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只有我们比较真实地掌握甘肃文化发展赖以前进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发展优势。今天研究甘肃省文化发展趋势和远景,在实践工作中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促进甘肃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一、甘肃文化的优势 在研究甘肃文化事业发展时,首先要研究甘肃文化的长处和特色是什么?这是发展现代文化不容置疑的重要任务,对开发、利用甘肃古代文化,也不容忽视。如果要问甘肃文化事业的外部形象是什么?我认为,应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甘肃可以说是个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氐、羌、匈奴、吐谷浑、吐蕃、突厥、党项等主要古代民族都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牧养屯垦而长期生息过。他们在开发这一地区的历史进程中,同汉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曾作出了重要的贡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6):92-104
甘肃传世文献和历史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古代传世典籍、历代方志文献、档案文献和文献提要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认为甘肃传世文献尤其是古代典籍和历代方志文献相较其他省份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受历史条件限制总体传世稀少,地域特点明显,是今天研究甘肃历史社会发展十分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宗教仪式以及哲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古代天文学在印度科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由于古代印度在科学、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与邻近国家有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印度古代天文学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本文试图就印度古代天文学的发展问题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5.
甘肃历史悠久,自远古始,就是先民们劳作、生息繁衍的主要场所,是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甘肃地处祖国边陲,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贯穿全境,又是内地连结西北边疆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甘肃历来是多民族的乐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杂处相间,各族人民为开发甘肃世代在辛勤地耕耘着。所有这些,吸引着人们对甘肃历史的迷恋,甘肃史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建国以来,还没有正式出版过一部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究竟有没有理论价值,及其在当代有无作用的问题,在古代文论研究界的认识上倒是并无原则分歧的。因为从古代文论研究界所从事的专业出发,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正确地把握着古代文论的价值观,而且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在现代文学领域不同层次运用古代文论的成果资料。所以,现在的问题,主要的并不在如何统一对古代文论的价值观及其应用的认识,当务之急是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古代文论的理论价值以及如何加强它  相似文献   

7.
曹治邦,男, 1941年 5月出生,甘肃通渭人。 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任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甘肃唐代文学学会理事。   曹治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对唐宋诗词,特别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研究,情有独衷,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展论文近 30篇。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永嘉四灵 "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论》,发表于《青海社会科学》 1991年第 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第 12期,收入四川社科院科…  相似文献   

8.
甘肃古代传统民间小戏述论○武文甘肃古代民间小戏历史悠久。作为今天小戏的因素,在原始时期就已开始孕育了,那就是陇原先民们创作的原始歌舞。伏羲神话中就有关于乐舞的内容。《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云:“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八风...  相似文献   

9.
每当提及古代甘肃史,人们总是津津乐道畜牧业的“天下饶”,其实,真正能使我们引为自豪、倍感光彩的则是古代甘肃人所具有的“尚武”精神。 秦汉以降,历代中原王朝和割据西北的群雄,莫不青陇右和河西地区,究其原因,当在这里的民众“尚武节”、“习战射”,“得其人,足以资战斗也”。古代甘肃人所具有的这种  相似文献   

10.
苏云  庞剑文 《社科纵横》2023,(1):141-149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才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品牌形象论、品牌个性论发掘出甘肃各个城市独特的“卖点”;其次引入CIS理论分别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对甘肃旅游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并在原有的甘肃旅游形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整理出甘肃各城市的旅游形象宣传语、标识以及吉祥物;最后针对短视频等新媒体及时、多向传播的特点,提出一些甘肃旅游形象在网络上传播的建议。通过对甘肃旅游形象的塑造探究,不仅可以深化CIS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丰富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理论,而且可以促进甘肃旅游形象的完善,以提高甘肃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印度种姓制度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不仅就各种姓各等级的职业、婚姻、法律上的权利等方面一一做了规定,而且就生活起居、社会交往等方面也都做了种种限定。它的存在发展不仅是自然经济与超经济强制的产物,而且也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建立大兰州经济圈的必然趋势、经济圈的结构及其宏观经济功效 ,认为建立大兰州经济圈不仅对甘肃经济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88年8月,在搜集整理甘肃地方货币资料时,我们首次发现三张半民国初年甘肃军需钱号印制的军用钞票。它的发现,不但填补了辛亥革命活动货币金融史不足的空白,而且也是研究西北军事史、经济史、货币金融史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珍贵遗产,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教育学专著《学记》的探讨方面,前辈学者已经为我们做了大量铺路和引路的工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顾树森先生的《<学记>今译》,傅任敢先生的《<学记>译述》、沈灌群先生的《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中第二章第五节《先进启蒙者“学记”作者底教育观》等专门论著。他们的工作不仅使我们能够在对《学记》的理解上少走弯路,而且在对《学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高  相似文献   

15.
苗德培 《社科纵横》2013,(10):138-140
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华夏民族发展的历史,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涵,印证了古代甘肃经济政治社会的沧桑之变。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文学改良运动中,所谓“文界革命”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它不仅变革了数千年来通行的文体,而且提出了数千年来未有的文论。不过。“文界革命”所指的“文”,既不是建立在欧洲纯文学观念之上的文,也不是中国古代“文笔”对举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7.
"质与文"与"合理与合式"是韩非子和贺拉斯分别提出的两组相互对应、有相似之处的形式理论范畴。这两个范畴不仅表现了中西古代文化思想背景、世界观念、思维方式上存在的根本性分歧,而且也表现了中西形式理论在主体问题上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吴晓军 《社科纵横》2010,25(9):107-110,114
近代甘肃人口流动对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解放、开化风气、振兴教育、传播和应用科学技术方面。在近代甘肃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出现了外籍人士大量进入甘肃政坛中上层,垄断甘肃政治的情况。他们形成了甘肃主流社会特殊的利益集团,缺乏报效甘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受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流入人口又难以融入本地社会,造成甘肃财富的外流,堵塞了本籍人士上升流动的渠道等等。这一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近代甘肃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印度在古代既是一个宗教极为盛行的国家,又是一个哲学相当发达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十分崇尚“直觉”的认识方法,而且也很富于辩证的思维。这是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事实。然而这一事实也并不排除另一同样存在的事实,即印度在古代亦是一个逻辑学达到很高发展水平的国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建国后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古代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本刊特稿刊发的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石宗源同志在全国古籍整理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论述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甘肃在这项工作上的优势和特卢,参加会议的同志都认为讲的好,是很值得一读的。 敦煌学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的显学。本期在这一栏目中发表了三篇文章,正宇先生的文章主要介绍了1993年8月23日至28日在香港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