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秋生 《中华魂》2011,(7):34-35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语出惊人:"公务员最好放半年的假"。  相似文献   

2.
马海伟 《今日南国》2008,(11):19-21
编者按 近来,记者采访了多位人到中年的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看看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观念,就会发现,他们在舞台、银幕上光鲜亮丽的形象,与生活中对健康的不懈追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2010,(4):100-100
大学生求职难,企业觅才也不易。 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副部长蔡玲的话来说,大学生顺利就业是中国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然而,大学生就业话题在当前中国却越来越沉重,成为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1,(7):70-71
叶烂1955年生于江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秋塘染霞图》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金色的池塘》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并获优秀奖;《荷塘月色》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初夏的荷塘》入选“中国六届艺术节中国画大展”;《金色的池塘》获由中国文联、  相似文献   

5.
抗严教“离家出走” 常远出生于相声世家,爷爷常宝华和伯伯常贵田都是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深知艺术行业艰辛,虽希望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子女晚辈的成长,却完全顺其自然、因材施教。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小常远一改往常的乖顺温和,突然披上被单、顶个塑料盆扮起了正在热播的济公。他仰起小脸,对着长辈奶声奶气地说:“我长大了要说相声、当演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09,(12):46-48
在"海归"队伍空前壮大并显现出极大作用的今天,回顾近代中国第一代海归者的业绩和他们留在上海的足迹,更能使我们感悟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甘为祖国贡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08,(11):12-14
2003年春节前夕,中国变性第一人张克莎结束了10多年“东躲西藏”的漂泊生活,从台湾回到老家长沙。五年后的2008年,这位已经步入中年的特殊女性,依旧是一头飘逸的秀发、一双柔情的眼睛、一身高贵的气质,美丽得令男人心动,让女人嫉妒。  相似文献   

8.
丁建华,我国著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曾参加上千部电影和电视片的译制创作,先后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等多种荣誉称号,担任主创的8部译制片曾获“金鸡奖”及“政府奖”,她在《追捕》、《叶塞尼娅》、《茜茜公主》等影片里细腻动听、近乎完美的声音,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500米短道速滑是冬奥会上从起点到终点距离最短的比赛项目,谁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谁无疑就是世界“第一飞人”。2006年2月15日凌晨4时46分,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帕拉维拉体育馆,像一道红色闪电划过赛场,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诞生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王潆,以44秒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摘取了第一枚金牌。霎时间,全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呐喊声,无数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挥舞在飞扬…… 在欢呼雀跃的人群当中,却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中年男子,一动不动地坐在观摩台上泪流满面。 他是谁?为什么哭了? 他叫孟庆余,曾担任王津的教练。  相似文献   

10.
张宗 《金陵瞭望》2007,(7):10-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7日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这一重要讲话,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举报是一只令人不敢轻易去触摸的剌猬,即使匿名举报.也怕遭人报复讳莫如深。而辽宁沈阳“举报硬骨”姜焕文,不但坚持实名举报,还大张旗鼓地办起“中国举报网”,广征全国举报线索。这位“中国第一职业举报人”在刀尖上独舞,现已成功举报近4000个案子,获得举报奖金2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李宏  姚炎中 《21世纪》2014,(3):6-11
2014年3月3日,中国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代表委员齐聚北京,议国是,献良策,瞩目改革、热议改革,凝心聚力,畅想未来。  相似文献   

13.
梁用,今年24岁,虽然身高仅1.58米,可腰围却达1.8米.体重最重时达22D公斤,成为”中国第一胖”。 为了减肥,梁用不得不四处流浪,利用独特的体型卖笑打工,为此又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屈辱。一次成功的减肥改变了梁用的思维,他要挺直腰杆去生活……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07,(11):59-59
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魏源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聘请,担任他的幕僚。主编《皇朝经世文编》。他在南京乌龙潭畔,买下了一座宅院.作为选文编书的地点。道光十一年(1831),魏源在父亲去世后.将全家都迁到南京,扩建住宅,取名小卷阿.作为定居之地。今龙蟠里20号、22号,就是当年小卷阿的一部分。乌龙潭畔的优美景物,使他赞叹不已,接连写下了《卜居金陵买湖干草堂》、《乌龙潭夜坐》、《乌龙潭小泛》等诗歌。  相似文献   

15.
追求充实、平和、健康、快乐的生活,永远是每一位热爱人生、热爱家庭的朋友的理性生活选择,无论是身份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地位显赫的总统和夫人。  相似文献   

16.
卢佶 《金陵瞭望》2008,(23):30-31
在中国文学和戏剧史上,有一位南京人被冠以“江南才子”的称号,更以学术成就“五个第一”而闻名。他,就是卢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首上世纪80年代,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成了社会讨论的焦点。当时,河南一个矿工在杂志上刊登了征婚启事。后经证实,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则征婚启事,那位矿工一时间被媒体称为“中国征婚第一人”。如今岁月匆匆20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征婚的矿工和征来的娘子还好吗?他们有着怎样的婚姻传奇……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9月15日,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一位中国小伙子受到了来自全球1500多位青年领袖的关注。在与达沃斯主席对话时,他语言恢谐幽默、妙趣横生,获得施瓦布一次次深情拥抱。他叫高铭,是一名草根拍  相似文献   

19.
江齐 《华人时刊》2005,(11):2-3
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的中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多年里贫穷、落后、挨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总想尽快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掀起的“大跃进”,就是这种思想动机的一次尝试。动机不能说不好,作为当时七亿人口大国的一员,怎么能不为全国钢产量还不及30万人口的欧洲小国卢森堡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弗洛伊德热”的出现正值我国民族危亡、国家分裂的特殊时期。内忧外患迫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刻反思中国的社会现实,希翼寻求改造社会、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而此时掀起的社会思潮必然内涵着深刻的历史反思、社会批判与发展诉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