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物质材料是艺术活动的基础,艺术的物质材料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并且它的演变也直接影响了艺术技巧与艺术风格.科学技术、制作师、演奏者、艺术家都对艺术物质材料有影响.物质媒介材料的不同,构成的术门类和艺术风格也不同.艺术物质材料与艺术思想也影响着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代表的现代多维空间的科学观念与康德代表的古典牛顿物理学空间观念,是在科学与哲学问题上古典与现代的分水岭。自19世纪末以来,以物理学革命为先锋的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的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欧几何的诞生,它同时也影响了以毕加索的立体派现代绘画为代表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的颠覆,有着深刻的自然科学与哲学根源,即四维和多维空间的发现。这样的发现不仅改变着自然科学的面貌,也改变着哲学与艺术的面貌。在这样的意义上,现代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哲学内涵的观念艺术。这些现象启示我们,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研究之间有着本质上的相通关系,只有打破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才能更好地促进这些学科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一股认为郭沫若中、后期所持的是艺术功利观,而前期则是主张“文学无目的论和反对文学上的功利主义”,的超功利论者,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茅盾。今天看来,这种观点至少不全面的。因为在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中,同样包含着明显的艺术功利观。  相似文献   

4.
审美与功利的关系一直是美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使艺术形成产业化运行,也使艺术、审美、功利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笔者从审美与功利的关系角度考察人类艺术的发展,在总结原始艺术和经典艺术阶段中审美与功利关系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艺术产业构成了审美与功利关系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悼亡主题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一直都是引人关注的.潘岳以文人身份首次用诗歌形式直白地表露自己对亡妻的哀思,在文学史上首创悼亡诗之先河,进而在行文结构和艺术手法上都树立了一个典范.苏轼继承了潘岳悼亡诗的行文和艺术,创新性地将悼亡主题引入词中,使得悼亡文学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文学翻译中艺术意境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境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艺术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说到底是原作艺术意境的再现,文章从艺术意境的审美构成、艺术意境的再现过程以及再现的两条常用途径--对应法和重建法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二者之间既彼此渗透互相联系,又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讨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既能对影视艺术与文学进行比较,认识其优劣长短,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征,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创作规律,又希望文学作品的改编者能处理好两种艺术形式的转换,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结合的,技术和艺术是伴生的.他提出科技工作者要有一点文学素养,文学艺术家也要懂一些科学技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都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的.钱老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是一位科学家,但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对书画、文学作品、音乐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在艺术营销过程中不应该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任何干涉,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自由和无功利的表达。事实并非如此,艺术组织介入艺术创作也会促进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中,性爱主题几乎变成了叙事的根本动力.文学抛弃旧有的宏大叙事,对感性肉身和刺激进行自然主义的渲染,本能化、欲望化的叙事则构成90年代以来文学的突出特征.然而,对性本能的过分张扬必将导致文本艺术张力缺失,失掉历史的厚重,危及作品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