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春秋列国中,楚国灭国置县,开创了中国古代设县的先河。研究春秋时期楚国县制,对于深入探讨我国县制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时期楚国不分封,而采取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萌芽也源于楚国的县制。虽然楚国的县制还不完善,但是它为战国、秦汉以后以郡县制为地方政权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 儒学创立之初,着眼点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际问题。这当然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也代表了古代中原历史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从鲁国承袭下来的中国文化的、基本方向。它体现了儒学乃至中国哲学的特点:不同于古希腊和印度哲学,不是“爱智”,也不是“出世”,而是主张积极入世、探索为政之道和为人之道。 首创儒家的孔子,在鲁国有短期从政,但并未得到任用。到了战国时期,儒家门生多次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的楚国采取任人惟亲的用人制度。楚王任用王室公子执掌楚国的大权,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王权,但王室公子的专横跋扈,对非王室大族进行残酷打击,甚至夷宗灭族,使那些非王室贵族在楚国无法容身,因此楚国出现了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外流的贤能之士逃到与楚争霸为敌的晋国,为晋国所用,造成"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形势。人才外流,使楚在与晋国的争霸战争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春秋后期,楚外流人才又多逃往崛起的吴国。吴利用楚国贤能攻伐楚国,五战攻入楚之郢都,使楚几遭亡国之祸。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腐败堕落,日趋保守反动,终于导致了楚国的灭亡。任人惟亲制度对楚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楚国人才任用的得失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启发作用:留住并用好本国人才,同时大力引进重用他国人才,尤其是一流甚至是超一流人才,这样中国才能更快地走上富强之路,更早地建设成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楚文王在楚国崛起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楚文王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为楚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楚国攻伐战略的转向;攻灭息、蔡、申、邓等国,为楚国开疆拓土;率先垂范,践行法治,对楚国形成法治社会具有定型作用。楚文王做出这些贡献,与楚文王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大臣的勇敢谏诤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类法治理论的由来与发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在我国最早系统阐释人治思想的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法治理论应分为中国古代法治、西方古代法治和现代法治。中国古代法制的基础是专制法治 ,而现代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惠能在禅宗前辈广泛兼容与吸纳中印文化的基础上,率先完成了把印度佛教全面彻底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回顾,论证了惠能创新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介绍了惠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认为惠能创立了平民化的佛教,使社会平等的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惠能创立“和光接物”的理念,为宋明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惠能把印度佛教“出世间道”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入世观念融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美学领域构筑起独特的精神家园。本文还进一步把惠能对佛教文化的创新放到世界范围加以考察,认为惠能在世界宗教史上,首创政教分离的宗教改革,为宗教服务社会开辟了新天地;惠能在世界哲学史上,是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最早的奠基人;惠能在世界文化史上,成功走出了一条自主把外来的异质文化完全彻底本土化,创造出比外来文化原产地更先进的文化,实现文化可持续进步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中国古代在识别人才、尊重人才、任用人才方面的政治实践、理论探讨和制度建设,总结了中国古代人才观中值得今天借鉴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不仅为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人才战略提供了历史注脚,而且为当下各层各级的人才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楚国与诸夏在“忠”的观念上是不同的,在君臣关系中,楚人讲忠君,诸夏讲忠道。这里有如下社会原因:楚国建立县制较早,国君可以直接控制土地,楚国疏于礼义,楚国宗法势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总结了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 ,创立了监察独立的思想 ,使其成为五权宪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的监察思想及实践对我们民主法治的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应试者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品德素质的手段和方法,最初用于教育评估,后被国家人事部门所采用,成为拔擢行政人才、任用政府官员的主要手段。这种以考试取才任官的制度,首创于我国古代,后西传诸国,为西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诞生创设了条件;日趋完备的西方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又为我国即将出台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提供了借鉴。笔者拟对这种中西融汇、相生相长之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华最古之县,学术界历来存有争论.申、息二县是华夏大地诞生"县制"最早的地区.由申、息等楚县所显示的"县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县的行政首长由楚王直接任免;其二,县邑代表国家向县民征收军赋,用以组建直隶于楚王的地方兵团("县师");其三,地方兵团("县师")可由楚王直接调遣,参加楚国对外争霸战争.由申、息二县发其端的楚县的不断发展壮大,从多方面凸显了"县制"的优越性.根据"县制"的三个特点,顾颉刚先生以楚灭之"权"为春秋"第一县",缺乏立论根据.息县建县最早,县名最古且无更易,这在中国县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3.
荀况在考察以往思想家对人才问题的认识以及历代统治者任用人才的实践基础上 ,对人才问题作了理论概括 ,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人才学说。对什么是人才 ,如何培养、识别、发掘和合理使用人才 ,都作了阐述 ,他的人才思想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宝库 ,在今天也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恩格斯关于政治权力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宪法为核心的法意识形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交互作用”,丰富了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更完备;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思格斯的法治理论并在当代中国付诸实践,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新境界,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吴、楚是长江中下地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家。两国间的连年争霸战争,为吴、楚人才与文化交流开拓了渠道。吴国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攻破郢都,大败楚国。楚国学习吴越先进铸剑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吴国仿造楚式青铜青器,吸纳楚民土坑墓葬俗;楚人则效法吴之坟丘,吴、楚文化得到进一步交融。楚灭吴越统一长江下游后,成为"东楚"富饶地区。  相似文献   

16.
李觏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看到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对当时社会在人才取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吸收中国古代传统人才思想的基础上,他论述了“守国在政,行政在人”的人才观和以重德、效实为特征的人才标准,并提出了兴学设教以培养人才的主张,多途并行以选拔人才的建议,以及量才制宜以任用人才,严格考核、实行赏罚以管理人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及其体系结构,是形成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主要特征的重要渊薮,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参验,首次对楚国土地制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认为:西周时期,楚君对周天子具有经济附庸关系,楚国的土地从名义上说为周天子所有,楚人则只是占用土地;从春秋初期到战国中期,楚国的土地所有制走的是一条国君所有制与里社占有制、领主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相结合的道路;楚国土地所有制主要有王田、食邑和小私有土地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张平 《江海纵横》2007,(5):43-45
政府雇员制并非我国首创,而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学来的“舶来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政府率先采用雇员制。我国政府雇员制的推行始于2002年6月,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缺乏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导致我国各级政府大量缺乏信息技术、国际金融、法律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为摆脱这一困境,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条件,引用市场机制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吉林省出台《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首开政府雇员制先河。随后,长沙、珠海、无锡、芜湖、深圳等地纷纷尝试政府雇员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治概念主要来源于西方社会,引进西方法治理念对于树立法治在中国的权威是必要的,但法治的完全西化却会使法治在中国因水土不服而名存实亡。儒学对国族文化有着深刻巨大的影响,从儒学之“仁”、“礼”入手,寻求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法治建立的意义所在,有助于中国现代法治内在传统根基的建立。同时,古代儒学也因与现代法治的交互契合而获得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乡制渊源于传统中国社会的乡里制度,发展于民国时期的乡镇自治,经过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累积,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确立。传统社会的乡总体上看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式基层政权建制。1928年国民政府《县组织法》及其后的"新县制"确立的乡镇自治打破了中国古代行政以县为最基层的制度,使乡镇在法律上成为具有自治性质的国家基层行政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乡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农村基层政权单位,标志着当代中国乡制的初步定型,其后又经历若干变迁,在1982年宪法得到确立和完善。新时期乡镇体制改革必须充分挖掘传统中可资借鉴的遗产,认真总结现阶段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积极稳妥地将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