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检验安徽省19952011年政府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不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比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大;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都具有负向冲击作用;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也都有正向的冲击作用,但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对推动南京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京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为了推动南京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提出了稳步提高南京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更新消费观念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农村市场是内需增长的核心领域.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但受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能力不足,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路径层次模型,以确定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理想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1至2012年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老人抚养系数升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将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农业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其对居民消费上升的贡献会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被强化,但随着老人抚养比的上升逐步被弱化。  相似文献   

6.
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实现和谐。和谐消费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农村居民这一特殊群体和谐消费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粗略。通过对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加以研究,认为要实现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共生性适应维度的培育以及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或消费行为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个维度实现良性互动,同时应树立新型的和谐消费理念,并对农村居民实现和谐消费的途径加以认真研究,最终使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的双重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为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2005-2016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变化轨迹和LMDI效应显示,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经济水平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强度效应,这是导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财政对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的特征,除受收入水平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对策建议主要有: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的有效配合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结构转型压力,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转变,国内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关键。因此,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因素对刺激我国消费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计量模型对2000—2009年影响我国农村人均消费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影响农村人均消费的主要因素为农村人均纯收入、政府对农村的人均转移支付、利率和货币供给。政府和农村居民都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人均消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强度变化和影响因素视角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特征及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先行于农村居民,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强度相对更大;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影响效应,收入因素的总体影响相对更大,并且每种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具体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收入差距缩小,将会推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与趋同,进而促进我国消费总量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加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9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之间正相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具有季节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河南省应设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保守的消费习惯、构建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升级,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河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与消费倾向四个方面。而在消费、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城镇居民的消费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农业通过居民消费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最为显著。河南省"十三五"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调整与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改革消费政策以及发挥交通运输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使农民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传统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以及消费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应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农村销售网点的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市场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利用H-P滤波法来研究投资、消费、出口的周期变动与经济周期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1978-2008年间我国经济周期大致分为3个阶段;然后分别以三个阶段为样本,将最终消费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出口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投资、出口、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出弹性有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产出弹性先上升后下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须转变为重视增加消费尤其是居民个人消费。本文根据陕西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建立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进而针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运用1978-2007年的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其消费的增长虽然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较强的时滞;反过来,消费需求的扩大对农民收入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激活农村消费,就需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农...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学者与政策制定者们的热议话题.特别是在中国,农村居民基数庞大,财政支农能否有效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对于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逐项探究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住房、医疗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对农村居民食品、文教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对设备、衣着、交通和总消费的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较大的地区差距是其空间经济的基本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对我国地区差距成因的解释大都建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之上,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较少.笔者运用Archibald(1967)提出的本地消费方法,从需求角度分析城乡居民对本地产品/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其乘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居民对本地产品/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其乘数效应差异明显,从而构成了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另外,农村居民对本地产品/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边际收入税率为负,城市居民的边际收入税率为正,这些都决定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大于城镇居民;而且,各地区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差异也大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意义重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对于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十分突出.从长远来看,如果中西部地区重视非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提高本地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减少进口及输入漏出,同时,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民的补贴力度,会缩小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鉴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外贸和投资作为昔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力源,其拉动作用越来越不甚明显。相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则愈加显著,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只有清除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障碍因素,才能充分释放农村居民的巨大消费潜能,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80~2007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受到其纯收入、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共同作用,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变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因此,陕西省要进一步刺激省内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