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赵姨娘的悲剧是双重的,她首先是封建社会妻妾制度的牺牲品,同时又是一个在人格上有着很大缺陷的人,糊涂昏聩、无事生非、愚蠢颟顸使赵姨娘成为一个既可怜又可厌的悲剧人物.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庶出的现实又使她高雅不俗的心灵羁绊在世俗的泥潭中而苦恼、逃避、挣扎,成为封建嫡庶制度的牺牲品,这是探春最无奈的悲剧.更不幸的是,为了逃避庶出的现实和宣示自己主子小姐的身份,她极力摆脱、疏远与赵姨娘和贾环的联系,这又使其陷入了心灵扭曲的另一重悲剧之中.  相似文献   

2.
贾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嫡子贾代善之妻,金陵世家史侯之女,《红楼梦》中宁、荣两府上下几百口的老太太、老祖宗。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说她是“宗法家庭的宝塔顶”,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不言而喻,但她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性,允许某些年轻人个性的自由发展,绝不是所谓的“封建卫道士”。一宝玉不愿读经书、作八股,得到了贾母的同情和庇护。第二十五回,宝玉中了邪,生命垂危,赵姨娘得意乱说。贾母痛斥赵姨娘说:“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素日都不是你们挑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吓破了……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①…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艺术画廊里,赵姨娘是一个不甚被人注意的陪衬人物。近几年来,已有一些文章对赵姨娘的形象特征作了一些探讨,但对她在作品构思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未有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赵姨娘在作品中虽然是陪衬人物,但这一人物的塑造对表现主题,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对推动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了解这个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作品里塑造这样一个并不多余的小人物,这对于了解《红楼梦》这部杰作的整体构思是有所裨益的。因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 一般地说,陪衬人物的设置,往往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赵姨娘这一人物形象的设置与塑造,也是为着这一目的。红楼一梦,  相似文献   

4.
庚辰本第22回,在贾政的“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下小双批云:“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俞平伯先生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将它标点为:“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俞先生的标点不对。我认为批书人是说贾政的谜语包藏了“贾府祖宗自身”,而不是讲“必”字“隐”  相似文献   

5.
一个真贾政     
<正> 鲁迅先生指出,《红楼梦》艺术价值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真的人物”。这是基于对曹雪芹“不失真传”的创作思想的正确理解而作出的准确评价。在《红楼梦》众多的“真的人物”的系列中,当然应当包括一个重要人物:贾政。但长期以来,有人把贾政的性格特征概括为一个字:假。也有人从贾政的命名去妄测作者的命意:贾政,假正也,假正经也。还有人把他当成一具概念的僵尸,一种势力,一种道德的、政治的、人生的、哲学的概念的化身,一个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空洞的躯  相似文献   

6.
贾元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角色。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对她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这个人物的影子始终笼罩着整座大观园。在宗族关系上,她是贾府“老祖宗”的孙女,在政治上,她却是贾府真正的“老祖宗”。因此,每个爱读《红楼梦》的人,恐怕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体现《红楼梦》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曹雪芹应当给贾元春安排什么命运呢? 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高鹗和程伟元。他们在续书第九十五回写道:“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  相似文献   

7.
如生活那般复杂从密如蛛网的社会关系中写人,是《红楼梦》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处理."红楼"中的探春理家,就是这种艺术处理的精彩场面.作家形象地描绘了探春的风采:"一朵又红又香的玫瑰花儿,无人不爱,就是有刺儿".描写了她治家的才能,她的机智和敏锐,她对整顿这"大有大的难处"的豪门巨族的积弊的决心.她终于有了一展才能的用武之地,就是凤姐儿积劳成病后出现的"权力真空"的危机,由此形成了探春、宝钗、李纨"三驾马车"掌权的局面,而探春是真正的核心人物.然而,严重的考验来了.事情的起因很小,只是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要给点银子.主事的吴新登媳妇明知有老例,却故意不说,地试探老实的李纨和年轻的探春.李纨果然中了圈套,想照袭人妈妈的例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贾政,在封建士大夫眼中,是个宽厚仁慈、淡泊名利、清新寡欲的“好人”,他是荣国府的最高管理者(至少是两个最高决策者之一),也是朝廷官员。但贾政的理家和为官都是不成功的,出京作官出了事、丢了官,家也迅速衰败。作为一个不称职的家长和官员,贾政对贾府的快速衰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贾政的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虽然有两个(指赵姨娘所生的探春和贾环。作者注),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是我白操了这个心,弄得有冤无处诉。”宝玉这番表白中的一处纸漏,长期被读者忽略了。即宝玉并非“独出”。所谓“独出”是指一个人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宝玉有同胞哥哥贾珠,虽二十岁时死了,严格地讲,宝玉并不能算是“独出”。退一步说,即使已经去逝的兄弟姐妹不算,宝玉也不能算是“独出”。因元春乃宝玉的同胞姐姐,身体健康,且刚刚省亲回宫不久…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众多性格独特而鲜明的人物,其中的贾探春又是他匠心独运创造出来的一个别开生面的人物形象。 贾探春一出场,曹雪芹就以传神文笔写其濯濯风姿:“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好象独立江畔,雄视旷野的丹鹤。那时贾宝玉初会林黛玉,说:“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在旁的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宝玉说是据《古今人物通考》,探春立刻笑话他,说:“只怕又是你的杜撰。”她不轻信而出言警拔,真是刺扎手的玫瑰花。看来,她不是那种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少女。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和不少读者认为赵姨娘母子卑贱下流;<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和不少读者认为龙氏母女泼悍、没有教养.如果将赵姨娘母子与龙氏母女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观点是一种偏见.其实,赵姨娘母子是嫡庶制度的受害者,应引起我们的同情;龙氏母女是男权社会的反叛者,值得我们敬佩.  相似文献   

12.
也谈刘姥姥     
作为小说,人物的塑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正因如此,《红楼梦》的作者才把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深邃思考倾注在了他所塑造的一系列文化意蕴丰厚的人物形象之中,并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社会的矛盾等展现了丰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内容。刘姥姥虽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但也同样具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首先,刘姥姥情节从另一角度表现了贾府生活的奢靡,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的悬殊和下层人民生活的贫苦。如第39回,贾府小姐太太们再简单不过的一顿螃蟹宴,在刘姥姥看来就“够庄家人过一年了”,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13.
我观晴雯     
晴雯,在《红楼梦》中是个颇引人注目的人物。多年来,大多给予褒评,但我一直有点不顺眼。究其主要原因是,感觉她一直想当“二层主子”.她的这一欲望是相当强烈的“身为下残,心比天高”,这是对她的形象概括。她经常拣机会仿效宝玉的阔少生活,如:有机会就叫小丫头自水给她激嘴,发起牢骚来就大撕扇子,到宝玉才能享用的枕榻子上乘凉,到袭人的“玩宠上围坐”,迟宝玉给她放下妻子,划上划子,勒迫坠儿给他巴“思情头”等等.用*月的话说,经常“装小姐”,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一心想攀高校,“津津乐道地…  相似文献   

14.
妾媵制度是男权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度相结合下的畸形现象。清代对纳妾更趋于放任、自由,单是一部《红楼梦》我们就可以看出清代置妾之风的鼎盛。妾的身份卑贱低微,她们是封建家长和嫡妻奴役和驱使的对象;但妾的身份又高于一般的奴隶,处于一种“二层主子”的地位。《红楼梦》中的小妾虽处于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半主半奴的地位,但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生存方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写贾家的衰亡,正应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条“语录”,大约封建世袭制下的士大夫家族,一般是逃不脱这条规律的.宁府从第一代宁国公贾演开始,第二代贾代化,第三代贾敷、贾敬,第四代贾珍,至第五代为贾蓉.荣府从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开始,第二代贾代善,第三代贾赦、贾政,第四代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至第五代为贾兰。然后贾府这个轰轰烈烈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也就一败涂地了。所以说曹雪芹写贾府从宁、荣二公传禄位至今五世,是有深意的。联系到红学界一些人认为《红楼梦》描写了贾府由盛而衰直至败亡的过程或者说展示了贾府必将彻底败亡的趋势只是某些红学家的想象的说法,更感到曹雪芹的伟大,他实际上已从诸多方面暗示了贾家的必然败亡,这点并不因为《红楼梦》后半部的佚失而就成了“想象”。请从贾府的水、人、文、玉、草五世“一代不如一代”,看宁、荣二公的禄位的断绝的必然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封律大家族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从而整个封律专制制度的灭亡也成了历史的必然。《红楼梦》正是从贾府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封建官僚大家族的逐渐衰亡以至突然崩溃的过程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一般规律.人说封律社会下,宗法制的封建大家庭不会因“子弟的不肖”而灭亡,因而贾府也不可能因子弟的么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里笑话有八九则之多。第五十四回,元宵宴上,贾母讲一个,王熙凤讲了一个半;第七十五回,贾政、贾赦各讲一个,接着尤氏讲半个;前面第十九回,宝玉对黛玉讲了一个;后面第一一七回,邢大舅讲了一个。这几则笑话中,最引人注意的恐怕是贾政那一则。怕老婆,舔老婆的脚丫子,还不敢恶心,这是什么话?一个老是那末一本正经、奉《四书》《五经》为圭臬的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居然讲出了这样一种俗不可耐的笑话,这就是说,贾政不是彻头彻尾的“正”,他对这一类事情也感兴趣,他思想中也有另外一个侧面。而这一面,以前是被严严实  相似文献   

17.
一、续书人的线索 要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何人所续,先要研究一下谁是前八十回的续书者。 《红楼梦》庚辰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惮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的《回末总批》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相似文献   

18.
郁永奎 《江淮论坛》2005,(2):160-170
《红楼梦》的创作,经历了《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复杂的演变过程。《红楼梦》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①《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它原来在“贾探春理家”之前《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位置上,而后被作者向前移至“葫芦案”和薛宝钗“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②故事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沿着这里往下创作,直到“末回《警幻情榜》”③为止,从而创作出“百回”④《红楼梦》。而后,曹雪芹将《上三十回》⑤压缩成三回《红楼梦》,放在第四回之前,作为小说的开端,之后,他又从开端修改下去,成为“百十回”⑥《红楼梦》,但始终未改变《红楼梦》创作思路。《红楼梦》创作思路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思路,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思路。这为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红楼梦》结构、主题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史湘云     
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着力刻划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前茅,在《红楼梦》复杂的形象体系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她对全面广泛地表现作品的政治主题,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关于“十二钗”的结局,曹雪芹虽然在第五回的判词和十二只曲子中对她们的悲剧命运作了暗示,但在前八十回大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贾府里的"万人嫌"--论赵姨娘的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姨娘是贾府里一个不受任何人欢迎的"万人嫌".其性格特征是言语俗恶,爱挑唆生事,欺下凌弱,愚蛮粗野.形成原因主要是她猥琐不堪的人格所致.其形象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于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的嫡庶之争的现象和本质,揭露了宗法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弊端.赵姨娘的形象表明了曹雪芹的善恶观和正统的嫡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