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彪一伙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取消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民兵,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我们要狠批林彪一伙破坏民兵建设的种种反动谬论和罪行,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大办民兵的一系列指示,加强民兵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2.
张淑英 《老友》2013,(5):17-17
在家里的老相册中,有一张48年前叶剑英元帅与我们班的合影,它是我最珍贵的收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上掀起一股反华浪潮,敌对国家不断派飞机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我国黄海海洋岛附近进行侦察骚扰,还不时地侵犯我国领空和领海,为此我国政府多次提出抗议。上世纪50年代末,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地处  相似文献   

3.
我是新四军的一名老兵,时时想起抗日战争年代和一位美国飞行员相处的一段友好日子。我1928年4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1941年8月参加了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的部队,  相似文献   

4.
1990年,站在芦潮港果园乡田间地头的施军未曾想到,二十多年后,他会成为一名"成教战线上年轻的老兵"——38岁,他成为原南汇区第一位评上高级职称的社区教师;40岁刚过,他又入选社区教师高评委,是其中唯一的教师代表。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否定"多抽前绪"的同时,又完全赞同"师心独见"的创新。其实,"多抽前绪"与"师心独见"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借鉴前贤,立足现实,"运用脑髓",才能产生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6.
向叶帅汇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发出“大办民兵”的号召,我们海洋岛渔家姑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三八女炮班”。当时,我是女民兵炮班的班长。1965年8月26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这天,负责全军战备训练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来到海洋岛,视察了驻岛陆、海、空三军。之后,叶帅特意来到我  相似文献   

7.
颜梅生 《中华魂》2012,(19):48-49
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没当过"新郎"甚至还没有谈过恋爱,便当起了爸爸,背着孩子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征程的人,他就是开国将军马泽迎。那个孩子,是他根本不认识的烈士的遗孤,最终被他抚养成人。马泽迎(1912—1974),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师炮兵连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眼里,入殓师是一份特殊、神秘,甚至有点恐怖的职业,而本文中的主人公张庆平就是一位入殓师,而且是一位"80后"的美丽女孩儿。"见多了死的悲伤,才想让自己的每天都快乐起来",张庆平觉得她的生活逻辑就是这么推导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     
本多立太郎日军侵华老兵上海谢罪2005年5月19日,日军侵华老兵91岁的本多立太郎跪在“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上忏悔谢罪。5月20日,日军侵华老兵91岁的本多立太郎又来到上海谢罪,并在淞沪抗战纪念馆下跪谢罪。本多立太郎於1939年5月被召入伍,8月在中国江苏金坛驻防。期间,在上级命令下曾杀死一名中国军队战俘。1986年2月开始在日本各地进行侵华战争忏悔演讲,至今已有1027次,听众累计18万人次。萨达姆关押期间半裸照片被曝光5月20日、21日,萨达姆半裸照成为英国《太阳报》头版新闻,这是萨达姆狱中生活照的首次媒体曝光。5月20日,《太阳报…  相似文献   

10.
“台湾老兵”问题是历史留存于海峡两岸的中国社会的特殊问题,而婚姻问题又是“台湾老兵”中最突出的问题。文章以浙江籍“台湾老兵”为个案,调查了他们去台湾前后的婚姻状况,并分析了造成大多数“台湾老兵”在台湾孤单度过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每周的上课与互助组活动,是我们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光。"这是上海老年大学静安分校声乐(一)班六十多名学员的共同心声。这个班学员的平均年龄为67岁,最大的79岁,尽管他们年岁已高,且家住各方,但每周的活动很少会有人请假。学员们都表示,唱歌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健康,还提高了他们的素养,陶冶了情操。班长陆惠英退休后不久即来到声乐班学习,如今已70岁。  相似文献   

12.
温人炳 《老友》2011,(6):68-68
我今年70岁,非常爱好钓鱼。钓鱼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增添快乐,丰富退休生活。我已有40多年的钓龄,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钓鱼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回顾我钓鱼的历程,有苦也有乐,经受了苦和累、风与雨、冷和热的考验,积累了一些垂钓经验。现就如何选配铅坠与浮漂,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体会,仅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工匠义常用词是汉语史上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类词,其核心词"人"、"工"、"匠"、"师"及其作为词根不同时期构成新词的数量和能力,反映出书面语中,上古用"人",中古用"工",近代用"匠";口语中,上古以"人"为主,中古早期以"师"为主,中古后期"师"、"匠"共用,近代"匠"脱颖而出。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近代,其间当有新旧质素共存竞争的过渡时期,两汉两宋承担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4.
镇江师专第三届学术讨论会、教学经验交流会,于1985年1月12日按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分别举行。参加社会科学论文交流的,有中文、政史、外语等科的七位同志。参加自然科学论文交流的,有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科的八位同志。他们提交的十五篇论文,是从84年各系科教师撰写的一百多篇论文中筛选出来,推荐参加全校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抗战老兵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因素的影响,抗战老兵精神慰藉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以X市G区12名抗战老兵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入访谈法、观察法,总结该区抗战老兵在精神慰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分析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的成因。针对问题,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抗战老兵个体、家庭及朋辈、社区及社会层面提出社工介入的多元服务路径,以期改善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服务,增强抗战老兵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16.
列支敦士登 该国位于瑞士与奥地利之间,这个国家曾有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是1866年的普奥战争。当年全国参战的80名士兵,凯旋时无一人伤亡。因为在战斗中,他们躲在山谷里没有出击,战争结束便开拔回国。1868年,这支“不战之军”解散,从此列支敦士登成为无军国成员之一。据说,“不战之军”最后一名老兵卒于1939年,终年95岁。此后,全国再无军人。  相似文献   

17.
陈晓霞 《今日南国》2010,(14):46-47
当初他18岁,她17岁多一点,他们瞒住父母和朋友,秘密地相爱。那时他刚参加工作,她还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生,两人的人生指向完全不同,但他们决意要走到一起。  相似文献   

18.
矢明  王宝莉 《老友》2009,(9):1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156师,是由朝鲜族和汉族的优秀儿女组建的部队。156师宣传队用文艺宣传为武器,自始至终和自己的部队战斗在一起。1949年5月,他们参加了解放南昌的战斗,被南昌人民亲切地称为:  相似文献   

19.
张勇 《百姓生活》2014,(11):64-64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考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韩愈:第4次才考中了进士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失败3次。  相似文献   

20.
张寒 《百姓生活》2013,(12):36-37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于右任的《望大陆》写的是对故乡的永志不忘。时间流逝,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的老兵,已经到了凋零的年岁。有的人选择了葬于台湾,与故乡相望;也有老兵希望叶落归根,埋在故乡的土地。今年47岁的刘德文,是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社区里长(台湾的里长类似大陆的居委会主任)。在他的辖区内,有很多当年从大陆到台湾的老兵。为了完成老兵叶落归根的心愿,刘德文多次往返大陆,把老兵的骨灰送回家乡。截至2012年8月,他已先后送13名老兵的骨灰回大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