系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7,24(5):21-24
 文章对国民福利核算理论中国民产品的标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诺德豪斯-托宾的国民福利核算模式中的不足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一、GDP核算的由来及其发展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按广义生产概念核算的一个国家 (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指标。GDP核算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原国民收入统计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经联合国研究制订、并经多次修订和补充而在国际上逐步统一的核算制度———《国民帐户体系SNA》的主要核算内容之一。十七世纪中后期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弟 ,根据当时 (16 6 5年 )的人口数和人均生活开支的估计数 ,估算英国国民的总支出 ,然后又从土地、房屋、其它财富和各个行业的劳动收入估算英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