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轩宇 《北京纪事》2014,(3):25-27
这是一个由北京在校大学生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他们的愿望是教会老人上网、视频、微博、微信……让老年人也成为网络能手。  相似文献   

2.
在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兴载体,各个高校纷纷开通账号,积极利用这一平台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政治传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面临着用户流失、内容同质化、传播效果差、用户参与度低的困境.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有社会环境、高校自身、学生群体特点以及平台缺陷等方面分的原因,需要有针对性地从高校自身、高校与学生、高校与其他运营主体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共青团要以微信为平台,准确把握微信的功能和传播特点,通过"微"观念更新、建设团委微信公共平台、依托公众平台开展"微"活动、提升团组织"微"能力等措施创新团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团组织和团干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科技期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大势所趋。本文以我国9种农业科技期刊为例,基于统计数据分析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平台建设、选题策划、推送频率及互动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合理的KPI指标、培养新媒体意识、加强选题策划、确定适当的推送频率,做好微信公众号后台维护、美化公众号版面,提升品位,善用新兴媒介技术和附加小功能,注重期刊微信团队的建设,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等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旨在为农业科技类期刊加强数字化建设,顺应微时代要求,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微信"成为大众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后,更多的微信服务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今,微信软件不单单是一个沟通平台,也成为了商家竞相逐鹿、微信粉们购买服务的"大蛋糕"。此次,我们选择了温州地区几个较为火爆的微信"大咖",看一看他们的"微"店和"微"创业。  相似文献   

6.
小非 《老友》2011,(4):46-47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呢?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样。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有些子女甚至对老人不理不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即便想要维权,也总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现如今,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2011年伊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出炉,"常回家看看"将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7.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沟通、社交属性、平台架构的移动应用软件,为微课的推广和普及构建了新的平台和应用方式。为了挖掘微信的教学价值,使其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撑,调查大学生利用微信学习的现状,提出用微信平台向大学生推送微课,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本文对课程内容和平台结构做了介绍,最后通过平台推送微课应用实例,验证了本平台的实用性,希望为更好地实现微课的推广与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团总支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分析研究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应用的效果;并以笔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为依据,探讨如何提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多采用"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然而在"微时代"来临之际,高校辅导员运用"微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工具"可以更好地便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工具"也将成为高校辅导员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馆微博微信成为服务新模式.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例,全国高校档案馆以东部"985"211"高校为首率先开通微服务.微服务的指标包括开通情况、地域分布、历史消息、阅读数等,从这些指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档案馆微博微信的传播差异.高校档案馆微博受众形态是点到面、非对等的多向度关系;微信是点对点、对等的双向互动关系,对用户要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老树 《老友》2013,(4):10-12
家家都有老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年人这样或那样轻易被骗的经历,老年人被骗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受骗的为何总是老年人居多?针对骗局,老年人自身都有哪些难以回避的"硬伤"?老年人如何做才能远离骗局、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2.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飞速发展,使其用户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校学生,与此同时当前移动网络发展迅速更为微信等移动媒介提供了发展沃土。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切入点,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作为院系级微信公众平台运作指南,以现有运行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实例基础,从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出发,结合辅导课程化内容,从八个方面论述了院系级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3.
老树 《老友》2013,(7):9-11
如今,不少老年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老年人对这些新玩意存在着"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过招高科技有喜有悲《内蒙古晨报》2012年11月15日发表的题为《高科技产品成老人"甜蜜负担"》的文章称,智能电视、信用卡、智能手机等一些高科技产品,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成了"甜蜜负担"。近日,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前两  相似文献   

14.
绍兵 《国际公关》2014,(3):62-63
正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已成为生活方式,特别是6亿微信用户(5亿国内用户,1亿国外用户)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横空出世,可以说给旅游目的地营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一、微信是旅游地营销的最佳阵地从旅游产品属性来看,旅游是异地消费型产品,在常住地不具备体验性,因此,消费者在出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更加信任于身边人的推荐或者大家都认为值得去的地方。或者是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已经了解得足够多并且心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以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微信平台具有兼容性好、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已迅速成为人们联系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成为了各行业移动网络平台搭建的首选。传统学前教育具有封闭、单向、模式化等弊端,与微信平台相结合可以扬长避短,促进学前教育变革和发展。搭建学前教育微信平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平台搭建原则、内容建设和推广管理的探讨,为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变革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线政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务服务趋势,其中,政务微信作为“两微一端”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政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主要着力点。政务微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政务微信标准建设不规范、功能定位不清晰、内容形式不到位、主体建设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困境。因此,寻找新媒体时代基于政务微信建设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和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一大批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得到用户关注。依据运营者的类别,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可分为政务类、企业类、媒体类、幼儿园类和个人类,每种类型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它们为家长搭建了一个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从观念和方法两方面提升育儿质量,有助于解决“权威失声”的问题,让家长走出商业垄断的意见圈子,并为个人搭建了相对自由的发声舞台。为提高微信公众号对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力,建议提高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并加强监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相结合;加强对优质个人公众号的推介。  相似文献   

18.
三生石 《新天地》2016,(12):38-39
有的餐厅贴告示"先购餐",防止老年"相亲团"蹭座;有的年轻人责怪老年人在公共空地上跳广场舞,在公共汽车上抢座……老人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得到更多理解和尊重?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 笔者认为老年人应该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让生活除了有意义,还要有点意思.就像某位电台主持人说的: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太讲究意义,活得过于宏大,结果,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相似文献   

19.
陈文娜 《国际公关》2023,(8):148-150
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高校教育搭乘时代列车开启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新时代科教创新产物,因其独有的本校性、权威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广受学生青睐,其引导功能、交流功能、学习功能、信息拓展功能等更是直接对学生教育、学生管理产生影响。本文率先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概念及作用机制,并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成才与就业》2013,(21):21-21
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日前开通了以“鄞江社区教育学院”命名的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全国首家农村成人教育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