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祛魅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罗斯通过描写犹太青年的反叛行为,揭示了犹太人心理层面上的祛魅,表达了犹太人对犹太传统的复杂情感。罗斯采用揭示、嘲讽、戏谑、颠覆、解构等作为其文学祛魅的方式;既祛犹太传统与犹太主流话语之魅,又祛美国主流文化价值之魅,是罗斯文学祛魅之特点;而还原人真实、本来的面目,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是罗斯文学祛魅之目的。罗斯的创作彰显了其人道主义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因对阿富汗社会的细致刻画和深情书写而蜚声国际,其作品视角独特、语言质朴、题材敏感、启示深远,并由此引发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学界对胡赛尼作品研究呈多元化趋势,而国内研究则局限于对现有国外研究的进一步阐释.本文提出应重视胡赛尼作品在后"9·11"背景下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的移民文学属性、揭示其独特的文化桥梁功能与影响力、并加强胡赛尼研究的中国化与原创性进程.  相似文献   

3.
罗斯受洗之后,才开始系统全面地学习拜占廷文化,为建立教堂发展了教堂艺术,为编写祈祷文而引进文字,为培养牧师而发展教育。拜占廷文化对俄罗斯影响最早最深的领域之一是艺术,早期的罗斯教堂建筑艺术以拜占廷风格为原则,伴随着建筑艺术的传入,拜占廷镶嵌画、圣像画、壁画等各种彩色绘画也传入罗斯。俄国文学是在拜占廷翻译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罗斯文字和书面文学的出现推动教育的产生,罗斯仿效拜占廷建立起学校教育制度。此外,罗斯从拜占廷获取了大量天文、历法、地理和其它的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南澳大学Magil校区国际研究学院文学课的教学特点及国内英美文学课教学情况,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国外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详尽的课程教学大纲、作品阅读与写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注重学生平时表现与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估方式,这些都对我国文学课的教学具有启发作用,实验及分析表明新思路在我国英美文学课教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WTO规则对我国企业FDI的促进与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面临更广泛的国际竞争,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企业海外直接投资(FDI),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WTO运行的机制与规则,分析其对从事FDI企业的促进与抑制作用,提出企业的应对措施与建议对促进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奥斯丁小说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然而,近年来国外学界新出现的对其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却未引起国内学者足够关注。本文从具身体验、虚构心智、文学达尔文主义、神经认知诗学四个方面评析当今国外学者对奥斯丁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成果。分析可见,这些成果都殊途同归地表明: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奥斯丁对人物的意识、身体、情感的洞察和描述具有社会文化性、具身性和生物性,甚至可以说,她在文本世界塑造的虚构人物的"感知"方式与当今认知科学研究发现的现实社会人类的认知方式高度一致。正是因为她的人物塑造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才使她的作品二百年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学术史的梳理显示,目前我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仍呈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开始面临一些瓶颈:一是来自"法律与文学"运动自身的内部矛盾,二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准备和学术态度所致.研究者在理论素养和学术态度上的调整,将有助于突破"法律与文学"研究的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8.
李钧 《东方论坛》2003,(5):127-128
朱德发先生近年对"文学史学"研究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使文学史学研究走向了"文学史哲学",这方面的成就在其<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中有集中表述;二是提出了"现代中国文学"概念,并以"现代化(或世界化)与民族化并举"为标准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9.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它的流行有一定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研究它的走红背景,分析它的运用现状,整合它的国内外研究动向,可以看出,国外对它的研究基于心理学领域,国内对它的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语言学、传播学、新闻学等多学科、多内容,但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整合,所以对其系统整合的研究将是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诺思洛普·弗莱是20世纪加拿大也是西方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一生著作颇丰,而他以其<批评的解剖>(1957)誉满欧美.国外的弗莱研究较为细致,从其生前就已开始;中国对弗莱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国内外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国内“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二十几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国内研究成果的梳理,对研究中的线索和成果进行大致的总结,从而了解研究现状,并取得对"魔幻现实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文学概念相对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粗浅梳理,指出韦勒克与沃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以语言结构为核心的理论特征以及建立在语音、语意层面之上的"整体论"理论路向。但是在实践层面,其恰恰遭遇了以整体论要求自身的"内部研究"的理论尴尬,即内部研究无法对文学的价值做一全整性观照,而这一切为国内文学研究方法的探寻提供了经验和启示——表征为钱中文、王元骧关于文学研究的"综、合"之探寻。  相似文献   

13.
与国内的研究相比,欧美国家数码文学研究,更多侧重于开发网络和计算机潜能的超文本、超媒体文学。20余年来,欧美国家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数码技术与文学关系研究、数码叙事学构建、数码文学的跨学科探索。在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热的当下,放眼世界、了解国外研究动向,不仅是时势所需,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方法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有关西斯内罗斯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数量最为可观,研究重心由最初的成长主题到后来的双重边缘化问题,族裔与女性身份是探讨重点。进入21世纪后,评论界开始把目光聚焦于西斯内罗斯的新作,研究的蓬勃势头逐渐扩展到中国。她们将族裔经验播撒进主流社会话语,为重构包容的空间秩序开辟了道路,也为在后现代研究族裔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文学在文化遗传和文化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从远古的"下里巴人"开始的浓厚的诗歌传统.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相似文献   

18.
性别理论作为一个前沿的理论命题,也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人类学、辞源学、历史学、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考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性别理论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关系以及性别与人的其他"类属性"的关系。以此为线索,对"性别理论"及其当代的文学言说背景和书写主线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不同性别都是有局限的单性言说,并在此基础上向着"人之为人"的"个人性"的方向超越社会性别的限定。这一发现可为性别视野中的文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学"是一个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的概念.它表征为一种民族文学间的精神分工、世界化功能、交流互换等的关系运动,并受到民族文学内部各要素结构关系的制约.它的性质依各民族文学的动机与方式不同而不同,其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比较文学研究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20.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其创作不仅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莫言在国外被视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并多次荣获国外文学奖项。其重要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等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受到海外读者、文学界和文学报刊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