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隐性德育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德育的特点是通过所有学科和课外活动及环境因素影响等全面的教育活动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并规范隐性德育课程,首先须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和队伍的建设;其次是开发学科教学层面、校园物质层面、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有一个内化过程,并非今天学习到一条定律或原理、一种观点,马上就成了一个人的素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以来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已逐步由显性课程教育转向隐性课程教育,即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课任老师良好的言谈举止、科学进步的课设置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这一多维空间构建之中.体育隐性课程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这方面有着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类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人文素质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下,回顾了一般意义上的隐性课程的涵义、分类和特点;指出了人文素质类校本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探讨了整合、利用、管理、评价人文素质类校本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高校教育中 ,历来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 ,而往往忽视了隐性课程的影响。隐性课程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高等学校应树立全局观念、动员全员育人 ,强化制度管理 ,建立良好校风 ,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育人环境 ,多途径开发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隐性课程的研究文献成果,最初来源于国外研究,是20世纪60-7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把隐性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学者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有不同界定,但均赋予了它多种教育功能。研究文献多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建设高校隐性课程的意见;也有学者具体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隐性课程的主体框架。  相似文献   

6.
“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各种"隐性课程"界说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隐性课程"的内涵,指出了"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呈现方式和所传递的知识内容,以及"隐性课程"独特的作用特征,并据此从"隐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控制和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角度论述了对"隐性课程"可控因素的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隐性课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隐性课程的定义辨析,在陈述隐性课程的性质特征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隐性课程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特殊功能,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说明对隐性课程的探索、重视和发挥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素质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基。开发隐性课程是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从开发师德示范、警务化管理、操行评定、党建工作、校园文化、警学互动、校园环境等七类隐性课程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育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意蕴、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高等学校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当前高校过于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则相对认识不足。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开发要把握“一个核心,两个突破点”。以课程文化的重建为核心,要求课程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属性,使各少数民族文化均能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体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发展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校本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开发为两个突破点,要求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充分利用国家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重视隐性课程开发,关注学生文化的连续性,使学校文化成为学生原有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中介。德育课程的设置与设计 问题是当今学校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活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三大课程 形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对他们既要合理设置和充分运用,又要注重扬长避短,发挥其整体 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写作教学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提高表达能力、审美素质和思想品德及培养人文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管理类专业是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类新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文章根据多年办学经验及对该类专业的深入思考,从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与融合、思想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培养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管理、信息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奠定了信息管理类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保良好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的塑造,而且要参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建立四结合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关注框架的立体化取向、内容的互动性取向和价值的动态性取向。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中的基础公共理论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教学双方的投入与教学的成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运用情景式、研究型、参观法、案例型、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德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延应被限定为对学生品德发生影响的一切实践活动,其内涵应被规定为以学生全体参与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德育实践课程对于解决以往教育那种“空洞说教”、“机械训练”和学生缺乏自觉纪律与责任心的知行脱节问题是一个新思路,是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主体“人”。品德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育对象主体“人”是否在内心服膺道德和在行动上是否实践道德。因而品德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体人,,来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品德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我们的失误之处恰恰是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对主体“人”主体地位的漠视与淡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品德课程改革中,应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教育过程的生活性、教育对象的生命性和道德内化的实践性.决定了主体性道德教育必然在生命体验中展开。而生命体验,则通过以体验课程诠释德育课程、以生命故事体验生命意义、以道德描述替代道德灌输等方式.来丰富并阐释主体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是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而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行为训练。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