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诉求及抚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其情感需求问题亦日益凸显。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空巢老人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情绪欠佳、情感诉求强烈、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渴望子女陪伴、渴望受到尊重。针对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提出从政府、社会第三方、乡镇(村)及空巢老人自身四个角度来构建“政府主导、地方响应、社会协同、法律保障、自我适应”的立体化情感抚慰策略体系,使空巢老人不“空心”。  相似文献   

2.
空巢老人是社会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其现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借鉴国外关爱空巢老人的经验,从社区思想教育的视角对空巢老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社区为落脚点,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必要性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严卓丹 《社区》2013,(8):28-29
饿了有人送上饭菜,病了有人护送治疗、闷了有人陪着聊天……这些并不算高的要求却是一些"空巢"老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这个梦想对于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二社区的空巢老人来说已非遥不可及,随着"居家养老"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了"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宣红 《社区》2010,(22):46-47
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居委会总是在生活上给予一些帮助。实际上,有不少空巢老人除了有物资需求外,更需要精神关爱,因为孤独和寂寞是这些老人长年必须面对的现实。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推行了一个很好的精神关注办法,即成立了——  相似文献   

5.
环球趣闻     
《新天地》2012,(11):56
空巢老人安全万花筒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发生意外后,可能很久都无人知晓。如何知道他们的安全状况,全球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好办法。日本:每天监测用水量。东京水道局推出了一项每天用电子邮件向儿女发送独居老人用水信息的服务,以便晚辈通过用水情况了  相似文献   

6.
严卓丹 《社区》2013,(12):28-29
饿了有人送上饭菜,病了有人护送治痕闷了有人陪着聊天…-·这些并不算高的要求却是一些“空巢”老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这个梦想对于江苏省常州1市勤业二社区的空巢老人来说已非遥不可及,随着“居家养老”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了“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在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1]。在农村空巢现象尤为明显,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占空巢老人的25%左右[2]。因此,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查阅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的相关文献,旨在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提高  相似文献   

8.
周向前 《老友》2013,(1):68-68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发生意外后,可能很久都无人知晓。如何知道他们的安全状况,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家住上海市卢湾区南园新村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先后倒毙家中,数日后才被人偶然发现……近来,发生在“空巢老人”身上的这种惨剧时常见诸报端。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万老人独自守“空巢”无人照料。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专家们呼吁,“空巢老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我国有2340多万“空巢老人”@吴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阶段抽样调查法对成都市六个主要城区(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区)的300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成都市空巢老人的生活及健康状况。成都市绝大多数空巢老人的月生活费用都在1000元以上;子女看望的实际时间与老人们的期望值存在偏差,空巢的主要原因与子女的生活习惯不同;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大都不容乐观,且困扰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是孤单。社会特别是子女应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社会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全国城镇老年人家庭空巢率已达54%,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空巢化打碎了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亲情的缺失使得空巢老人形影相吊,孤独寂寞,郁都寡欢。要想"老有所乐",除了儿女要多给老人生活和心灵的关爱,社会加强对老人的关注外,老年人自己也要学会"精神自助"。注重夫妻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而体育运动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效果是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经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状态和适合老年人的六项体育项目的心理效应予以分析,探讨了患有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空巢老人应选择哪些项目进行改善,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以促其增强幸福指数,愉快地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3.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研究对于保障其养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系统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好,但同时存在着群体性差异,经济状况满意度、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敬老院意愿、村委会关心度、性别、老人家庭收入、新农合医疗报销满意度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在山东、浙江等地,这个比例已超过30%。全国3.4亿个家庭户中,至少有2340多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家庭老人需要社会照料。天津社科院和天津市老龄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997年,天津城区有老人的家庭空巢率为54%;到了2002年,这一数字就上升到了62.5%。照此速度发展,10年后天津市区有老人的家庭空巢率将达到90%左右。全国老龄委指出…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空巢老人是农村老年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日益庞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完善广大农村老年群体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首先要完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制度,本文以此为基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李子旭 《新天地》2016,(4):50-51
如何为空巢老人养老,世界各国正在探索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  相似文献   

17.
木汤 《老友》2013,(6):25-25
在农村,由于年轻人进城打工和离土务工经商,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老人减少孤独,享受生活?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车盘村广泛推行"公益食堂"、"日间照料"等集中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害怕孤独的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空巢生活,希望"老有所伴"。但老年婚姻遇到的困难较多,于是一些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近年来,法院受理了一些"搭伴养老"引发的民事诉讼。现将几种情况举例如下,希望引起老年人注意,以避免司法纠纷。一般同居关系随时自行解除案例:今年65岁的退休工程师老王,2009年秋天在晨练点上认识了与自己同岁的陈大妈,两人决定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9.
利用 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老龄化趋势严峻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认知正常比例显著低于男性,认知评分也显著低于男性;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婚姻状况、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敏感性,农村男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自评经济的敏感性;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差异64.05%与性别自身相关,两性在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间的个体特征差异使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差异扩大。建议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等措施提供相关支持,缩小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大多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已有的成果进行梳理,并从5个方面(即农村空巢老人的概念和分类、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对策等)进行系统地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