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眼神     
小时候,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天才能看到他的身影和听到他叫着我们的小名回家。从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没有给过我们什么够高的要求和要读好书之类的教育,当然也没有一次对我们的打骂。对于常伴我们左右又要经常劳作一天的母亲,在我们做错事时,是会拿着竹竿就要开始她的处罚。而这时,我们就会用孩子特有的狡猾“跑”去母亲的当时威势,气得母亲只有留下“晚上别回家吃饭”的话。如果是父亲回来时,他会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小名,我们可是就老老实实地站在他的面前来。不是怕他会打骂我们,而是怕他看我们时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正朋友禾是我们读书时公认的最幸福的公主。母亲是大学教授,父亲是一家公司老总,我们还在读研时,她的父亲就出50万元在北京给她买了一套单身公寓。禾是好客的女子,周末经常把我们这帮朋友召到房子里去,开一个热闹的Party。那  相似文献   

3.
狮子de性格     
南湘源是我的小学同学。他父亲是湖南岳阳人,据说是“没落贵族”出身。听村里的老人讲,他父亲由于犯了什么“事”(失手打死了一个人),为了逃避官司,就以“做生意”的名义坐“渡船”到了湖北。他流浪到我们村,和村长的女儿结了婚,就永远住在我们村了。南湘源出生时,他父亲仍然对湖南的老家恋恋不忘,所以给儿子取名叫“湘源”。南湘源和他父亲一样,喜欢说“我们湖南人”  相似文献   

4.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承诺     
父亲离开家时,夏尔才10岁。夏尔一家住在一座远离陆地的小岛上,岛上没有中学,家里又没钱供父亲去宾塞港读书,所以他读完了小学就再也没有上学。可是父亲非常喜欢读书,在这座闭塞的小岛上,他总能找到一些书回来,点着油灯一直读到深夜。父亲走的时候对夏尔说,地球很大很大,比我们  相似文献   

6.
父亲特别爱抽烟,小时候每当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到家,我和弟弟便围在父亲膝前,让父亲吐烟圈儿给我们看。这时,母亲就笑着站在旁边看着我们父子。  相似文献   

7.
记事时起,母亲就爱唠叨,而父亲沉默得像一座山。但是,正是如山一般的父亲给了影响我一生的3句话。第一句话: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上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家就在学校里住,我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尽管妈妈不停地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有时被骗得很深,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这份情感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用行动来体现的。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老白干”,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  相似文献   

9.
余平 《新天地》2012,(1):40
父亲家在6楼,他中风后就很少出门了。我去看父亲时总会送他一些营养品,当然也会按父亲的叮嘱给他带几份杂志。父亲对我送的水果、豆奶、芝麻糊等吃的似乎不太"感冒",却对我送的杂志情有独钟,父亲称之为"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0.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6,(11)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父亲就是勇敢、正义、力量和伟大的象征。小的时候,父亲一直在部队,母亲带着我们几姊妹在家乡。我是四姊妹中的老大,大一点后,渐渐能体会出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天天盼望父亲的探亲假和出差顺便回家,经常回忆父亲来家时高朋满座、门庭若市的日子。尽管父亲难得回家,可在我心目中,父亲  相似文献   

12.
天气转冷的那天,母亲从箱子里取出那件暗红色呢子大衣,穿在身上。大衣是父亲生前为母亲买的,虽然款式和颜色都很土气,但母亲却自是喜欢得不得了。每年冬天都会穿在身上。我们知道,那件大衣融入了父亲对母亲的爱。那种爱,朴实、熨帖、暖心。大衣是父亲十几年前进城办事时给母亲买回来的,当时我们都惊奇不已。父亲很少买衣服给我们,更别说买给母亲了。从小到大,我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父亲为抗日救亡,为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他军旅一生,留下不平凡的足迹。在纪念他的日子,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少年的生活和父亲对我的爱,令人难以忘怀,心潮澎湃起伏!父亲在我出生之前,就投入抗日救亡工作。在我出生之后,是他和邱清华叔叔一起给我起了一个"周建华"的名字。当我刚会蹒跚开步时,父亲就奔赴皖南参加了新四军,皖南事变时被俘囚于上饶集中  相似文献   

14.
孝老如育儿     
陶绍教 《社区》2009,(18):53-53
父亲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我和妹妹心里都明白,父亲养育我们时曾受了不少屎尿之苦,如今,父亲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当然也该好好伺候他,报答养育之恩。但是,在照顾的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大小便失禁问题。如果我们在他身边时,不时扶他起床大小便,就好办些,而当有事忙不在他身边时,或是晚上睡下后,他就常尿床便床了,不仅弄脏了床单和身体,也影响到健康及生活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了许多办法,如在床单上垫塑料薄膜,防止尿液和粪便弄脏床单,还试过在床单上垫卫生纸,但效果均不理想。无奈,我和妹妹商量后请了保姆,但这脏臭的护理活儿接二连三“吓”走了几位保姆。  相似文献   

15.
小兵 《社区》2001,(3):51-51
我们家有私房五间,都在我父亲名下。我们家就父母和我三口人,前不久,我父亲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父亲去世后,母亲决定把那五间私房改到我的名下。请问,怎样才能把房子改到我名下呢?  相似文献   

16.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我们曾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可父亲总是以不自由为借口拒绝我们的好意。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全家农转非到城里的第二年,父亲就到了60岁该退休的年龄。就在父亲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当月,同样是60岁的母亲因患肝癌去世了。本想安度晚年的父亲受不了这个打  相似文献   

18.
聆听之福     
李荣华 《老友》2009,(3):26-26
父亲有个习惯,在饭桌上,一旦酒杯在手,他嘴里的话就多起来,这时候,只要我们愿意做他的听众,准能讨得他的欢心。可惜,在我小时候,我们讨父亲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遭遇坠机时和父亲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放弃所驾驶的小型飞机,任由其坠入休斯敦附近的海域。那次经历令人胆战心惊,但我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20.
我天生喜欢周国平的书,一见就想买。几周前从当当书店购得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周终于有空,能够在一个很静谧的固定时间内,把这位父亲的札记读完。一位像海洋般深广、露珠般晶莹、溪流般温柔的父亲,向我们诉说着他的最美丽、最悲惨的亲子故事。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很幸运,在神的眷顾下,我也成为了一位父亲。可是妻子怀孕时,我却丝毫没有做父亲的准备;妻子分娩时,我不在她身边;孩子诞生后,我问(电话中)的第一句话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